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可持续减贫的发展地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8 20:57
  中国2020年减贫转向后相对贫困将贯穿于现代化全过程,减贫的可持续性面临着巨大挑战。论文在梳理中国贫困地理研究的基础上,从发展地理学视角阐述了可持续减贫的内涵、尺度分析模式、对象划分、评价监测,以及路径设计和发展干预。主要结论为:①可持续减贫是在建立家庭和地方发展潜力与动力基础上的持续减少贫困,并缩小发展差距的思想和实践范式;②可持续减贫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尺度分析模式,研究减贫的尺度转换过程,反映减贫要素和决策实施在空间的尺度解构和重构;③可持续减贫对象分为绝对贫困家庭、相对贫困家庭、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乡(镇)和相对贫困县,并提出了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标准;④运用"五维地理资本指数"和欧氏空间距离,分析县域可持续减贫成效与区域收敛性;⑤可持续减贫通过地方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空间整合,推动区域贫困治理由传统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型;⑥可持续减贫突出以地方为主的"内源—外源"融合的发展干预。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中国的贫困地理研究进展
    1.1 贫困地域识别与类型划分
    1.2 贫困地理测度和评估
    1.3 减贫的地理模式和路径
2 可持续减贫的发展地理学尺度分析
    2.1 可持续减贫的内涵
    2.2 可持续减贫的尺度分析模式
    2.3 可持续减贫的对象划分
    2.4 可持续减贫的评价监测
3 可持续减贫的发展地理学应对措施
    3.1 可持续减贫的路径设计
    3.2 可持续减贫的发展干预
4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上游地区减贫转向与高质量发展[J]. 刘小鹏,马存霞,魏丽,程静,魏静宜,曾端.  资源科学. 2020(01)
[2]发展地理学的发展与展望[J]. 刘小鹏,李伟华,马存霞,程静,苗红,赵小勇.  地理科学. 2019(12)
[3]产业扶贫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生计策略和收入水平的影响[J]. 刘卫柏,于晓媛,袁鹏举.  经济地理. 2019(11)
[4]因果关系的实地实验与新实证发展经济学的贫困治理之道——201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主要经济理论贡献述评[J]. 李宝良,郭其友.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9(11)
[5]贫困与反贫困:2019年度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获奖工作评述[J]. 聂常虹,陈彤.  管理评论. 2019(10)
[6]发展地理学视角下欠发达地区贫困的地方分异与治理[J]. 刘小鹏,李伟华,王鹏,王亚娟,程静,马存霞.  地理学报. 2019(10)
[7]基于乡村多功能理论的贫困村域演变特征与振兴路径探讨——以海南省什寒村为例[J]. 马历,龙花楼,屠爽爽,张英男.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9)
[8]贫困山区农户人力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 何仁伟,方方,刘运伟.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9)
[9]发展干预的社区能力建设范式及其对精准扶贫的启示[J]. 方劲.  社会建设. 2019(05)
[10]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转变及2020年后反贫困政策方向[J]. 张永丽,徐腊梅.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本文编号:3682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682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3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