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基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的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4 09:08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作为基础。但伴随着人类日益频繁的开发行为,人和自然的关系也愈加恶化。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作为一种集预防和治理于一体的环境管理制度,首先由美国提出并实施,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均资源少,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治理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表明了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决心。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于1979年初步确立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简称项目环评)。时至今日,我国实施项目环评制度的时间已经超过了30年。然而,制度的实施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改革思路。理性选择理论是一种分析目标行为动机的理论。本文首先从理性选择理论入手,以马克思韦伯的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为基础,详细地阐明了该理论对分析我国项目环评制度现状的重要性,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改进项目环评制度、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思路。接着,本文详细地阐明了我国项目环评的发展情况,并运用实际案例和调查数据,从政府职责、法律法规...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的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


—1环评基本功能示意图

项目环评,制度发展,历程,制度


第三章 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解析第一节 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制度产生与发展上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在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环评经验的基础上,引入了环评制度,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逐步的发展完善。我国的环评制度以项目环评为发端,在整个制度中占据了基础地位,并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图 3—1)。

风暴,环保,项目环评,法制意识


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基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的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项目环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增强了企业的法制意识,也让社会公众对项了更为深入、充分的认识,为我国预防生态破坏、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有力的支在《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之后,政府部门通过“环保风暴”的形式,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进一步巩固了项目环评位(图 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九次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揭晓:“环保关注度”上升 环境意识总分下滑[J].   环境与生活. 2013(05)
[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张云怀,卢露.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1)
[3]环境保护中公民参与制度研究[J]. 熊勇.  前沿. 2011(05)
[4]环境保护问责机制研究[J]. 肖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5]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听证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 彭光明,宋占新.  商业时代. 2009(35)
[6]论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几个问题[J]. 蔡守秋.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12)
[7]韩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J]. 林宗浩.  河北法学. 2009(09)
[8]中韩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比研究[J]. 姜岩,詹存卫,陈帆,杨少俊.  环境保护. 2009(06)
[9]中韩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与评析[J]. 王萌,王圣,杜啸岩.  环境科学导刊. 2008(04)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构建[J]. 郭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本文编号:3137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137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a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