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兰州市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07:37
本文关键词: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兰州市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化质量 城乡统筹 空间差异 乡(镇、街道)尺度 兰州市
【摘要】:城镇化是一个区域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综合性聚集的过程。通过城镇化过程中各种社会要素在城镇与农村之间不断地流动与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当前我国城镇化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长期以来重规模轻质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城镇化问题,导致城镇与农村间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这种现状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兰州是甘肃省会,其城镇化程度领先于全省其他地区。近年来,随着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的建设,其城镇化建设的速度显著加快,当前已经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关键阶段。然而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兰州的城镇化程度仍然比较低,而且城镇与农村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作为“一带一路”城市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区之一,兰州的城镇化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地区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否,对于其他地区的发展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从城乡融合的视角出发,测度兰州市的城镇化质量,并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探寻兰州市城镇化质量的区域差异与空间特征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采用“指标计算-指标赋权-城镇化质量集成”的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一般模型对兰州市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首先基于城镇化概念,根据数据获取情况在改进了一般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镇、街道)尺度兰州市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主要数据来源,辅以各县区统计年鉴(2013)计算了兰州市城镇化质量。然后以兰州市111个乡(镇、街道)为分析单元,利用GIS空间分类方法及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兰州市城镇化质量的区域空间差异及空间聚集特征。最后采用协调度模型分析了人口城镇化率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关系并划分了不同的空间协调类型。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包括以下几点:(1)兰州市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差异。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最高,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西固区与七里河区城镇化质量相当且高于其他各县(区),皋兰县和永登县最低。乡(镇、街道)尺度来看,东岗西路、张掖路、培黎等街道的城镇化质量较高,而七山乡、通远乡等乡镇的城镇化质量较低。(2)兰州市城镇化质量具有空间聚集性。部分邻近乡(镇、街道)间的城镇化质量表现出了区域相似性。以东岗街道为中心的局部区域和以新城镇为中心的局部区域城镇化质量整体高并且空间关联度大,是城镇化质量“热点”区;以连城镇为中心的局部区域城镇化质量整体偏低而且空间关联度大,是城镇化质量的“冷点”区。(3)兰州市人口城镇化率超前于城镇化质量。阿干镇、小康营乡等8个单元的人口城镇化率严重滞后;夏官营乡等27个单元适度滞后;石洞镇等25个单元相对协调;平安镇等12个单元人口城镇化率适度超前;中川镇等39个单元的人口城镇化率严重超前于城镇化质量。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力度较大,经济建设次之,公共服务重视不足,人居环境状况滞后最为严重。本文研究成果对于科学把握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合理制定有效的城镇化规划、促进城镇化进程健康稳步推进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作用。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 城乡统筹 空间差异 乡(镇、街道)尺度 兰州市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1
- 1.2 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现状11-15
- 1.2.1 国外研究进展12-13
- 1.2.2 国内研究进展13-15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5-16
- 1.4 论文的研究特色16-18
- 第2章 基础理论及方法18-25
-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18-21
- 2.2 指标权重的计算21-23
- 2.3 城镇化质量指数集成23
- 2.4 描述性统计分析23
- 2.5 空间自相关分析23-24
- 2.6 协调度分析24-25
- 第3章 兰州市城镇化质量综合分析25-45
- 3.1 研究区及数据25-28
- 3.1.1 研究区概况25-26
- 3.1.2 数据及数据处理26-28
- 3.2 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差异28-32
- 3.2.1 县(区)尺度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28-29
- 3.2.2 乡(镇、街道)尺度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29-32
- 3.3 城镇化质量子系统空间差异32-37
- 3.3.1 县(区)尺度城镇化质量子系统的空间差异32-34
- 3.3.2 乡(镇、街道)尺度城镇化质量子系统的空间差异34-37
- 3.4 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聚集特征37-40
- 3.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38-39
- 3.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39-40
- 3.5 城镇化质与量的协调度分析40-45
- 3.5.1 城镇化质量与人口城镇化率的协调度空间差异40-42
- 3.5.2 城镇化质量子系统与人口城镇化率的协调度空间差异42-45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45-47
- 4.1 总结45-46
- 4.2 展望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科研工作51-52
- 附录 1:兰州市行政区划图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孝沛;梁阁;丁志伟;王发曾;;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2期
2 谢正观;武爽;;阜新市城镇化综合发展和人口城镇化的测度及二者的协调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5期
3 渠爱雪;赫龙;赵美玲;;徐州市小城镇发展质量水平与格局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4 王新越;宋樝;宋斐红;于世远;;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9期
5 胡彩梅;韦福雷;李秀春;李天苗;;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与空间差异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7期
6 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贾明璐;;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年11期
7 张改素;王发曾;丁志伟;;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定位推进[J];人文地理;2013年04期
8 陆大道;;地理学关于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内容框架[J];地理科学;2013年08期
9 王千;赵俊俊;;城镇化理论的演进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0 张贵凯;;城镇化的内涵辨析[J];陕西发展和改革;2013年02期
,本文编号:764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76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