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动态能力、制度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8 10:12
  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Porter,1985;Rumelt,1984)。以Teece等学者为代表的动态能力理论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在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动荡(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动态能力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企业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取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特别是对在中国这样处在转型经济国家中的企业而言,制度是不可忽略的影响企业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样本企业的动态能力和绩效进行测量,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建模,进而阐明动态能力、制度以及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动态能力理论(Teece, Eisenhardt, Martin, Zollo, Winter, Zott, Helfat等)作为当前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新兴的、热门的研究议题,虽然只有不到三十年的历史,但是它整合许多成熟的理论和学派的观点,如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Organization)、演化经济学、资源基础观(RBV)、知识基础观(KB...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动态能力、制度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研究


动态能力的标准化估计(Standardizedestimates)路径图

路径图,宏观制度,制度,企业绩效


图 5.2 制度的标准化估计(Standardized estimates)路径图潜变量 观测变量标准化因素负荷量指标信度 测量误差 组合信度平均方差抽取量宏观制度 1 .661 .437 .563宏观制度 2 .729 .531 .469宏观制度宏观制度 3 .788 .621 .379.771 .530中观制度 1 .824 .679 .321中观制度 2 .677 .458 .542中观制度中观制度 3 .592 .350 .650.741 .496微观制度 1 .861 .741 .259微观制度 2 .713 .508 .492微观制度微观制度 3 .664 .441 .559.793 .564表 5.5 制度各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和平均方差抽取量(3)企业绩效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图 5.3 给出了企业绩效的标准化估计路径图以及表 5.6 给出了企业绩效各潜

路径图,企业绩效,拟合指标,评价标准


第 5 章 动态能力、制度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在变量的组合信度和平均方差抽取量,结合对企业绩效的两个潜在变量即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后得到的输出结果,与 SEM 的基本拟合指标评价标准(表 4.6)、整体模型拟合指标评价标准(表 4.7)以及内在拟合指标评价标准(表 4.8)相比较,各指标都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因此,证明了这一模型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型经济体中企业战略选择的制度嵌入性研究[J]. 邹国庆,胥家硕.  中国商贸. 2011(05)
[2]论新兴经济体中的企业能力、制度与可持续竞争优势[J]. 胥家硕,邹国庆.  商业时代. 2010(30)
[3]新兴经济体的界定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J]. 张宇燕,田丰.  国际经济评论. 2010(04)
[4]动态能力的界定、构成维度与特性分析[J]. 刘飞,简兆权,毛蕴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5]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进路[J]. 梁觉,李福荔.  管理学报. 2010(05)
[6]知识演进与动态能力构建[J]. 王国顺,杨昆.  管理学报. 2010(03)
[7]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理论与实证[J]. 郑素丽,章威,吴晓波.  科学学研究. 2010(03)
[8]动态能力的测度:基于国内汽车行业的实证研究[J]. 黄俊,王钊,白硕,顾国伟,肖卫东.  管理评论. 2010(01)
[9]企业动态能力及其功效: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J]. 李大元,项保华,陈应龙.  南开管理评论. 2009(06)
[10]组织动态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J]. 林萍.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博士论文
[1]企业动态能力绩效机制及其多层次影响要素的实证研究[D]. 焦豪.复旦大学 2010
[2]环境不确定性对知识管理战略实施效果的影响[D]. 李雪松.重庆大学 2009
[3]不确定环境下的企业持续优势[D]. 李大元.浙江大学 2008
[4]组织动态能力研究[D]. 林萍.厦门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76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576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d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