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公司焊装车间生产管理改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2 06:10
本论文从M公司人、机、料、法各方面分析入手,运用精益改善工具和技术帮助企业改善车间生产管理。针对M公司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工艺流程管理,现场精益生产管理、标准化作业管理、物料配送管理、成本管理、产品工艺整合、优化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阐述。本研究对M公司精益生产推进,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精益思想的发展,理论研究和应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M公司的产品及生产工艺流程,各工序的控制要点进行阐述,运用精益生产改善工具分析生产过程中增值和非增值的活动,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必要浪费,通过数据采集和讨论,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找出重点需要改善之处,确定改善对策。通过推动工艺流程优化、员工标准化作业、改善生产计划管理、加强库存管控、强化生产过程管控、消除制约生产效率的设备因素、提高设备利用率、消除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人工及物耗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对M公司生产流程进行分析改善,通过改善,使生产工艺流程和人机结合更加顺畅高效,产出能力得到提高,并有效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交货及时率,最终达成促进生产成本的降低和质量效率的提...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离职原因分析图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8图3.3离职原因分析图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工作环境、管理问题是影响一线员工离开的主要原因。员工能够安稳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创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体系,多角度的技能培训与认证体系,多层次的沟通与激励体系,以及职业发展引导与上升体系,同时要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关怀与对公司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而这些都是M公司欠缺需要尽快建立与完善的。3.3.2设备综合效率问题M公司由于在设备方面一直保持较高的停机率和质量方面的通过率不稳定导致设备综合效率(OEE)长时间不能达到设定的标准。以下OEE的数据图3.4来自过去10个月对D2项目的统计:图3.4OEE数据趋势图
第3章M公司焊装车间生产管理现状分析315.成品尺寸在线检测时不能过检具;6.滑轨TrackA30检测钢球间隔条力值偏小返工多。当然因为员工较高的离职率和培训的不规范而造成操作效率低于设定的目标96%的要求也是影响OEE的因素。3.3.3产品质量管控与围堵问题M公司基本依照TS16949的要求建立了质量管控体系,包括对原材料的IQC检验,制程中的IPQC检验以及生产围堵完的成品抽检。图3.8为过程控制流程图:图3.8过程控制流程图M公司Disc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引导盘(Guideplate)、齿盘(Toothplate)和齿片(Pawl)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很多尺寸不能满足工艺图纸的要求,而这些尺寸的配合决定了Disc的主要功能(解锁角度、锁止间隙、转动顺畅)不能满足要求,进而带来产生调角器的锁止不良、噪音和晃动。这些问题也是M公司主要质量问题并带来了较多的产品报废。表3.4、3.5为Disc4和D2调角器五周内报废数据的统计:表3.4Disc4报废数据统计产出量报废数量报废率4DWatcher不良5.5%熔深测试3.8%熔深测试Cuttingtest6.3%4DWatcher不良4Dwatcherdefect4.7%4DWatcher不良14.3%熔深测试4.8%熔深测试5.4%LCC焊接外观不良3.3%焊穿6.0%熔深测试4.6%熔深测试3.2%焊穿2.6%转动不顺畅2.1%转动不顺畅2.2%外观焊接不良5.0%焊穿4.0%基盘与齿片间隙小1.8%4DWatcher不良2.4%LCC焊接外观不良1.8%焊穿2.0%外圈未压到位1.7%噪音0.8%噪音1.8%LCC焊接外观不良1.4%EOL下线0.4%4DWatcher不良0.8%4DWatcher不良1.5%转动不顺畅0.8%焊死0.9%转动不顺畅1.3%前5项报废问题17.7%14.7%28.6%17.6%16716116420414950307872819.1%D2UXDisc4线报废率分析类别第23周第24周第25周第26周第27周小计75195451069623.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生产系统模型[J]. 张根保,付兴林,朱瑜庆,任显林. 机械工程学报. 2010(02)
博士论文
[1]离散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实施能力研究[D]. 张洪亮.天津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精益生产的中小企业管理改善和实施方法研究[D]. 马可.沈阳工业大学 2006
[2]精益生产系统在科龙空调公司的应用研究[D]. 谢富春.中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57166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离职原因分析图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8图3.3离职原因分析图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工作环境、管理问题是影响一线员工离开的主要原因。员工能够安稳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创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体系,多角度的技能培训与认证体系,多层次的沟通与激励体系,以及职业发展引导与上升体系,同时要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关怀与对公司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而这些都是M公司欠缺需要尽快建立与完善的。3.3.2设备综合效率问题M公司由于在设备方面一直保持较高的停机率和质量方面的通过率不稳定导致设备综合效率(OEE)长时间不能达到设定的标准。以下OEE的数据图3.4来自过去10个月对D2项目的统计:图3.4OEE数据趋势图
第3章M公司焊装车间生产管理现状分析315.成品尺寸在线检测时不能过检具;6.滑轨TrackA30检测钢球间隔条力值偏小返工多。当然因为员工较高的离职率和培训的不规范而造成操作效率低于设定的目标96%的要求也是影响OEE的因素。3.3.3产品质量管控与围堵问题M公司基本依照TS16949的要求建立了质量管控体系,包括对原材料的IQC检验,制程中的IPQC检验以及生产围堵完的成品抽检。图3.8为过程控制流程图:图3.8过程控制流程图M公司Disc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引导盘(Guideplate)、齿盘(Toothplate)和齿片(Pawl)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很多尺寸不能满足工艺图纸的要求,而这些尺寸的配合决定了Disc的主要功能(解锁角度、锁止间隙、转动顺畅)不能满足要求,进而带来产生调角器的锁止不良、噪音和晃动。这些问题也是M公司主要质量问题并带来了较多的产品报废。表3.4、3.5为Disc4和D2调角器五周内报废数据的统计:表3.4Disc4报废数据统计产出量报废数量报废率4DWatcher不良5.5%熔深测试3.8%熔深测试Cuttingtest6.3%4DWatcher不良4Dwatcherdefect4.7%4DWatcher不良14.3%熔深测试4.8%熔深测试5.4%LCC焊接外观不良3.3%焊穿6.0%熔深测试4.6%熔深测试3.2%焊穿2.6%转动不顺畅2.1%转动不顺畅2.2%外观焊接不良5.0%焊穿4.0%基盘与齿片间隙小1.8%4DWatcher不良2.4%LCC焊接外观不良1.8%焊穿2.0%外圈未压到位1.7%噪音0.8%噪音1.8%LCC焊接外观不良1.4%EOL下线0.4%4DWatcher不良0.8%4DWatcher不良1.5%转动不顺畅0.8%焊死0.9%转动不顺畅1.3%前5项报废问题17.7%14.7%28.6%17.6%16716116420414950307872819.1%D2UXDisc4线报废率分析类别第23周第24周第25周第26周第27周小计75195451069623.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生产系统模型[J]. 张根保,付兴林,朱瑜庆,任显林. 机械工程学报. 2010(02)
博士论文
[1]离散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实施能力研究[D]. 张洪亮.天津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精益生产的中小企业管理改善和实施方法研究[D]. 马可.沈阳工业大学 2006
[2]精益生产系统在科龙空调公司的应用研究[D]. 谢富春.中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57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35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