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构成及提升
发布时间:2025-03-18 22:04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优先稳就业保民生”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新就业形态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重大意义。但当前新就业形态尚在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短板。当前学术界对新就业形态的概念性问题有了一定研究基础,但对就业安全现状的研究相对较少,把握新就业形态安全对于“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亟需加强对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安全感的关注,提出加强其就业安全感的可行措施。因此,本文采用定性研究,选取26位新就业形态的大学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就业形态概念、类别、就业安全感核心理论梳理,拟定访谈提纲进行实证调研,并对访谈文本进行Nvivo12软件编码分析,梳理出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构成指标、新就业形态就业安全感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经过Nvivo对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本研究认为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构成包括五个核心类属:个人可雇佣力、工作特性、社会支持、外部环境、经济基础。此外,研究发现新形态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总体水平较高,但受年龄、新就业形态类别、家庭背景影响,不同群体间的就业安全感水平差异较大:随着年龄的...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
2 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2.1 新就业形态的概念与内涵
2.2 就业安全感的概念与结构
2.3 相关理论基础
3 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调研设计
3.1 调研方法的选择
3.2 访谈提纲的设计
3.3 调研程序与实施
3.4 调研对象的样本描述
4 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构成分析
4.1 访谈资料的编码
4.2 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构成
4.3 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现状
4.4 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影响因素
5 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提升策略
5.1 政府优化新就业政策保障,维护新就业环境安全
5.2 高校开辟新就业形态能力培养新路径
5.3 新就业平台拓宽新就业形态的就业保障渠道
5.4 大学毕业生拓宽新就业形态视野,持续提升个人可雇佣力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4036238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
2 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2.1 新就业形态的概念与内涵
2.2 就业安全感的概念与结构
2.3 相关理论基础
3 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调研设计
3.1 调研方法的选择
3.2 访谈提纲的设计
3.3 调研程序与实施
3.4 调研对象的样本描述
4 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构成分析
4.1 访谈资料的编码
4.2 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构成
4.3 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现状
4.4 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影响因素
5 新就业形态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感提升策略
5.1 政府优化新就业政策保障,维护新就业环境安全
5.2 高校开辟新就业形态能力培养新路径
5.3 新就业平台拓宽新就业形态的就业保障渠道
5.4 大学毕业生拓宽新就业形态视野,持续提升个人可雇佣力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4036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403623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