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对构建我国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6-30 17:13

  本文关键词:对构建我国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球变暖己经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并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根源所以,解决全球变暖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基于配额和项目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逐步形成,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开始显现,全世界与碳排放信用相关的环保金融衍生产品逐渐发展起来。作为市场化手段的碳排放权交易已经被证明是当前最有效的减排方法,并且随着全球气候问题得到普遍高度关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近几年间迅速崛起,步入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行列,并有望超过石油交易市场。低碳技术已然成为继网络技术、生物技术之后的又一重大技术革命,今后各国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竞争,也将围绕向低碳经济转型展开,也就是说,谁能掌握“低碳经济”的先机,制定低碳经济的标准、对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谁就将掌握低碳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然而相比英美等多个发达国家,国内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与欧盟内部建立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和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等成熟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比,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还很滞后。我国现已建立了多个碳排放权交易现货市场,但由于缺乏一个系统化有层次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使得虽然我国作为CDM机制下CER①的最大供应方,但却一直处于国际碳市场及碳价值链的低端位置,在CDM项目定价权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而不得不接受国外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设定的较低的碳价格。以上事实告诉我们,依托我国占据CER一级市场的份额,基于争夺碳排放权交易产品的定价权,设计与之对应的碳排放权金融衍生产品并建立国内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平台,创建CER二级交易市场成为我国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构建符合我国金融环境市场下的CER期货交易市场,不仅有利于实现和完善碳减排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实现CDM项目的风险分散,同时增强我国在国际气候合作中的谈判能力和地位。 本文选择“对构建我国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为题,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的方法对我国碳期货交易市场的构建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 一、以中国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为立足点,分析了我国面对在CDM项目交易中存在的技术和资金转让的问题、在CER一级交易市场上我国对项目交易定价权的缺失以及未来面临高价买回碳排放权的风险等现实问题的情况下,我国碳期货交易市场的建立势在必行。 二、根据我国期货市场环境和碳排放权的特有属性,对我国建立碳期货交易市场的作用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碳期货交易市场的建立对碳排放权交易现货价格的形成、满足套期保值者的规避风险和投机者的投机需求、节约交易者交易成本、对我国取得碳排放权交易定价权,从而引导我国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三、提出了我国建立碳期货交易市场的构建设想。由于我国现在交易的都是CDM项目下的核证减排量(即CER),所以本文选择CER作为我国期货交易品种。基于CER标准期货合约的设计,借鉴我国现有的大宗商品期货合约和国外碳期货市场建立的成功经验,对符合我国期货交易市场环境下的碳期货的交易主体的类型、交易结算方式、市场基础的建设、市场交易风险的控制、市场交易机制等方面构建我国碳期货交易市场。 四、利用欧洲气候交易所得CER的期货交易价格和现货交易价格,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等方法,验证了碳排放权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具有长期均衡的关系,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进一步为套期保值者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碳排放权期货 可行性 市场构建 价格发现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05;F832.5;F224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1. 引言12-22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意义和内容框架13-15
  • 1.2.1 研究意义13
  • 1.2.2 研究内容及框架13-15
  • 1.3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5-20
  • 1.3.1 经济理论基础15-16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6-18
  • 1.3.3 国外研究现状18-20
  • 1.4 研究方法20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20
  • 1.6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20-22
  • 2. 国际和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概述22-33
  • 2.1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22-24
  • 2.2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24-28
  • 2.2.1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所发展现状24-25
  • 2.2.2 中国CDM项目发展现状25-28
  • 2.3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面临的问题28-31
  • 2.3.1 我国在CDM项目中技术转让的问题28
  • 2.3.2 我国面临碳排放权交易中定价权的缺失28-30
  • 2.3.3 未来高价买回碳信用的风险30-31
  • 2.3.4 缺乏节能减排市场化工具31
  • 2.4 小结31-33
  • 3. 建立我国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的可行性分析33-39
  • 3.1 建立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的可行性33-36
  • 3.1.1 碳排放权交易规模巨大33
  • 3.1.2 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波动频繁33-34
  • 3.1.3 碳排放权商品易标准化34
  • 3.1.4 我国具备推出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的条件34-35
  • 3.1.5 国外碳排放权期货交易的经验可供借鉴35-36
  • 3.2 我国建立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的积极作用36-38
  • 3.2.1 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36-37
  • 3.2.2 满足避险和投机的需求,活跃现货市场37
  • 3.2.3 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节约交易成本37-38
  • 3.2.4 提高国际碳排放权议价能力,引导绿色经济发展38
  • 3.3 小结38-39
  • 4. 构建我国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的设想39-46
  • 4.1 我国碳排放权期货标准合约39-42
  • 4.1.1 合约标的39
  • 4.1.2 交易单位及报价单位39-40
  • 4.1.3 最小变动价位40
  • 4.1.4 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保证金40
  • 4.1.5 交割事项40-42
  • 4.2 交易主体类型42
  • 4.3 结算方式42-43
  • 4.4 交易基础43-44
  • 4.5 风险管理机制44
  • 4.6 交易机制44-46
  • 5. 碳排放权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46-51
  • 5.1 数据选择和分析46-47
  •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47-50
  • 5.2.1 平稳性检验47
  • 5.2.2 协整检验47-48
  • 5.2.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结果与分析48-49
  • 5.2.4 脉冲检验49-50
  • 5.3 小结50-51
  • 6. 总结51-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件一56-57
  • 附件二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婷婷;鲁炜;;核证减排量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黄明皓;李永宁;肖翔;;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基于CER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联动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1期

3 程会强;李新;;四个方面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J];中国科技投资;2009年07期

4 杜朝运;马_g菲;;试论我国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的构建[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5 许广永;;低碳经济下我国碳排放定价机制形成的障碍与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6 江峰;刘伟民;;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SWOT分析[J];环境保护;2009年14期

7 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J];林业经济;2007年05期

8 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9 王灿;陈吉宁;邹骥;;基于CGE模型的CO_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期

10 张克中;杨福来;;碳税的国际实践与启示[J];税务研究;2009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对构建我国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502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5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