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做市商制度、股票流动性与证券价值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stock transfer from agreement transfer to market making on stock liquidity and securities value is studied. The first is the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value with the control company and the regression result based on the double differenc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ock liquidity of the treated group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company. The other is that the average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 of the treatment group company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 day, but this phenomenon does not exist in the control company; third, the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 rate of the individual stock with the change of trading mechanism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ange of stock liquidity. The conclusion after controlling sample selection deviation is basically unchanged. Fourth, the change of stock liquidity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market makers, and the conclusion after controlling sample selection deviation is basically unchang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rket maker system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tock liquidity and the value of securities, and we cannot deny the market maker system because of the fluctuation of the overall turnover rate of the new third board market.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CJY072)的资助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马永波;郭牧炫;;做市商制度、双边价差与市场稳定性——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行为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6年04期
2 贺强;王汀汀;杜惠芬;;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比较研究[J];清华金融评论;2015年06期
3 王雄元;张春强;何捷;;宏观经济波动性与短期融资券风险溢价[J];金融研究;2015年01期
4 陈辉;顾乃康;万小勇;;股票流动性、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价值[J];管理科学;2011年03期
5 金永军;扬迁;刘斌;;做市商制度最新的演变趋势及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10期
6 苏冬蔚,麦元勋;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基于我国股市资产换手率与预期收益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7 杨之曙,王丽岩;NASDAQ股票市场交易制度对我国建立二板市场的借鉴[J];金融研究;2000年10期
8 陈一勤;从NASDAQ看中国做市商制度的建立[J];金融研究;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辉;;金融中介与市场质量:分析师VS做市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8期
2 何川;汪洋;陆园;;做市商制度引入对新三板流动性的影响——基于扩容后的样本数据[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陈辉;陈得文;胡妍;;大股东持股、外部融资需求与股票转让方式选择[J];金融论坛;2017年06期
4 崔海红;;宏观经济波动、企业生命周期与资产处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年05期
5 陈辉;顾乃康;;新三板做市商制度、股票流动性与证券价值[J];金融研究;2017年04期
6 任飞;任腾飞;;全球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共性研究[J];南方金融;2017年03期
7 冯根福;刘虹;冯照桢;温军;;股票流动性会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吗?[J];金融研究;2017年03期
8 尹诗璐;;中美做市商制度比较及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改进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7年06期
9 万孝园;杨朝军;;流动性风险定价研究综述[J];投资研究;2017年02期
10 郑振龙;郑国忠;;高阶矩风险溢酬:信息含量及影响因素[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蒙;段希文;;我国短期融资券利差的宏观影响机制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黄志忠;谢军;;宏观货币政策、区域金融发展和企业融资约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证据[J];会计研究;2013年01期
3 李文贵;余明桂;;所有权性质、市场化进程与企业风险承担[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12期
4 周宏;徐兆铭;彭丽华;杨萌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基于2007-2009年月度面板数据[J];会计研究;2011年12期
5 吴蕾;周爱民;杨晓东;;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效率研究[J];管理科学;2011年02期
6 饶品贵;姜国华;;货币政策波动、银行信贷与会计稳健性[J];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7 郑佳铭;范龙振;;短期融资券收益率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8 赵银寅;田存志;;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10年34期
9 丁启军;;行政垄断行业的判定及改革[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10 梁琪;张孝岩;过新伟;;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培育——基于构建完整基准收益率曲线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0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柯杰;做市商理论及其指导意义[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梁媛;做市商与庄家控制市场的差异[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谢百三,张立勇;美国股市做市商与中国股市庄家比较研究及其政策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年12期
4 平敬伟 ,黄天定;大力发展做市商制度[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7期
5 余辉;;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的行为分析[J];中国货币市场;2003年02期
6 曹海珍;;关于发展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思考[J];中国货币市场;2003年08期
7 钱勤华;不宜过早引入做市商制度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论坛;2004年07期
8 梁勤星;做市商制度在中国的运用[J];西南金融;2004年06期
9 闻岳春,张志柏;中小企业板宜引入做市商制度[J];上海金融;2004年10期
10 李青武,胡卿,赵魁,李正义;对我国引入做市商制的理论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崔志娟;;柜台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成本分析:经济学视角诠释[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李学峰;;国际资本市场中做市商制度的运行机制[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姚玮;兰晓鹏;;探讨做市商制度的信息披露[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4 周乃敏;杜雨辰;潘凤云;;做市商制度对二板市场的支持作用及评价决策模型研究[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秋夫;做市商制度[N];证券时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陈继先;债券做市商新制度即将推出[N];中国证券报;2006年
3 郭茹;交易仅占33%做市商“做市”不积极[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郭茹;银行间外汇做市商增至22家[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王智;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准入标准降低[N];经济日报;2007年
6 张卫星 沈炜;对黄金做市商模式的解析(上)[N];中国黄金报;2006年
7 徐思佳;央行降低做市商准入标准[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8 管圣义;完善国债做市商机制[N];金融时报;2007年
9 周科竞;做市商制度不适合新三板[N];北京商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黄杰;“灰色”做市商[N];中国经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殷俊;做市商制度下市场稳定的条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罗国宏;基于做市商报价制度的排污权交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姚秦;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与做市商制度:中国银行间市场的理论及实证[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华;做市商监管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2 王鑫;做市商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3 张栩;做市商监管制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4 何涛;做市商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宋姝;新三板做市商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6 黄伟东;新三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后的市场流动性研究[D];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
7 刘源;我国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设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8 杨娟;新三板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法律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杨文杰;我国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效果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杨晓瑜;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现状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34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213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