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源区城镇化质量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源区城镇化质量发展研究
【摘要】:分别从人口变化、产业发展变化以及资源环境变化三个方面剖析了水源区城镇化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源区城镇化质量发展的因果关系以及系统中的反馈回路,依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水源区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系统流图,构建了城镇化质量发展系统流图中各变量间的系统动力学方程。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水源区 影响因素 系统动力学
【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5Z035) 陕西水利科技计划项目(2012-25) 陕西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07-00x902)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R018)
【分类号】:N941.3;F299.27
【正文快照】: 城镇化作为我国发展的重头大戏,随着城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推进,特定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的焦点。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比例和城镇面积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在产业支撑、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生活方式等突显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丹;王玮;孙健;邓民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姚琳;史正涛;刘新有;;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人口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1期
3 李怀恩;谢元博;史淑娟;刘利年;;基于防护成本法的水源区生态补偿量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李怀恩;史淑娟;党志良;肖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10期
5 李怀恩;胡保卫;史淑娟;;陕西水源区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刘雯;杨爱荣;蒋国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流失估算[J];河南科学;2011年03期
7 董铭;史正涛;李滨勇;明庆忠;于峰;谢飞帆;;松华坝水源区不同LUCC情境下地表径流深变化初步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年05期
8 范杰;;南水北调中西线工程对水源区水资源影响及对策[J];人民长江;2014年07期
9 王晓峰;赵璐;王纪红;;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基础条件评价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张丕义;云龙水库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初探[J];云南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孟繁盛;;大伙房水库及其输水工程水源区饮水安全保障措施体系的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孟繁盛;;大伙房水库及其输水工程水源区饮水安全保障措施体系的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农业科学与环境保护分册)[C];2012年
3 申宿慧;贾仰文;牛存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文特性分析[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4 廖纯艳;黄健;;“3S”技术在丹江口水库水源区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的应用[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5 赵晓飞;吕春英;熊锋;李王锋;;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研究——以大明新区水环境保护为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胡琼瑶;北京17.5亿元支持我省水源区[N];湖北日报;2014年
2 记者 罗昆娅;松华坝水源区森林覆盖率将达65%[N];昆明日报;2007年
3 杨雪煌;水源区8万农民摸索环保致富路[N];昆明日报;2008年
4 记者 宋卫极;禁“花”减“菜” 水源区群众增收致富难[N];云南政协报;2012年
5 特约记者 王锐 通讯员 瞿万勇 明梦秋;审理水源区环境保护案件[N];十堰日报;2014年
6 胡甲均 张玉华;建设水源区优良生态环境[N];中国水利报;2003年
7 张立平;天津北部水源区将建10万亩生态林[N];天津日报;2007年
8 实习记者 陈东;水源区3200亩示范田 通过验收[N];昆明日报;2010年
9 都市时报记者 张小燕;饮用水源区禁种花减栽菜[N];昆明日报;2013年
10 实习生 王雯倩 记者 李竞立;嵩明采取有效措施 全力保护松华坝水源区[N];云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淑娟;大型跨流域调水水源区生态补偿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学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体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常秋玲;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南阳市)生态环境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语;松华坝水源区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2 程静;灌区上游水源区生态价值核算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张祥京;昆明松华坝水源区保护思路探索[D];云南大学;2013年
4 柴艳;昆明市饮用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李聪慧;冀北水源区输水治理模式下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赵玉山;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补偿及其机制构建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李滨勇;松华坝水源区LUCC对地表径流影响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玮;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陕西段)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9 胡芳;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段水源区水质保护与生态补偿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10 赵恩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98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798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