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智慧城市系统构成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7 13:42

  本文关键词:智慧城市系统构成及其应用研究 出处:《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智慧城市 城市系统 智慧城市系统


【摘要】:智慧城市是一个包含着多个子系统的复合巨系统。为了更好地认识智慧城市,了解智慧城市的系统结构,本文在介绍智慧城市的背景与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智慧城市系统包含的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子系统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智慧城市系统对几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进行了分析,为智慧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Abstract]:A smart city is a complex system containing multiple subsystem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wisdom of the city, understand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the wisdom of the city,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ckground and meaning of the wisdom of the city, discuss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ystems, the system contains the wisdom of the city system and subsystem, and combined with the wisdom of the city system of several city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were analyz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mart city planning.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城市社会来临与智慧城市设计及发展战略研究”(11&ZD154)
【分类号】:F49;F299.2
【正文快照】: 1智慧城市的内涵智慧城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以“以人为本”为宗旨。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利益,首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智能化产品的设计要符合人全面发展的要求,使信息技术真正方便和服务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这样的技术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志红;赵元斌;韩秀珍;;区域集群式信息服务协同体系与智慧城市深度融合之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1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颖;;现代城市规划思路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0期

2 张伟;城市系统演化模型与模拟分析[J];经济地理;1991年02期

3 罗勇;;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3期

4 李宁,郑新奇,王爱萍;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评价模型[J];现代城市研究;2005年07期

5 张晶;;城市系统的复杂性管理[J];山东纺织经济;2006年01期

6 凌亢;白先春;郭存芝;;城市可持续发展调控的可拓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年12期

7 王秀中;;全面建设节约型城市的理论新探索——评王晓玲著《基于价值工程理念的城市系统节约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6期

8 田建春;;城市规模分布的齐普夫法则评述[J];科技和产业;2010年07期

9 陈宗兴,,刘科伟;陕西省新城市发展的跨世纪展望─—态势、幅度、框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6期

10 ;信息文摘[J];经济世界;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德尼兹·布曼;杨松荫;;城市系统的发展动态[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2 寇晓东;薛惠锋;;城市系统工程的理论框架探讨[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3 叶骁军;;关于城市系统的初步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黄润;;安徽省城市系统的结构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文艳芳;熊光红;;我国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探讨[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邹伟勇;杨沛儒;马向明;宋雁;;临港地区生态城的规划思考——南沙发展规划竞赛中的有关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永芳;金菊良;魏一鸣;;城市区域综合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的投影寻踪聚类模型[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谢天成;谢正观;张健;;北京城市形成演化过程的动力学分析与定量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敏;许世远;侯立军;杨毅;欧冬妮;常静;;城市自然地理学及其近今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龚明;贺仲雄;;模糊数学在城市系统间的“潜力”分析模型中的运用[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桐波;特色外事活动促城市发展[N];哈尔滨日报;2007年

2 陈静(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新形势下的中国城市化战略[N];中国建设报;2003年

3 王立武;黄山开通三维仿真数字城市系统[N];中国税务报;2008年

4 本版撰稿 章震 周涛;丹徒 构筑信息化开放型城市系统[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本报记者 程霞;布下“天网”,打造“平安北海”[N];北海日报;2008年

6 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常务理事长 柴俊勇;城市的活力在于人口的流动[N];文汇报;2008年

7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浦湛;加强城市应急管理迫在眉睫[N];中国建设报;2007年

8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 金 磊;“非典”该让国人树立大安康观[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突出“安全奥运”观[N];发展导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张耀宇;应加强110的职能与权威[N];人民公安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旭;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2 袁晓勐;城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才华;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黑龙江省城市系统演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何跃;自组织城市新论[D];山西大学;2012年

5 刘昌寿;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方法及案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赵映慧;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的空间极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洁;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虚拟城市建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房艳刚;城市地理空间系统的复杂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其元;旅游城市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石永林;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芳;遗传算法和BP网络及其在城市系统评价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2 黄慧梅;基于遗传算法的AHP及其在城市系统评价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张薇薇;基于集对分析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系统评价方法[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楼俞;城市物质代谢分析方法建立与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5 张云霞;基于最大流原理的城市模式分析[D];天津大学;2008年

6 何磊;城市网络空间系统的识别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周金峰;复杂城市系统分形结构及其发展模式[D];天津大学;2007年

8 杨大伟;城市复杂性的渊源、流变和发展[D];西北大学;2007年

9 赵东泉;人口模型在城市系统人口演化中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煊;面向城市系统生态和谐的供水优化配置[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41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341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0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