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IPO发行审核通过率的决定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8 01:22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最期望的融资渠道之一,而如何顺利通过发审会则是投资者、企业乃至中介机构最为关心的事情。本文基于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的全部拟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等方法研究IPO发行审核通过率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拟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注册资本金额和拟上市公司所属地区的GDP均与发行审核通过率呈正相关关系,此外,拟上市公司的所属行业若受到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则发行审核通过率也会更高。因此,本文对拟上市公司提出以下建议:可以通过增加销售收入、降低成本费用、加速资金周转和优化资本结构等方式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也可以通过现有股东继续增资或引入其他投资人等方式扩大注册资本的金额;若主营业务中包含国家产业政策不鼓励的落后、淘汰类业务,则应寻求业务转型或升级;对于尚未设立的公司,则应选择经济较为发达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注册地。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2 IPO发行审核的制度变迁与通过率现状
2.1 IPO和发行审核制度
2.1.1 IPO
2.1.2 股票发行审核制度
2.2 我国IPO发行审核的制度变迁
2.2.1 审批制时期(1993年-1999年)
2.2.2 核准制时期(2001年至今)
2.3 我国IPO发行审核的通过率现状
2.3.1 背景介绍
2.3.2 近期IPO发行审核通过率情况
3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3.1 文献综述
3.1.1 国外研究现状
3.1.2 国内研究现状
3.2 理论假设
3.2.1 净资产收益率与通过率的关系
3.2.2 注册资本与通过率的关系
3.2.3 产业政策与通过率的关系
3.2.4 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与通过率的关系
3.2.5 股票市场指数涨跌幅与通过率的关系
4 实证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1.2 变量定义
4.2 实证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相关性分析
4.2.3 回归分析
4.2.4 边际效应分析
4.2.5 稳健性检验
5 结论与政策启示
5.1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1 研究结论
5.1.2 建议
5.2 主要工作与创新
5.2.1 主要工作
5.2.2 创新
5.3 不足与研究展望
5.3.1 不足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16825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2 IPO发行审核的制度变迁与通过率现状
2.1 IPO和发行审核制度
2.1.1 IPO
2.1.2 股票发行审核制度
2.2 我国IPO发行审核的制度变迁
2.2.1 审批制时期(1993年-1999年)
2.2.2 核准制时期(2001年至今)
2.3 我国IPO发行审核的通过率现状
2.3.1 背景介绍
2.3.2 近期IPO发行审核通过率情况
3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3.1 文献综述
3.1.1 国外研究现状
3.1.2 国内研究现状
3.2 理论假设
3.2.1 净资产收益率与通过率的关系
3.2.2 注册资本与通过率的关系
3.2.3 产业政策与通过率的关系
3.2.4 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与通过率的关系
3.2.5 股票市场指数涨跌幅与通过率的关系
4 实证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1.2 变量定义
4.2 实证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相关性分析
4.2.3 回归分析
4.2.4 边际效应分析
4.2.5 稳健性检验
5 结论与政策启示
5.1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1 研究结论
5.1.2 建议
5.2 主要工作与创新
5.2.1 主要工作
5.2.2 创新
5.3 不足与研究展望
5.3.1 不足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16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401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