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与基金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与基金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基金作为一种较新的集合投资工具,成为了金融行业发展十分迅速的子行业之一,成为金融投资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投资工具。由此带来的对基金业绩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目前我国多数研究还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建立基金的业绩评价体系,以基金经理个人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并未特别深入。但基金经理是主要操作基金投资的人,对基金业绩的好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通过研究能够得出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对基金业绩的关系,对基金行业的作用毋庸置疑。因此,本文从基金经理的视角出发,考察其个人特征和基金业绩的关系,希望能够对上述领域有所贡献。通过阅读和总结前人相关方向的研究,本文选取了八个解释变量,即年龄、性别、学历、是否具财经专业背景、从业经验年限、曾任职基金个数、是否名校毕业、是否具有专业证书;两个控制变量即基金规模和基金成立时间;分别对两个被解释变量,即基金风险收益评价指标中的夏普指数和特雷诺指数进行回归,发现财经类背景,从业年限和管理过的基金数目这三解释变量对基金业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余变量则明显不显著。此外,本文在以先选取自然年作为时间段进行回归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三种不同行情(即牛市行情,熊市行情和震荡行情)的时间段进行回归。借以分析在不同行情下,这八个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在不同行情下哪些表现的更为明显,得出结论,基金经理所管理过的的基金数目不论在何种行情下,一定程度都能对基金业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财经类背景和从业年限这两个特征在部分情况下对基金业绩有显著的影响;其余变量则在任何情况下,对基金业绩都没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基金经理 个人特征 基金业绩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F272.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导论8-14
- 1.1 选题背景8-9
- 1.2 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9-10
- 1.2.1 理论意义9
- 1.2.2 实践意义9-10
- 1.3 研究思路与全文框架10-11
- 1.3.1 研究思路10
- 1.3.2 全文框架10-11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11-14
- 1.4.1 研究方法11-12
- 1.4.2 创新和不足12-14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14-22
- 2.1 高阶管理理论14-15
- 2.2 文献综述15-22
- 2.2.1 基金业绩评价方法文献综述15-18
- 2.2.2 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与基金业绩关系文献综述18-22
- 第3章 基金业绩评价体系22-28
- 3.1 均值-方差模型22-23
- 3.2 单因素模型23-26
- 3.3 多因素模型26-28
- 第4章 我国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与基金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28-47
- 4.1 数据说明28-30
- 4.2 变量说明及模型设定30-34
- 4.2.1 变量说明30-33
- 4.2.2 模型的设定33-34
- 4.3 实证分析34-39
- 4.3.1 描述性统计34-35
- 4.3.2 相关性分析35-37
- 4.3.3 回归结果及分析37-39
- 4.4 进一步分析39-47
- 4.4.1 牛市行情下的市场检验40-41
- 4.4.2 熊市行情下的市场检验41-43
- 4.4.3 震荡市行情下的市场检验43-45
- 4.4.4 三种行情的比较45-47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47-49
- 5.1 研究结论47-48
- 5.2 相关政策建议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真,张宗成;职业忧虑影响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4年04期
2 ;投资石油类股的基金经理热情不减[J];国际市场;2004年10期
3 何震;;天生适合做基金经理[J];新财经;2006年02期
4 王珩;;“短命”的基金经理[J];管理@人;2006年02期
5 ;读者来信[J];新财经;2006年03期
6 姚正春;邓淑芳;李志文;;封闭式基金经理的竞争压力[J];金融研究;2006年09期
7 李豫湘;程剑;彭聪;;基金经理个人特性对基金业绩影响的研究[J];价值工程;2006年12期
8 庄新田;王健;;基金经理的噪声交易行为与其薪酬[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年06期
9 林晟;;基金经理男女大比拼[J];金融博览;2007年03期
10 刘澄;卢用;;莫把基金经理当神拜[J];大众理财顾问;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肖继辉;张谦;;基金经理更换及其治理效应研究——来自开放式基金的证据[A];当代会计评论(第6卷第2期总第12期)[C];2013年
2 龚红;付强;;基金管理费激励契约对基金经理努力程度与风险选择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分论坛Ⅰ:期货投资顾问与基金经理论坛[A];第七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3年
4 何帆;;所有的泡沫都是一样的[A];“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5 ;图片新闻[A];第八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4年
6 肖继辉;彭文平;;我国基金行业存在锦标赛效应吗?——来自开放式基金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书明 杨里亚;《中国基金经理报告》发布[N];市场报;2004年
2 陈言;基金经理行为将有统一规范[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胡朝辉;中国基金经理30而立[N];中国经营报;2004年
4 郭蕾;基金经理青睐周期性产业股票[N];证券时报;2002年
5 兴业证券研发中心王晓宇;中国基金经理变动频繁[N];证券时报;2003年
6 张景宇;基金经理跳槽忙 基民心别慌[N];北京商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军;88%基金经理认为股市仍将上升[N];中国证券报;2006年
8 易非;基金经理变动频率大幅提高[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余U
本文编号:478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478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