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构建动力及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14:52
  论文在对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企业、政府、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构成的创新体系基本分析框架;识别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动力因素,建立了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SD模型,并分别模拟和评价全局性、局部性和集中性三种层次的创新行为对区域经济及社会的影响程度;引入元胞自动机模型对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的演进过程进行仿真,总结出五种创新体系演化类型,并具体讨论了初始创新企业数量、技术扩散与吸收系数对创新体系演化类型的影响;构建起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涵盖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网络协同能力三个维度的31个指标变量,并采用多指标可拓元评价方法对我国7个资源基础型城市群进行综合测度、分析和评价;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选取的7个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归纳出四种创新体系构建模式,针对各种模式的特点及不足之处做出评价并提出发展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兴起
        1.1.2 创新功能及其与区域发展的促进关系
        1.1.3 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对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2.1 区域创新理论概述
        1.2.2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综述
        1.2.3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研究综述
        1.2.4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演进路径国外实证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2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内涵及构成
    2.1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内涵的界定
        2.1.1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的内涵
        2.1.2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2.1.3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的内涵界定
    2.2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差异特征
        2.2.1 "雁行"空间结构创新体系模式
        2.2.2 "双核"空间结构创新体系模式
        2.2.3 "成长三角"空间结构创新体系模式
        2.2.4 "星座"空间结构创新体系模式
    2.3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的构成及作用机理
        2.3.1 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
        2.3.2 创新体系的作用机制
    2.4 小结
3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分析
    3.1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的动力来源
        3.1.1 创新主体——动力主体和创新执行者
        3.1.2 创新环境——创新助推力
        3.1.3 创新要素——创新行为载体
    3.2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3.2.1 系统动力学研究简述
        3.2.2 城市群创新体系子系统
        3.2.3 创新体系动力作用模式
        3.2.4 城市群创新体系的因果关系图
        3.2.5 城市群创新体系SD流图
        3.2.6 城市群创新体系的动力要素分析
        3.2.7 SD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及仿真结果
    3.3 小结
4 基于CA模型的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分析
    4.1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区域创新体系动态模型构建
        4.1.1 元胞自动机理论研究综述
        4.1.2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本构成
        4.1.3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的CA基础模型构建
        4.1.4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创新体系扩展模型
    4.2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动态模拟分析
        4.2.1 模型参数范围的确定
        4.2.2 创新体系模拟结果分析及发展模式分析
        4.2.3 创新体系模型相关参数的变动分析
    4.3 小结
5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
    5.1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5.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内容
        5.1.3 城市群聚集程度指标的获取
    5.2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的指标遴选与优化
        5.2.1 测度指标体系的相关性分析
        5.2.2 测度指标体系的鉴别力分析
    5.3 基于多指标可拓元评价方法的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竞争力分析
        5.3.1 多指标可拓元评价方法
        5.3.2 多指标可拓元评价结果及分析
    5.4 小结
6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构建模式研究
    6.1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构建模式分析
        6.1.1 聚类分析统计方法
        6.1.2 系统聚类法分析原理
        6.1.3 系统聚类法分析结果
        6.1.4 构建模式分析
    6.2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创新体系构建模式的政策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主要城市群创新能力的评价[J]. 胡树华,杨洁.  统计与决策. 2010(24)
[2]长株潭城市群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J]. 刘莉.  中国城市经济. 2010(12)
[3]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态势、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J]. 隋映辉.  管理学刊. 2010(05)
[4]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实证研究[J]. 田红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18)
[5]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产业集群创新扩散仿真研究[J]. 周岩.  统计与决策. 2010(17)
[6]城市群一体化管理体制创新的制度安排——基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视角[J]. 易石宏,刘瑛.  南方论刊. 2010(08)
[7]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J]. 李响,吴虹.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04)
[8]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相关关系研究[J]. 王学军,陈武.  管理工程学报. 2010(03)
[9]创新型城区——“社区驱动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探析[J]. 屠启宇,林兰.  南京社会科学. 2010(05)
[10]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测评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 任胜钢.  南开管理评论. 2010(01)

博士论文
[1]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杨冬梅.天津大学 2006
[2]聚类分析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 杨小兵.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39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139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1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