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商品供应链中零售商逆向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1 14:41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的零供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零售商的逆向控制行为逐渐增强。零售商在供应链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结果。同时,由于零售商不断回收营销要素的控制权,而使得这种转变具有必然性。借助于这一基础,零售商开始对上游的供应商实施逆向控制。尽管国家采取了立法与规范市场等诸多措施,但并没有出现供零矛盾缓和的迹象。本文就商品供应链中零售商的逆向控制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具有深厚的背景和基础,这也使得本文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文界定和阐述了逆向控制的基本涵义、实施途径和形成机理,并运用新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实证方法测度了我国供零行业的市场势力。具体而言,逆向控制是由于零售商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势力而对上游制造商(供应商)形成的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和制约能力,其实施途径主要是依靠纵向约束手段和自有品牌营销策略。本文结合加尔布雷斯假说和抗衡势力理论,具体测度了我国供零行业的市场势力。分析结果表明,零售商的溢价达到27%左右,而供应商仅有0.94%,即零售商相对于供应商拥有了相对市场势力。零售商的这种市场势力...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工商关系的演变与新型工商关系的形成
        1.1.2 零供博弈的显露与加剧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基本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基本框架
    1.4 相关文献述评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简要的评论
第2章 相关理论与主要研究方法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与流通理论
    2.2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纵向关系理论
        2.2.1 交易成本理论
        2.2.2 纵向约束理论
    2.3 反垄断与规制理论
    2.4 供应链理论
    2.5 关系营销理论
    2.6 基本的技术方法
        2.6.1 博弈论的方法
        2.6.2 计量经济学的方法
第3章 零售商逆向控制形成机理及其市场基础
    3.1 零售商逆向控制的基本内涵
    3.2 零售商逆向控制的实施途径和形成机理
        3.2.1 零售商逆向控制的实施途径
        3.2.2 零售商逆向控制的形成机理
    3.3 “抗衡势力”与我国零售行业基本现状
        3.3.1 加尔布雷斯假说与抗衡势力
        3.3.2 我国零售行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3.4 部分行业供应商与零售商市场势力的测算——基于上市公司的数据
        3.4.1 一般性说明
        3.4.2 市场势力测度的方法和选择
        3.4.3 测度模型与数据
        3.4.4 结论与分析
第4章 零售商逆向控制行为分析
    4.1 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通道费
        4.1.1 通道费的出现
        4.1.2 通道费的产生原因、定义与现实存在
        4.1.3 通道费最优量的分析
        4.1.4 通道费的作用与福利效应
        4.1.5 案例与评论
    4.2 零售商经营自有品牌
        4.2.1 自有品牌的产生及其概念
        4.2.2 零售商经营自有品牌的优势与策略
        4.2.3 案例与评论
第5章 基于逆向控制的我国零供企业实证分析
    5.1 分析的一般性说明
        5.1.1 我国零售业态的基本区分
        5.1.2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5.1.3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5.1.4 若干结论
    5.2 基于会计指标的零供企业绩效账面分析
        5.2.1 采用方法
        5.2.2 数据来源
        5.2.3 账面分析
        5.2.4 结果分析
    5.3 占优零售企业的规模经济分析
第6章 基于福利的反垄断含义与化解零供矛盾的措施
    6.1 对零售商逆向控制的反垄断规制
        6.1.1 《反垄断法》的一般目标及其在我国的实现
        6.1.2 我国相关法律的体系构成及其缺陷
    6.2 化解零供矛盾的措施
        6.2.1 竞争性市场格局的构建
        6.2.2 以关系营销为核心的合作关系构建
    6.3 国外政策比较及借鉴
        6.3.1 欧美反垄断政策与化解零供博弈的措施
        6.3.2 日本反垄断政策与化解零供博弈的措施
第7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1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公司治理模式类型的划分[J]. 周军,卢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2]流通业影响力与制造业结构调整[J]. 宋则,常东亮,丁宁.  中国工业经济. 2010(08)
[3]创新协同促进高技术产业成长的机制分析与实证研究[J]. 赵玉林,刘国龙.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01)
[4]市场势力与规模效应的直接测度——运用新产业组织实证方法对中国钢铁产业的研究[J]. 陈甬军,周末.  中国工业经济. 2009(11)
[5]零售商主导的零供关系博弈分析[J]. 王芳,吴祈宗.  商业时代. 2009(30)
[6]主导零售商并购与市场势力研究[J]. 赵玻,陈阿兴.  产业经济研究. 2009(05)
[7]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研究综述[J]. 韩耀,晏维龙,杨俊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8]零售商主导下的制造商竞争与营销渠道联合促销研究[J]. 王国才,陶鹏德.  管理学报. 2009(09)
[9]零售商买方势力定义辨析[J]. 吴清萍,忻红.  产业经济研究. 2009(03)
[10]中国连锁商业发展研究综述[J]. 柳思维,张晖.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本文编号:3690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690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a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