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推—拉理论在中国乡—城劳动力转移中的应用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7-05-23 13:00

  本文关键词:推—拉理论在中国乡—城劳动力转移中的应用与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采取了增加农业投入、稳定土地合同、改革农村税费、推进城镇化建设等措施。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农业发展、缓解农民经济困难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从目前看, 三农‖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从当前发展阶段来看,其关键环节是合理、有序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农村人均占有耕地数量少、土地报酬及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的趋势,另一方面也避免劳动力盲目、过度转移而引起的城市拥挤与农村撂荒。 本文首先对国外乡-城劳动力转移经典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评价,对国内乡-城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进行了梳理;接着对国外经典理论进行了反思,判断哪些理论将可能适用于中国国情;重点基于 推-拉‖理论分析中国乡-城劳动力转移,并对模型进行了拓展;围绕推力、拉力、摩擦力、助动力等,构建了指标体系,对影响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加快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 本文主要工作、观点及结论如下: (1)关于乡-城劳动力转移经典模型的反思:刘易斯模型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要素在产业间、乡-城间自由流动,不存在流动障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实现产业转换的同时,也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身份转换。托达罗模型主要是针对拉丁美洲国家,劳动力在乡-城间自由流动,但因为 城市偏向‖的原因,城市生活吸引了更多的农村居民,人口大量向城市移动,超过了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导致过度城市化现象的出现。这两个模型虽然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和乡-城劳动力转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也存在局限。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仍然存在制度约束,还不能实现要素的完全自由流动;我国人多地少,要素边际生产力低下依然应推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2)阐释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推-拉拓展模型:针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及乡-城劳动力转移特点,本文对推-拉模型进行了拓展。一方面,丰富了基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推力,基于非农产业、城市发展的拉力;另一方面,增加了教育与人力资本约束、城乡二元制度影响的摩擦力,以及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交通通讯、信息服务平台相对完善的助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产生的推力,工业化进程产生大量非农就业岗位以及城市生活方式产生的拉力等,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的非农产业。但农村教育与人力资本的约束以及农村土地的难以割舍、城乡二元制度障碍等阻滞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彻底转移。而交通、通讯设施、信息平台的发展可以为城乡间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提供信息和机会,促进乡村生于劳动力合理、有序向城市转移。摩擦力、助动力通过作用于推力、拉力进而影响乡-城劳动力转移。 (3)基于推-拉拓展模型的实证检验及其对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根据拓展后的推-拉模型,从推力、拉力、摩擦力和助动力四个方面,对影响我国乡-城劳动力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的指标体系。在数据可得性的前提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合理论与实证部分的分析,提出推进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土地的集约化生产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释放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加大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力度,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扩大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空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来减小转移过程中的制度阻力;通过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搭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对劳动力转移的助动力。
【关键词】:乡-城劳动力转移 影响因素 推-拉理论 信息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49.2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1章 引言13-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4
  • 1.1.1 研究背景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文献综述14-20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4-16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6-20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20-21
  • 1.3.1 研究思路20-21
  • 1.3.2 研究方法21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21-22
  • 1.4.1 主要创新点21
  • 1.4.2 不足21-22
  • 第2章 乡-城劳动力转移经典模型的反思22-31
  • 2.1 要素自由流动、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的刘易斯模型22-24
  • 2.1.1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观点22-23
  • 2.1.2 刘易斯模型的政策建议与局限23-24
  • 2.2 要素自由流动、城镇化超前的托达罗模型24-27
  • 2.2.1 托达罗模型的改进与基本观点24-25
  • 2.2.2 托达罗模型的局限25-26
  • 2.2.3 托达罗模型政策含义的反思26-27
  • 2.3 农村推力、城市拉力共存的推-拉模型27-29
  • 2.3.1 推-拉模型的提出27-28
  • 2.3.2 推-拉模型的演进28-29
  • 2.3.3 推-拉模型的局限与改进29
  • 2.4 小结29-31
  • 第3章 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推-拉拓展模型31-44
  • 3.1 基本假定和推-拉模型拓展31-33
  • 3.1.1 基本假定31
  • 3.1.2 推-拉模型的拓展31-32
  • 3.1.3 推-拉模型的基本思想32-33
  • 3.2 来自农业、农村发展的推力33-37
  • 3.2.1 农业发展与土地约束33-35
  • 3.2.2 农村收入差距35-36
  • 3.2.3 农村社会发展36-37
  • 3.3 来自非农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拉力37-39
  • 3.3.1 就业与收入的吸引37
  • 3.3.2 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交通37-38
  • 3.3.3 优越的社会设施和生活条件38-39
  • 3.4 来自转移主体和制度约束的摩擦力39-41
  • 3.4.1 传统推-拉模型对中间障碍的界定39
  • 3.4.2 人力资本不足导致迁移不畅39-40
  • 3.4.3 城乡二元制度导致迁移受阻40-41
  • 3.5 来自信息网络化的助动力41-42
  • 3.5.1 信息化降低劳动力转移搜寻成本42
  • 3.5.2 信息化提高劳动力人力资本42
  • 3.6 小结42-44
  • 第4章 推-拉理论视角下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44-52
  • 4.1 指标与数据的选择44-47
  • 4.1.1 自变量选择与界定44-47
  • 4.1.2 因变量选择47
  • 4.1.3 数据选择与整理47
  • 4.2 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计量分析47-51
  • 4.2.1 基于面板数据的回归47-48
  • 4.2.2 回归结果分析48-51
  • 4.2.3 实证分析结论51
  • 4.3 小结51-52
  • 第5章 合理推动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52-60
  • 5.1 加大农村地区的推力52-54
  • 5.1.1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53
  • 5.1.2 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53-54
  • 5.2 加强城市地区的拉力54-56
  • 5.2.1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55
  • 5.2.2 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55-56
  • 5.3 减小转移过程中的摩擦力56-58
  • 5.3.1 加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56-57
  • 5.3.2 减小转移过程中的制度阻力57-58
  • 5.4 提升信息化的助动力58-59
  • 5.4.1 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58
  • 5.4.2 搭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信息平台58-59
  • 5.5 小结59-60
  • 结论与展望60-61
  • 1、结论60
  • 2、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3
  • 致谢63-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2 赖小琼,余玉平;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3 王智强;刘超;;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1期

4 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5期

5 陈会广;;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述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郑秉文;;拉美城市化的教训与中国城市化的问题——“过度城市化”与“浅度城市化”的比较[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7期

7 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J];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8 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9 朱农;中国四元经济下的人口迁移——理论、现状和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年01期

10 何景熙;“开流断源”:寻求充分就业的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理论与模型[J];人口与经济;2001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推—拉理论在中国乡—城劳动力转移中的应用与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87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d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