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14:18

  本文关键词: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是人力资本竞争激烈的时代。对高科技企业来说,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高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率很高,关键技术和创新人才的流失,给企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股权激励在吸引和保留人才方面有重要优势,高科技企业以股权方式对科技人才进行激励,不仅能保持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性,还能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促进企业业绩的提高。股权激励最早起源于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目前美国7000家上市公司中90%以上都实行了股权激励,而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基本100%都实行了股权激励计划。随着2005年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股权激励方式在我国企业中不断发展起来,据统计,在中国有30%的上市企业实行了股权激励,而高科技企业股权激励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人力资本重要性的提高,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股权方式激励本企业优秀科技人才。本文旨在分析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的股权激励状况。首先以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剩余索取权理论为指导,对2005年至2015年我国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的现状、发展历程与特征进行分析;接着对常用的三种股权激励方式(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随后本文选用在2013年首次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的高科技企业为样本,采用SPSS19.0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科技人才股权激励比例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本文对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实施中与实行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求找到激励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并从激励计划的整个过程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与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相结合,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当前应用最多的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目前高科技企业大范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约有28.3%的高科技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且股权激励计划呈现一定特征;(2)限制性股票激励目前成为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的主要方式,且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约有75%以上分布在制造业;(3)科技人才股权激励比例与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短期内并没有显著影响;(4)高科技企业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实行中与实行后都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影响股权激励效果;(5)高科技企业须提供良好的股权激励实施环境,并对整个激励计划实时监控,积极促进计划的实施。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分类研究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状况和单独针对科技人才限制性股票激励效果进行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高科技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文的局限性在于将股权激励效果单独与企业经营绩效相联系,且由于数据可得性,只能研究短期内的激励效果,对于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性研究,未来还需要进行全面分析与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 科技人才 股权激励 限制性股票 股票期权 股票增值权 多元回归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6.44;F272.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1 绪论12-28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12-13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14
  • 1.2.2 研究意义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14-23
  • 1.3.1 国内外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现状14-18
  • 1.3.2 国内外关于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的研究现状18-19
  • 1.3.3 国内外关于限制性股票激励的研究现状19-21
  • 1.3.4 国内外关于股权激励有效性的研究现状21-22
  • 1.3.5 股权激励研究现状评述22-23
  •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23-28
  • 1.4.1 研究主要内容23-24
  • 1.4.2 研究方法24-26
  • 1.4.3 研究技术路线26-28
  • 2 相关理论基础28-36
  • 2.1 委托代理理论28
  • 2.2 激励理论28-31
  • 2.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9
  • 2.2.2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29-30
  • 2.2.3 亚当斯公平理论30-31
  • 2.2.4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31
  • 2.3 产权理论31-33
  • 2.3.1 产权论32
  • 2.3.2 超产权论32-33
  • 2.4 人力资本理论33-34
  • 2.4.1 亚当·斯密的人力资本观33
  • 2.4.2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33-34
  • 2.5 剩余索取权理论34-36
  • 3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36-58
  • 3.1 相关概念界定36-37
  • 3.1.1 高科技企业界定36
  • 3.1.2 科技人才界定36-37
  • 3.1.3 股权的概念37
  • 3.2 股权激励概述37-42
  • 3.2.1 股权激励的内涵及分类37-39
  • 3.2.2 股权激励的特征39
  • 3.2.3 股权激励的目的39-40
  • 3.2.4 股权激励的作用机制40
  • 3.2.5 股权激励的主要方式40-42
  • 3.3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实施股权激励的原因与优势分析42-46
  • 3.3.1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实施股权激励的原因42-45
  • 3.3.2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实施股权激励的优势45-46
  • 3.4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46-49
  • 3.4.1 2006年以前:初探阶段46-47
  • 3.4.2 2006年-2011年:推进阶段47-48
  • 3.4.3 2011年至今:大范围实施阶段48-49
  • 3.5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实施股权激励的主要特征49-58
  • 3.5.1 多种与多轮股权激励成为趋势49-51
  • 3.5.2 核心科技人才股权激励额度加大51-52
  • 3.5.3 股权激励的制约期限较长52-53
  • 3.5.4 科技人才行权可能性较高53-54
  • 3.5.5 多种股权激励方式并行实施54-55
  • 3.5.6 施行股权激励适时退出机制55-58
  • 4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的主要形式及应用58-72
  • 4.1 股票期权激励方式58-62
  • 4.1.1 股票期权的内涵58
  • 4.1.2 股票期权方式在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中应用情况58-62
  • 4.2 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62-66
  • 4.2.1 限制性股票的内涵62-63
  • 4.2.2 限制性股票在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中应用情况63-66
  • 4.3 股票增值权激励方式66-69
  • 4.3.1 股票增值权的内涵66-67
  • 4.3.2 股票增值权在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中应用情况67-69
  • 4.4 限制性股票激励成为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的主要形式69-72
  • 4.4.1 限制性股票激励的特点及优势69-70
  • 4.4.2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选择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原因70-72
  • 5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有效性研究72-86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72-73
  • 5.2 实证研究设计73-75
  • 5.2.1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73
  • 5.2.2 研究变量设计73-74
  • 5.2.3 回归模型建立与变量描述74-75
  • 5.3 实证分析75-84
  • 5.3.1 样本的统计性描述75-78
  • 5.3.2 公司绩效T检验78-79
  • 5.3.3 相关性分析79-80
  • 5.3.4 共线性诊断80-81
  • 5.3.5 多元回归分析81-82
  • 5.3.6 模型适合性检验82-84
  • 5.4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有效性实证研究结论分析84-86
  • 6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限制性股票激励存在问题及对策86-100
  • 6.1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限制性股票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6-92
  • 6.1.1 股权激励实施存在一些限制条件86-87
  • 6.1.2 激励方式选择存在的问题87-89
  • 6.1.3 激励方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89-91
  • 6.1.4 激励方式实行后存在的问题91-92
  • 6.2 高科技企业解决科技人才限制性股票激励问题的相关对策92-100
  • 6.2.1 提供良好的股权激励实施条件92-93
  • 6.2.2 合理制定股权激励计划93-96
  • 6.2.3 积极促进股权激励实施96-97
  • 6.2.4 实时监督股权激励进度97-100
  • 7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100-104
  • 7.1 研究结论100-101
  • 7.2 本文创新与局限101-102
  • 7.2.1 本文的创新101
  • 7.2.2 本文的局限101-102
  • 7.3 研究展望102-104
  • 参考文献104-108
  • 致谢108-11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11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远;毛淑珍;乐国林;;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8年01期

2 韩葱慧;胡国柳;;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刘华;郑军;;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基于自主创新的视角[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年12期

4 李垣;郭海;弋亚群;刘益;;股权集中度影响产品创新与学习导向[J];新财经;2011年08期

5 石劲磊;中外券商股权结构比较研究[J];贵州商专学报;2001年04期

6 张华,鄢华;企业股权集中度的决定因素[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郑德s,

本文编号:365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65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e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