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约车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12:40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约车热度持续上涨,一方面使人们出行方式更加便捷,缓解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但同时挤压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给政府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安全问题不断。政府、网约车平台、出行者作为网约车行业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其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互相之间相互制约和促进,从而引入了演化博弈的思想来寻求多方最优决策。本文首先总结相关文献发现研究的不足,再从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梳理网约车和演化博弈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同时对演化博弈论的适用性及网约车市场利益相关者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接下来从网约车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网约车市场的发展原因、现状和竞争格局。再总结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两两之间诉求差异及矛盾,从而为模型建立提供实际基础。然后根据演化博弈论建立出行者与网约车平台,出行者与政府,网约车平台与政府之间的三个模型,进行相关的动态演化博弈分析。最后通过分析模型结果的影响,针对政府、网约车平台和出行者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约车发展对策研究


技术路线图

常住人口,交通领域,相关政策


城市有 24 个(见图 3.2),北京,成都,重庆的汽车保有,452 万辆,371 万辆。因此为了缓解交通出行压力,促环境污染每个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如单双号限行,限制些方法的效果却非常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共的大力支持,2014 年开始网约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后,为了进一步推动共享交通行业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2车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17 年,《关于鼓励和指导意见》及《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车行业改革意见及共享交通领域的的相关政策和行业标通运输部发言人特别强调了共享交通发展对国家公共交时要求政府部门加强规范指导,企业承担主要管理责任,支持态度,而网约车作为共享交通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量益处。而政府对网约车的支持,除了政策偏向和法律信用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出租车行业的改革等措施来

汽车保有量


图 3-2 截至 2017 年 12 月汽车保有量超过 200 万辆的城市(万辆境分析产业链的逐步拓展,大量资金入场,而共享交通作为共享据了共享经济行业融资总额的 85%以上。根据红果电子商 2017 年底,共有 190 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了投资,融中有 177 家属于交通出行类共享经济平台,融资总额为 10示(见表 3-1),在我国共享交通行业中,网约车在市场为成熟。虽说如今共享汽车最受各大资本的青睐,发展空,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很大。共享单车在 18 年底进入了断及摩拜被美团收购等则预示着共享单车迎来了大洗牌和市喷式的发展,无计划投放及不健康的竞争方式则不会出现此作为发展比较成熟和健康的网约车则成为了共享交通领面,网约车比传统出租车更加经济实惠。举例来说,在北 13 元,基本单价为每公里 2.3 元,在停车等候或者时速高分期每 5 分钟多收 1 公里租价,高峰期则多收 1 公里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平台经济模式的发展与合法性建构——以武汉市网约车为例[J]. 符平,李敏.  社会科学. 2019(01)
[2]基于互联网新技术的出租车行业多方博弈与管理创新[J]. 李豪,彭庆,高祥.  广西社会科学. 2018(07)
[3]网约车平台法律地位再定位与责任承担[J]. 李雅男.  河北法学. 2018(07)
[4]网约车博弈原因分析[J]. 胡壮,王演,杨子曦,吴涛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03)
[5]我国网约车业态发展中的新问题与规制创新[J]. 吴群琪,张羽琦.  西部论坛. 2018(01)
[6]网约快车交通事故承运方责任分析[J]. 王敏.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01)
[7]网约车法律规制:逻辑与思路——兼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J]. 向超.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8]网约车侵权赔偿责任主体问题研究[J]. 吴仕清,林睿智.  三明学院学报. 2016(05)
[9]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J]. 梅健.  中国市场. 2016(36)
[10]网络约租车的风险及其规避[J]. 孙兴军.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6(04)

硕士论文
[1]网约车保险责任分析[D]. 周颖.黑龙江大学 2018
[2]网约车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研究[D]. 刘沙.吉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38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338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c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