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流通业就业吸纳力研究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流通业就业吸纳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流通业对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产值贡献率高达40%-45%,同时对整个GDP增长率的贡献比重在12%-15%之间,流通业已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它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总量增长,也是劳动者就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和来源。从三大产业中新增就业人数及就业吸纳弹性的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出,流通业就业人数和就业吸纳能力正在迅速提升和逐渐加强。另外在流通产业增加值不断刷新的当代经济大背景下,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劳动者从事流通业相关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开辟了新的通道。同时,在提倡大众创新的新型经济体制下,江苏省流通产业仍然是专业化程度较低和吸纳劳动者素质偏低的产业。本文的框架主要是研究了流通业总体就业的一些情形,并根据2006-2012年江苏省统计资料,以就业弹性、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吸纳优势指数分析江苏省流通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现状,同时阐述流通业就业吸纳力及存在的问题。实证分析部分基于影响流通业发展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选取了流通产值、流通业企业个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化指数、进出口依存度、城镇化率和恩格尔系数七个基础指标,构建了双对数线性面板数据模型,据此对江苏省地区的流通产业就业吸纳效应进行了回归分析和基于因子分析方法更进一步的检验。从提升流通业竞争力、完善流通业就业结构、发挥中小流通企业作用、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角度提出了就业促进对策。本文实证检验的结果揭示:(1)流通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现代化程度、城镇化率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加快都将显著带动就业增长。(2)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流通业就业吸纳力构建面板双对数线性模型以及因子分析方法,表明江苏省流通业就业吸纳能力每增加1%,工业化指数相应的减少0.4301%。(3)流通业就业吸纳力每增加1%,江苏省地区流通产业企业法人数占江苏省乡镇单位企业个数的比重增加0.4232%。进一步分析推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流通产业企业法人数对增加社会就业是有利的。(4)从江苏省流通业就业吸纳力微观角度来看,江苏省批发零售业就业吸纳空间最大,未来将会有大批劳动力进入,从而补充该行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吸纳能力。住宿餐饮业产值较低,该行业积蓄了大量的劳动力,存在“潜在失业”的问题,未来亟待解决。
【关键词】:流通业 就业吸纳力 面板数据 因子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49.27;F7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目的10-11
- 1.1.3 研究意义11
- 1.2 文献综述11-18
- 1.2.1 关于流通业发展的研究11-13
- 1.2.2 关于就业的研究13-17
- 1.2.3 流通业就业吸纳力的研究17-18
- 1.2.4 文献评述18
- 1.3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18-19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19-20
- 1.4.1 研究方法19-20
- 1.4.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20
- 1.5 技术路线20-21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21-26
- 2.1 基本概念界定21-23
- 2.1.1 流通业21
- 2.1.2 就业吸纳力21-22
- 2.1.3 就业弹性22
- 2.1.4 结构偏离度22-23
- 2.2 关于就业理论的研究23-26
- 2.2.1 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理论23
- 2.2.2 古典就业理论23-24
- 2.2.3 凯恩斯就业理论24
- 2.2.4 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24-25
- 2.2.5 人力资本及其就业理论25-26
- 第三章 江苏省流通业就业吸纳现状分析26-36
- 3.1 江苏省流通业就业现状26-30
- 3.1.1 江苏省流通业就业贡献26-28
- 3.1.2 江苏省流通业就业区域差异分析28-30
- 3.2 江苏省流通业内部行业就业吸纳能力30-35
- 3.2.1 就业弹性指标分析31-32
- 3.2.2 结构偏离度分析32-33
- 3.2.3 就业吸纳优势33-35
- 3.3 江苏省流通业就业吸纳力存在的问题35-36
- 第四章 实证分析36-48
- 4.1 流通业就业吸纳力变量的选取36-39
- 4.1.1 指标选取36-38
-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38-39
- 4.2 回归模型建立与检验39-43
- 4.2.1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取39-40
- 4.2.2 面板单位根检验40
- 4.2.3 协整检验40-41
- 4.2.4 模型形式的设定检验41-42
- 4.2.5 参数估计与回归分析42-43
- 4.3 进一步检验:因子分析43-48
- 4.3.1 公因子的提取43-44
- 4.3.2 公共因子内涵的确定44-45
- 4.3.3 计量结果及分析45-48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48-50
- 5.1 结论48
- 5.2 政策与建议48-50
- 5.2.1 加强流通业内部产业的互通互联49
- 5.2.2 吸纳专业人才,完善流通业就业结构49
- 5.2.3 以创新机制为支点带动流通业就业49-50
- 参考文献50-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54-55
- 后记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萍;;流通产业有如“就业吸收器”[J];中国商贸;2008年08期
2 李东贤;李成强;;流通产业经济效应分析[J];兰州学刊;2010年02期
3 王娟娟;;流通产业在经济运行中先导作用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张玉祥;试论商品的产销形式及其选择——兼议流通产业[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5 方惠;流通产业组织及其发展趋势[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程敏,孙亚娟,洪涛;流通产业迎接全面开放时期到来——2004年商贸理论观点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吴亮;;提高甘肃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分析与思考[J];社科纵横;2006年07期
8 程晓红;;对我国现代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分析[J];学术交流;2007年02期
9 陈淑祥;;川渝黔流通产业合作及对策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何大安;;中国流通产业组织中的局部垄断[J];学术月刊;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弘;;“十一·五”期间提高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淑梅;;流通创新是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依托[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利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流通产业战略选择[A];“羊城杯”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文启湘;赵玻;;试论加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A];“安财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文启湘;彭金荣;;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理论分析[A];“安财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方虹;;中国流通产业的组织创新与竞争优势[A];“安财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文启湘;赵玻;;新时期我国流通产业政策创新研究[A];“2003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周军捷;;加强统筹规划 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快速发展[A];“亚细亚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弘;;“十一·五”期间提高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杜丹清;;政府在流通产业提升竞争力中的作用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则;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流通产业[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记者 吴欣;流通产业全面开放提速[N];物资信息报;2005年
3 张繁来;赵萍:美国流通产业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杨紫;《流通产业经济学》出版[N];现代物流报;2007年
5 颜菊阳;流通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新时期[N];中国商报;2007年
6 记者 刘朝霞 实习生 李高超;中国流通产业将保持快速发展[N];国际商报;2005年
7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省流通产业走向[N];黑龙江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吕巍;流通产业:无特色不生存[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 洪涛;现代流通产业迎来新契机[N];北京商报;2012年
10 洪涛;我国将全面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N];中国改革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锦良;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年
2 张连刚;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细建;流通先导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4 张洪平;流通过程的系统决定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沈青;战后日本流通产业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姗姗;中国流通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宣瑞;南京市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3 尹艳灵;乌鲁木齐市流通产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李正华;东北地区城镇化与流通产业互动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杜洁思;重庆市商贸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6 孙稳;江苏省流通业就业吸纳力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6年
7 胡红飞;流通产业创造价值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8 曹俊;四川流通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蓝公华;中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王晶;长春市城市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流通业就业吸纳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6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