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基于AMSZ标准的中国省域经济动态效率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4 08:30

  本文关键词:基于AMSZ标准的中国省域经济动态效率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代际交叠模型 AMSZ标准 经济动态效率 过度投资


【摘要】:文章基于AMSZ标准,对中国31个省份1990—2012年的经济动态效率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省经济的动态效率与投资率负向相关,呈现对称变化趋势,过半省份经济基本处于动态有效率状态,不到半数省份的经济动态无效率;几乎所有省份在2006年或2007年后出现效率急剧下降趋势;总体上经济处于动态效率上升的省份是处于中国经济发展前沿的东部省份,而下降型的省份多数位于西部地区。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市国家税务局;
【关键词】代际交叠模型 AMSZ标准 经济动态效率 过度投资
【基金】:国家发改委重点调研课题(XBS13-A01)
【分类号】:F224;F127
【正文快照】: 0引言准确把握经济的动态效率,对于国家宏观调控十分重要。经济的动态效率是经济增长、公共财政及资产定价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经济动态效率的检验方法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于Phelps文献的检验方法,先估计出资本的边际生产率,然后判断其是否超过经济增长率;第二类是基于Abel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刚;产业集聚的动态效率[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2 周绍东;朱乾龙;;网络经济下垄断的动态效率探析[J];南方经济;2006年11期

3 曹安定;;动态效率:理论与经验分析[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曹安定;;动态效率:一个基于分权式政府的框架[J];金融经济;2009年20期

5 文玉春;;中国银行业的效率现状及动态效率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6 文玉春;;中国银行业的效率现状及动态效率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庞晓波;马少康;;货币供给对动态效率指标影响的实证分析[J];求索;2011年02期

8 任晓蓉;熊博;;对江西省经济动态效率的实证研究[J];经济师;2012年06期

9 岳宁;;经济增长动态效率理论述评[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9期

10 张俊;王举明;;我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分析[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文溥;肖正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吕冰洋;;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1978-2005[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3 查冬兰;周鹏;;中国地区工业能源动态效率比较分析——考虑能源消费结构差异的Malmqusit生产率指数方法[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强;白仲林;;新凯恩斯DSGE框架下经济动态效率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刚;产业集群动态效率分析[N];天津日报;2004年

2 皮建才;银行改革的轻重缓急[N];证券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少康;资产价格对动态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汤石雨;企业创新动态效率的演化机理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乔;OLG框架下的地方政府投资与经济动态效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张强;中国经济动态效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3 李增;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4 秦莉;资产泡沫对经济动态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侯绿林;中国转型期经济动态效率研究(1993-2012)[D];厦门大学;2014年

6 江娅;中国资本投资动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7 彭维;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D];复旦大学;2013年

8 曹祥伟;网络竞争的动态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张宇;基于1979年-2008年数据中国经济动态效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毅;基于经济增长模型的动态效率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18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618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5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