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实物期权视角下的跨国企业从华撤资“迟滞”研究——来自日本跨国企业从华撤资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8-01-07 03:14

  本文关键词:实物期权视角下的跨国企业从华撤资“迟滞”研究——来自日本跨国企业从华撤资的证据 出处:《财经研究》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实物期权 需求不确定性 投资不可逆性 日本跨国企业 从华撤资“迟滞”


【摘要】: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近年来跨国企业从华撤资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这些撤资却存在"迟滞"现象。文章从实物期权的视角,以日本的跨国企业为样本,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跨国企业从华撤资"迟滞"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所在行业的需求不确定性与投资不可逆性影响了日本跨国企业的从华撤资决策,投资不可逆性越高与需求不确定性越大,日本跨国企业从华撤资时越有可能发生"迟滞";(2)跨国企业的投资不可逆性和多元化程度对不确定性影响撤资"迟滞"具有调节作用,投资不可逆性强化了不确定性对撤资"迟滞"的正向影响,而日本跨国企业在华的多元化程度则弱化了这种影响;(3)分支机构的冗余性和灵活性对跨国企业从华撤资"迟滞"都具有正向影响,即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分支机构的冗余性和灵活性都提高了分支机构被撤出的风险。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跨国企业理性地对待东道国市场的不确定性,避免盲目地撤出东道国,而且有助于跨国企业选择合理的撤出对象,优化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组合。
[Abstract]:With the change of Chines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from the divestment have occurred; however, there is lag the withdrawals from real options. In this perspective, Japanes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s samples, using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nsnational enterprises from divestment "sluggish" the empirical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industry demand uncertainty and irreversibility affect the Japanes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from the divestment decision, investment irreversibility and higher demand uncertainty, the Japanes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from divestment when more likely ("hysteresis"; 2) "divestment of multinational investment irreversibility and diversification of uncertainty sluggish" play a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investment irreversibility, uncertainty and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hysteresis" divestment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 China and Japan, diversification The degree of weakening this effect; (3) branch of the redundancy and flexibility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divestment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from "hysteresis" branches, namely the Japanes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 China are redundant and flexibility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branches withdrawn. This conclusion not only help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rationally treat the host market uncertainty, to avoid blindly from the host country, and help enterprises to choose the reasonable withdrawal object, optimization in the host country branches.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2015)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4BGL007)
【分类号】:F276.7
【正文快照】: 一、引言海外撤资指跨国企业出售或关闭在东道国内的分支机构(Benito,2005)。1从跨国企业的海外撤资历史来看,当东道国经济条件不利时,跨国企业并不一定会立即从东道国撤资,甚至会推迟从东道国内撤出绩效差的分支机构,因此存在撤资“迟滞”现象(Berry,2013;Song,2014)。随着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宋纪宁;;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撤资动因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0年05期

2 郭砚莉;汤吉军;;对新古典经济学“沉淀成本谬误”质疑的解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3 赵刚;曹阳;;日元汇率变化与对东亚直接投资——基于1989~2004年的数据兼论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管理;2007年07期

4 黄建康;;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撤资壁垒及其政策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9期

5 朱江;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业绩[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6 佟东;;论日本在华投资企业撤资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J];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02期

7 郭志芳;林季红;;汇率不确定性与对外直接投资——基于日本对亚洲8国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张云;王毅捷;;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2 任海云;;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现状综述[J];商业研究;2006年12期

3 黄山;宗其俊;蓝海林;;多元化的制度理论与实证研究中的不解之迷[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4 赵长轶;;关键战略因素与企业绩效关系模型构建[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5 倪桂平,张晖;上市公司的业绩、股权结构与多元化经营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袁芳;企业集团多元化战略与经济绩效关系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李佳;;略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现状与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黄旭;史锐;;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与政策建议[J];财经科学;2007年11期

9 靳明;邓广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研究[J];财经论丛;2009年06期

10 姜付秀;刘志彪;陆正飞;;多元化经营、企业价值与收益波动研究——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莉;樊小平;张宁;;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多样化经营与绩效的实证研究[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2 覃志刚;;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成功因素实证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为国;翟春燕;;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徐飞;;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价值[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5 周昌仕;;股权结构、公司绩效与股权改革——基于我国IT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谢获宝;张骏飞;;业务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江乾坤;冯飞;;多元化战略、财务困境与利益输送——以~*ST海星卖壳格力地产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江乾坤;冯飞;;多元化战略、财务困境与利益输送——以*ST海星卖壳格力地产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贾良定;鲁倩;万国光;周婕妤;;国外多元化测量方法适于本土研究吗?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贾良定;万国光;周婕妤;鲁倩;;企业多元化的连续测量法与分类测量法的一致性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周杰;公司治理对归核化战略决策及其实施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孟丁;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两类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刘崇明;发电集团战略并购决策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李雪峰;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杨跃;连锁董事网络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多元化战略选择的视角[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国良;中国建筑企业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孙晶;政治关联、多元化战略与企业成长性[D];浙江大学;2012年

9 殷瑾;多角化战略与公司业绩关联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段亚林;论大股东股权滥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综合绩效分析及战略发展方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宏迪;哈尔滨机场配餐公司非航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郝迎成;民营企业旅游景区投资与经营决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凯;酒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卢会娄;天津港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杜树叶;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7 熊玮;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对公司多元化战略与绩效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曾伟;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因素企业价值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9 高宇璇;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与公司多元化折价[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卫小东;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郑煤集团多元化经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畅;;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中的撤资问题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马全军,马勇;国际直接撤资问题浅析[J];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04期

3 张向阳,邢华;跨国公司选址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2期

4 杨宇光 ,刘夏明;当代国际直接撤资理论探讨[J];世界经济研究;1995年04期

5 杨龙;吴光芸;;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动因、影响与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04期

6 宋敏;王水娟;;国际资本撤资的动因及演化路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08期

7 张立莉;;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动因、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1期

8 王自锋;;汇率水平与波动程度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9年04期

9 张建民;孙亚平;;跨国公司撤资问题与我国的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6年01期

10 于晓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政策分析[J];理论探索;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水娟;东道国视角的跨国公司撤资风险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庆辉;日本在华投资企业的撤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伊丽沙白·梅特兰,斯蒂芬·摩根,斯蒂芬·尼古拉斯;澳大利亚在中国的跨国企业:技术转让及与中方合作者的关系[J];开放导报;2000年Z1期

2 鸿章;全球500强跨国企业之一——美国艾利公司看好中国市场[J];国际市场;2000年03期

3 周嚣;;跨国企业成功有道[J];中国经贸画报;2000年06期

4 徐永新;在华跨国企业大扫描[J];中外企业文化;2001年12期

5 东耳;;高交会“转型”[J];数字财富;2001年17期

6 刘林森;;跨国企业何以青睐中小企业[J];中外科技信息;2002年05期

7 史_g;中国跨国企业的形成与发展特征[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2年03期

8 朱立芬;赢得未来——打造中国的跨国企业[J];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08期

9 陈锦华;;加快培育我国跨国企业[J];中外管理;2002年11期

10 唐麟;谈跨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四川会计;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宝供:服务跨国企业是学习良机[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2 王欣;;如何赢得跨国企业物流客户[A];第七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3年

3 Klaus E.Meyer;;社会责任对新兴市场中跨国企业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4 张东红;蒋勤峰;;战略性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初论——以A钢铁公司为例[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邱泽奇;;倡导基于需求的科技创新[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6 张杨;;教育中“责任与能力”的较量[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7 黄桂田;尹志锋;;知识产权保护(IPR)与跨国企业(MNEs)进入方式选择——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8 黄河;;跨国公司的公共外交决策[A];公共外交季刊2011夏季号(总第6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阳光;跨国企业遭遇“本土打假”迷局[N];中国企业报;2003年

2 张醒生;跨国企业如何实现本土化[N];经济日报;2003年

3 钟蓝;中国儿童慈善活动表彰功臣跨国企业资助公益争创先锋[N];中国信息报;2004年

4 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郭可尊;参与自主创新:跨国企业新责任[N];中国财经报;2007年

5 汪震宇;公众拒绝外资破坏中国环境[N];中国环境报;2007年

6 石贵明;本土化不是跨国企业行贿借口[N];中国企业报;2007年

7 姚 岚;跨国企业如何获得中国市场影响力[N];中国质量报;2006年

8 吴学安;强化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N];中国质量报;2006年

9 陈雪频;中国影响力:全球价值链上的舞蹈[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王佑;“2006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系列报道之五[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姜海宁;跨国企业作用下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廖勇凯;跨国企业在沪子公司战略性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付竹;文化距离、进入模式与绩效[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Maponoane Toka Justice Mokose;跨国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2 杨立;跨国企业的进入与东道国文化壁垒[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黄娟;跨国企业在华撤资决定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侯志伟;跨国企业价格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5 杨博;跨国企业在华采购流程中的风险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6 李丽;新全球化时代跨国企业的生态公正问题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7 杜国功;跨国企业核心竞争力论[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8 蔡燕芳;中国大陆与香港两地税制对跨国企业的投资取向影响[D];暨南大学;2001年

9 凌雯雯;基于动态核心能力的跨国企业知识积累与学习过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赵怀宇;机遇与挑战——跨国企业在华宏观市场环境及战略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90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1390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6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