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基于旅客偏好的支线飞机选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10:52
  近年来,我国民航运输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状态,快速增加的旅客运输需求刺激着航空公司和机场的发展。对于航空公司而言,机队规划是其发展战略的关键,而机型选择在其机队规划当中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各航空公司在支线和干线航线上投入飞机比例严重不协调,由于支线航线客流量较小,若还盲目选择大飞机运营该支线,航空公司的收益会因此受到不利的影响。因此航空公司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应当针对不同的航线,引进并投入合适的机型,这种理性的投资是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若要尽可能吸引到旅客的注意,让旅客在航空出行时选择到自己公司的航班,有必要考虑到旅客偏好,深入挖掘其在选择航班时所考虑的与机型相关的关键因素,如飞机中一些与舒适性指标相关联的因素,了解旅客的偏好对于航公公司的发展规划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本文立足于我国支线航线现状,通过构建潜在类别模型,深入分析我国乘机出行旅客面对不同机型时的选择行为偏好,为航空公司在飞机选型提供参考建议。以无锡-温州航线为例,采用SP调查方法收集调查数据用于旅客选择LCM模型的求解并作出分析。之后以航空公司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基于此LCM模型,构造基于旅客结构...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旅客偏好的支线飞机选型研究


基本的潜在类别模型

类别,变量,潜在变量,观察数据


图 2. 1 基本的潜在类别模型的为存在着三个外显变量 A、B、C 和一个潜在变量 是 A、B、C 还是 X 都作为类别变量出现。对于此模型量 B、到变量 C 这三个外显变量的共同影响源,完全性,并且三个变量之间也能表现出局部独立性,这就是一灵活,适用于不同形式的数据。析的首要目的即为分类,借由各外显类别变量所提供的信分解释观察数据,图 2.2 是 LCM 的建模流程图:

机型选择,问卷调查,行为


20图 3. 1 机型选择行为问卷调查样卷3.3 SP 问卷的发放和收集当面发放问卷容易给调查者带来一定的人力与物力上的麻烦,并且有时候得不到受访者的信任,局面很尴尬。邮寄问卷的方式非常简单,但是该方法问卷的回收率极低。网上发放问卷随着网络的进步逐渐发展起来,比邮寄问卷时效性更强,回收率更高,回收的数据可以立即进行处理计算,省去数据输入以及输入过程出现的人为错误。航空旅客机型选择 SP 问卷是要模拟真实的旅客机型选择过程,通过最优设计法生成了包含 3 个机型的选择枝集合,根据研究的需要,在问卷的说明部分对选择的情景进行详细的标注和说明,让受访者根据问卷的说明选择合适的机型,由于问卷设计比较简单易懂,每个受访者所面对的问卷内容不是很多,由于当面调查对地点具有限制,所以本文研究采用网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框架效应影响下的航空收益管理决策偏差[J]. 冉伦,武丹,雷俊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2]基于旅客选择的航班座位优化分配模型[J]. 陈蓉,刘向荣,樊玮.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14(04)
[3]收益管理环境下乘客有限理性购票行为研究[J]. 杨慧,宋华明,周晶.  管理科学学报. 2014(06)
[4]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基于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视角[J]. 黎志华,尹霞云,蔡太生,朱翠英.  心理科学. 2014(02)
[5]基于Logit模型的航班延误后乘客行为选择研究[J]. 陈玉宝,郭振昌,曾刚,刘素利.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13(06)
[6]地面交通拥堵对民航旅客航班时刻选择的影响[J]. 陈蒂,张宁,刘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3(02)
[7]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航空旅客分类[J]. 顾兆军,王伟,李晓红.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04)
[8]空运市场旅客航班选择模式研究[J]. 朱佳.  商场现代化. 2010(28)
[9]基于乘客选择行为的双航班竞争动态定价模型[J]. 李豪,熊中楷,彭庆.  工业工程. 2010(02)
[10]旅客航班选择模型研究:变精度粗集方法[J]. 梅虎,朱金福,汪侠.  管理评论. 2007(03)

硕士论文
[1]区域多机场中航空旅客机场选择行为研究[D]. 刘钟佳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
[2]不确定性条件下航空旅客航班选择行为研究[D]. 冯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3]基于旅客选择行为的航班计划模型及算法研究[D]. 王志玮.清华大学 2013
[4]基于旅客选择行为的航班计划优化研究[D]. 史彦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5]机队规划与成本控制[D]. 石丽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39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439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1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