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股市“周内效应”的时变性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8 12:57
  “周内效应”是金融市场的一种“异象”,与传统金融理论不符,是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一种挑战。理论上,“周内效应”的存在为投资者提供了可能获得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的机会。因此,“周内效应”自提出后,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至今已提出十余种理论假说,但却仍未能完全对其进行有效解释。虽然过去众多实证表明,“周内效应”的存在由来已久,且较为稳定。然而近年来,学者们却相继发现“周内效应”的模式发生了变化,众多实证结论相互矛盾。从而令本就对“周内效应”现象解释能力不足的现有理论和假说更加捉襟见肘,令“周内效应”的存在性进一步受到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本文认为,传统“周内效应”研究一般均隐含地假定“周内效应”在总样本区间内是固定不变的,这是个不恰当的模型设定。无论是传统金融学还是行为金融学,都不同程度地承认投资者具有学习能力,因此假设市场投资者对“周内效应”这一偏离市场均衡水平的收益率“异象”长期视而不见、毫无行动,并不合常理。可能正是因为传统“周内效应”检验使用了这一不恰当的前提假定,得到有偏差的检验结果,所以才导致出现众多实证矛盾现象,大大减弱了“周内效应”理论的解释能力和生命力。因此,本文引入了Doyl...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和思路
第二章 "周内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周内效应"的发现
    2.2 对"周内效应"的理论解释
    2.3 "周内效应"模式的转变
    2.4 国内对"周内效应"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中国股市的"周内效应"具有时变性
    3.1 中国股市"周内效应"的时变性的发现
    3.2 周内效应的"时变假说"及其意义
    3.3 对周内效应"时变假说"的检验——中国股市数据
        3.3.1 研究方法与模型
        3.3.2 数据选择及其描述性统计
        3.3.3 实证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ayes学习过程对中国股市"周内效应"时变性的影响
    4.1 Bayes学习过程是"周内效应"时变性产生的原因
        4.1.1 "周内效应"的Bayes学习过程的模型设定
        4.1.2 单次交易的Bayes法则
        4.1.3 多次交易的Bayes学习过程
        4.1.4 "周内效应"的Bayes学习过程的理论结果
    4.2 模型选择与实证检验
        4.2.1 "交叠样本"与"滚动样本"检验法
        4.2.2 数据选择及计量方法
        4.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 对中国股市"周内效应"时变结果的理论解释
        4.3.1 有效市场假说解释
        4.3.2 过度反应理论与羊群效应理论解释
    4.4 本章小结
        4.4.1 理论模型与实证结果小结
        4.4.2 投资建议
第五章 Markov状态转换过程对中国股市"周内效应"时变性的影响
    5.1 MRS过程对"周内效应"模式变化的影响机制
        5.1.1 Markov状态转换模型概述
        5.1.2 "周内效应"模式的跳变:Markov状态转换过程
        5.1.3 Markov状态转换过程与Bayes学习过程的比较
    5.2 MRS模型与"周内效应"检验结合的优点与难点分析
        5.2.1 Markov状态转换模型建模研究
        5.2.2 Markov状态转换模型研究"周内效应"的优点
        5.2.3 Markov状态转换模型研究"周内效应"的难点与可行方案
    5.3 "周内效应"弱检验:MRS模型
        5.3.1 "周内效应"弱检验的定义及文献回顾
        5.3.2 模型设定
        5.3.3 数据选择与实证结果
    5.4 对"周内效应"时变性的形成机制的完整解释
        5.4.1 "周内效应"与其它金融变量的同步变化
        5.4.2 对"周内效应"与其它金融变量同步变化的理论解释
    5.5 本章小结
        5.5.1 理论模型与实证结果小结
        5.5.2 投资建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对渐变式"周内效应"的实证结论和理论解释
        6.1.2 对跳变式"周内效应"的实证结论和理论解释
    6.2 投资建议
    6.3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 史永东,李竹薇,陈炜.  金融研究. 2009(11)
[2]周内效应在牛市、熊市中的异化现象——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实证研究[J]. 崔婧,杨扬,程刚,赵秀娟.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08)
[3]宏观经济信息宣告的股市收益及波动性效应——基于改进的AR(1)-EGARCH(1,1)-M模型的实证检验[J]. 冯玉梅,董合平.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7(16)
[4]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研究[J]. 陈浪南,刘宏伟.  经济研究. 2007(04)
[5]纽约股票市场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J]. 刘振亚.  南开经济研究. 2006(03)
[6]中国证券市场的周期性异象检验[J]. 吴启芳,赵秀娟,汪寿阳.  南方经济. 2006(02)
[7]中国股市日历效应研究:基于滚动样本检验的方法[J]. 张兵.  金融研究. 2005(07)
[8]中国证券市场周效应的实证分析[J]. 刘少波,杨代平.  南方金融. 2004(08)
[9]中国股市收益率的时变方差与周内效应[J]. 赵留彦,王一鸣.  世界经济. 2004(01)
[10]上海股市周日效应GARCH模型族的实证研究[J]. 田华,陆庆春.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07)



本文编号:3502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502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7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