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11:25

  本文关键词:基于百度指数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百度指数 城市网络 信息流 长江中游城市群


【摘要】:随着地理研究迈入大数据时代,运用互联网展开城市网络结构研究逐渐成为经理地理研究的新思路。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借助百度指数,获取2011年~2014年百度用户关注度,构建百度指数城市信息流网络,从大城市群视角和所辖三大子城市群视角,分别探讨城市网络格局的时空变化。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一体化进程中城市等级日益明晰,差距拉大。三大子城市群表现出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并存,区域非均衡性突显;互联网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和改造着城市群,但非完全颠覆传统城市网络格局,地理区位对城市网络格局和城市影响力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百度指数 城市网络 信息流 长江中游城市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024)
【分类号】:F299.2
【正文快照】: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3S技术在地理学研究中的普及,地理学研究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城市之间信息、技术的交流、人才的流动等网络关系由以交通、邮件等传统媒介形式转变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介形式,其也改变着传统的城市网络格局。城市群是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闯;孟韬;;中国城市间流通网络及其层级结构——基于中国连锁企业百强店铺分布的网络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5期

2 方创琳;;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研究进展与基本判断[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4期

3 戴特奇,金凤君,王姣娥;空间相互作用与城市关联网络演进——以我国20世纪90年代城际铁路客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4 张捷,顾朝林,都金康,周寅康,甘萌雨;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2000年04期

5 李仙德;宁越敏;;城市群研究述评与展望[J];地理科学;2012年03期

6 张晓明;;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年10期

7 金凤君,王成金;轴-辐侍服理念下的中国航空网络模式构筑[J];地理研究;2005年05期

8 汪明峰;宁越敏;;城市的网络优势——中国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与节点可达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9 吴威;曹有挥;梁双波;曹卫东;;中国铁路客运网络可达性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09年05期

10 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捷;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新旅游及旅游规划更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郭亚欣;;网络信息时代城乡统筹规划新视角——以兰州市榆中县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杨维凤;;京沪高速铁路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4 杨晗熠;;枢纽确定单连接轴—辐网络结构在中国民用航空网络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潘坤友;曹有挥;曹卫东;魏鸿雁;;安徽沿江中心城镇“轴—辐”物流网络构建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6 张闯;孟韬;;中国城市间流通网络及其层级结构——基于中国连锁企业百强店铺分布的网络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5期

7 张晓明;汪淳;;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城镇格局分析——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视角[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2期

8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3期

9 孙智群;柴彦威;王冬根;;深圳市民网上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10 梁进社;李贵才;张华;;同心扩展和走廊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金成;欧阳慧;黄征学;;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2 邢天河;;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镇群构想——兼论京津冀城镇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翟青;甄峰;;信息革命及其在城市地理学的应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闫卫阳;;第四章 城市体系分析与布局的理论模型[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5 张捷;;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新旅游及旅游规划更新[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于涛方;秦新光;;巨型城市区多中心结构:国外案例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分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耿磊;罗震东;;制造业集群视角的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演化模式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问题与对策建议[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菁菁;陈建军;丁正源;;基于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功能研究综述[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周璇;;多中心均衡发展的城市网络——德国城市体系探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永英;功能·尺度·等级;功能·尺度·等级[D];天津大学;2010年

4 赵映慧;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的空间极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丽丽;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整合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阳;基于生活成本调整的真实产出和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适宜规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9 周本顺;区域城镇结构整合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10 安筱鹏;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哈大高铁项目建设对大连市旅游业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曹秀婷;高速公路网络与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网络适应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晓燕;基于环渤海城市带的交通运输网络结构优化及评价[D];大连交通大学;2011年

4 孟伟;基于铁路客货流的东北城镇系统空间极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詹瑜;城际交通对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促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白玉江;基于GIS的岔路河区域城镇发展定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周鹏;长白山地区公路交通变化与城镇网络系统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8 郭凤云;旅游网站访问量的齐夫分布形态及其空间距离指数衰减形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星星;中山地区乡村路网通达性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任芳;福建省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扬;;微博客:自媒体时代的话语快乐[J];今传媒;2010年01期

2 于涛方,吴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3 张晓明;张成;;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4 方创琳;蔺雪芹;;武汉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状况诊断[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5 张闯;孟韬;;中国城市间流通网络及其层级结构——基于中国连锁企业百强店铺分布的网络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5期

6 夏春玉;城市与流通的互动:城市流通系统——城市与流通问题研究的新视角[J];财贸经济;2005年11期

7 周干峙;高密集连绵网络状大都市地区的新形态——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结构[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2期

8 周一星;关于明确我国城镇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建议[J];城市规划;1986年03期

9 张京祥,邹军,吴启焰,陈小卉;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J];城市规划;2001年05期

10 张伟;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其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先行的思考[J];政策;2011年10期

2 秦尊文;张静;;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深厚历史渊源[J];学习月刊;2012年07期

3 何石斌;;加大武汉建设力度 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J];楚天主人;2012年04期

4 魏后凯;成艾华;;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J];江汉论坛;2012年04期

5 秦尊文;;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及前景——兼谈大众媒体重要的推动作用[J];新闻前哨;2013年03期

6 赵凌云;陈志勇;陈宏斌;闫小平;李轶芳;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构想及湖北的对策[J];政策;2013年07期

7 卢国祥;;关于大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建议[J];楚天主人;2013年06期

8 孙玲;;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寻求差异发展[J];中国报道;2013年04期

9 本刊记者;;2013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研讨会在咸宁市召开[J];理论月刊;2013年11期

10 乔润令;;乔润令 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成热点[J];中国房地产业;201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秦尊文;;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整合与发展前景[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磊;;尺度重组视角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3 曾万涛;;洞庭湖区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研究[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曾万涛;;洞庭湖区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研究[A];2012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2年

5 汤鹏飞;;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经济联系测度与分析[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6期(总第21期)[C];2012年

6 ;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推动低碳城市集群健康转型——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生态建设[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7 秦尊文;;齐普夫法则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整合[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方辉;;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趋势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9 王磊;;尺度重组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群战略——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4期(总第19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芳;长江中游城市群由虚入实[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李新龙 实习生 祁乔松;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合采访团昨启程[N];湖北日报;2011年

3 记者 胡孙华;“长江中游城市群”水到渠成[N];长江日报;2013年

4 记者 周芳;长江中游城市群变阵 “中四角”有设想难有实质行动[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胡亮;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全面联合[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6 记者 胡旭;共同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跨越崛起[N];安徽日报;2013年

7 记者 胡旭;长江中游城市群推进五大重点领域合作[N];安徽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晓红;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成中部崛起重要增长极[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9 记者 廖君 冯国栋;长江中游城市群欲打造“中国绿心”[N];经济参考报;2013年

10 沈宣;湘鄂赣皖联手推介长江中游城市群[N];湖南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库诗雨;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钱顺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3 陈雪琪;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4 江红;市场化差异度与城市群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胡露露;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黄晓璐;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00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700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1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