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挖掘分析与政策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30 00:56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它不仅承载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还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耕地是土地中的精华部分,确保一定数量的耕地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还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以及社会长治久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对土地需求量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物质生活需求,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土地管理“两难”局面日益加剧。为了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社会稳定,不仅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还要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充分挖掘城市建设用地潜力。因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不仅成为破解“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两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 国内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对象,如大中城市和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相关对策研究。而潜力能否挖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不同用地类型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测算为基础,分析城市土地管理者以及土地开发利用者土地利用行为的决策系统,探索其集约利用行为决策所需要的政策条件,并以此作为...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1.3.1 国外部分
1.3.2 国内部分
1.3.3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能的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4.4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2.1.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
2.2 理论基础梳理
2.2.1 集约基础:区位理论
2.2.2 集约约束: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2.3 集约机制:集聚效应理论
2.2.4 集约策略:博弈论
2.2.5 集约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与计量经济分析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1 一致性原则
3.1.2 代表性原则
3.1.3 前瞻性和指导性原则
3.1.4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3.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3.1.6 因此制宜与可比性原则
3.1.7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3.2 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原始数据标准化
3.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2.4 集约度分值计算
3.3 城市土地集约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3.3.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3.3.2 平稳性检验
3.3.3 Granger因果检验
3.3.4 协整关系检验
3.3.5 误差修正模型
3.3.6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3.3.7 方差分解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挖掘分析
4.1 武汉市工业发展概况
4.2 评价单元选定
4.3 开发区用地调查
4.3.1 开发区概况
4.3.2 开发区土地利用资料
4.4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4.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2 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
4.4.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4 评价指标标准化
4.4.5 工业用地集约度测算
4.4.6 评价结果分析
4.5 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4.5.1 潜力类型
4.5.2 潜力测算方法
4.5.3 潜力测算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工业企业用地标准(理想值)探讨、集约度评价与可挖掘潜力分析
5.1 工业企业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评价指标量化
5.3 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方法
5.4 基础数据获取
5.4.1 被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5.4.2 不同工业行业土地利用状况
5.5 不同工业行业用地标准探讨
5.6 工业企业集约度评价与可挖掘潜力分析
5.6.1 工业企业集约度评价方法
5.6.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集约度评价与潜力测算
5.6.3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企业集约度评价与潜力测算
5.6.4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集约度评价与潜力测算
5.7 本章小结
6 住宅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挖掘分析
6.1 武汉市住宅用地现状
6.2 评价单元确定
6.2.1 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6.2.2 功能区划分步骤
6.2.3 功能区划分结果
6.2.4 样本片区划分结果
6.3 住宅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2 样本片区评价指标数据
6.3.3 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
6.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3.5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6.3.6 集约度分值计算
6.4 住宅用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6.5 本章小结
7 城市土地利用行为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7.1 地方政府城市土地利用行为分析
7.1.1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7.1.2 基于垄断市场视角的分析
7.2 城市开发利用者用地行为分析
7.2.1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7.2.2 基于外部性视角的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政策体系研究
8.1 基于政策执行者以及专家学者角度的政策改进要求
8.1.1 调查问卷概况
8.1.2 调查问卷分析
8.2 国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经验与启示
8.2.1 美国
8.2.2 新加坡
8.2.3 日本
8.2.4 英国
8.2.5 国外经验的启示
8.3 不同潜力挖掘所需要的政策条件分析
8.3.1 扩展潜力
8.3.2 管理潜力
8.3.3 结构潜力
8.3.4 强度潜力
8.4 政策建议与启示
8.4.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8.4.2 重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规范政府用地行为
8.4.3 完善现有政策体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8.4.4 以公共福祉为核心,倡导公众监督与参与
8.4.5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城市土地合理利用
8.4.6 科学制定用地标准,强化土地利用审批和全程监督
8.4.7 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加快老城区改造
8.4.8 强化产权管理,加大市场化供地力度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与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806090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1.3.1 国外部分
1.3.2 国内部分
1.3.3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能的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4.4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2.1.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
2.2 理论基础梳理
2.2.1 集约基础:区位理论
2.2.2 集约约束: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2.3 集约机制:集聚效应理论
2.2.4 集约策略:博弈论
2.2.5 集约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与计量经济分析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1 一致性原则
3.1.2 代表性原则
3.1.3 前瞻性和指导性原则
3.1.4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3.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3.1.6 因此制宜与可比性原则
3.1.7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3.2 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原始数据标准化
3.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2.4 集约度分值计算
3.3 城市土地集约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3.3.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3.3.2 平稳性检验
3.3.3 Granger因果检验
3.3.4 协整关系检验
3.3.5 误差修正模型
3.3.6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3.3.7 方差分解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挖掘分析
4.1 武汉市工业发展概况
4.2 评价单元选定
4.3 开发区用地调查
4.3.1 开发区概况
4.3.2 开发区土地利用资料
4.4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4.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2 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
4.4.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4 评价指标标准化
4.4.5 工业用地集约度测算
4.4.6 评价结果分析
4.5 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4.5.1 潜力类型
4.5.2 潜力测算方法
4.5.3 潜力测算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工业企业用地标准(理想值)探讨、集约度评价与可挖掘潜力分析
5.1 工业企业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评价指标量化
5.3 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方法
5.4 基础数据获取
5.4.1 被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5.4.2 不同工业行业土地利用状况
5.5 不同工业行业用地标准探讨
5.6 工业企业集约度评价与可挖掘潜力分析
5.6.1 工业企业集约度评价方法
5.6.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集约度评价与潜力测算
5.6.3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企业集约度评价与潜力测算
5.6.4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集约度评价与潜力测算
5.7 本章小结
6 住宅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挖掘分析
6.1 武汉市住宅用地现状
6.2 评价单元确定
6.2.1 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6.2.2 功能区划分步骤
6.2.3 功能区划分结果
6.2.4 样本片区划分结果
6.3 住宅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2 样本片区评价指标数据
6.3.3 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
6.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3.5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6.3.6 集约度分值计算
6.4 住宅用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6.5 本章小结
7 城市土地利用行为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7.1 地方政府城市土地利用行为分析
7.1.1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7.1.2 基于垄断市场视角的分析
7.2 城市开发利用者用地行为分析
7.2.1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7.2.2 基于外部性视角的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政策体系研究
8.1 基于政策执行者以及专家学者角度的政策改进要求
8.1.1 调查问卷概况
8.1.2 调查问卷分析
8.2 国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经验与启示
8.2.1 美国
8.2.2 新加坡
8.2.3 日本
8.2.4 英国
8.2.5 国外经验的启示
8.3 不同潜力挖掘所需要的政策条件分析
8.3.1 扩展潜力
8.3.2 管理潜力
8.3.3 结构潜力
8.3.4 强度潜力
8.4 政策建议与启示
8.4.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8.4.2 重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规范政府用地行为
8.4.3 完善现有政策体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8.4.4 以公共福祉为核心,倡导公众监督与参与
8.4.5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城市土地合理利用
8.4.6 科学制定用地标准,强化土地利用审批和全程监督
8.4.7 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加快老城区改造
8.4.8 强化产权管理,加大市场化供地力度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与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806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806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