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四化”同步推进的逻辑演进与互动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6 06:03

  本文关键词: “四化”同步 历史进程 演变逻辑 出处:《农业经济》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从历史演变逻辑来看,我国"四化"同步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及演变。"四化"之间的逻辑关系表明,"四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具有规律性、阶段性和趋势性,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过程。
[Abstract]:In 2012, the 18 report proposed that "realize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China's "four modernizations" have undergone four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shows that the synchronous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has regularity, phase and trend, which is the necessary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
【基金】:农业部软科学课题(201109):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关系研究 农业部2012年专项课题:中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模式选择和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2012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TJYY12-115):天津市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同步推进的综合评价与实现路径研究
【分类号】:F424;F320;F299.2;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年09期

2 夏春萍;路万忠;;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分析[J];经济纵横;2010年08期

3 马良华;论对后起国工农两部门发展关系协调性的诊断和矫正──兼论我国现阶段工农关系的协调性与宏观调节[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2期

4 杨爱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研究[J];学术论坛;2012年06期

5 俞立平;;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优先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郭宁;宋芙蓉;;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北方园艺;2012年07期

2 吴旭晓;;河南“三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7期

3 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年09期

4 丁任重;吴波;;城市现代化的特征与路径[J];城市问题;2012年06期

5 姜会明;王振华;;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2012年05期

6 蔡键;张岳恒;;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工业化与城镇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李新;郭宁;尹艳伟;宋芙蓉;;山东省城乡经济差距现状与协调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8 张亚斌;金培振;艾洪山;;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环境的综合评价及分析——基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测度与比较[J];财经研究;2012年08期

9 周宝娟;肖新;赵蕊;;安徽凤阳小岗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设计[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金虎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例[J];创新;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曼抒;社会阶层分化与工农联盟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韩剑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黄安胜;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 吴波;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缺口”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笱丰明;湖北省“以工补农”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2 赵丽丽;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范付中;尉氏县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易鑫;广西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5 黄英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刘凤娟;土地征收对农民效用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3年

7 孙敏;许昌市“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张俊杰;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吴涛;发展重庆现代农业的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张戈;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效益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雄;传统农村工业化面临挑战及其对策——以福建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孙致陆;周加来;;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加[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黄永兴;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关系的量化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夏春萍;路万忠;;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分析[J];经济纵横;2010年08期

5 王喜明;;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J];理论导刊;2007年04期

6 杜鹰;;毫不放松地抓好生产 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J];求是;2011年07期

7 钱津;;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要条件[J];前线;2010年12期

8 吴文倩;;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探析[J];商业时代;2007年17期

9 刘伦武;;中国工业化成熟度与信息化萌发度的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6年17期

10 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平,杨俊孝;发展小城镇 带动新疆农村经济发展[J];新疆农垦经济;2001年01期

2 郑鑫;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作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朱强;农村城镇化: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谈佳隆;;北大资源为政府作B角[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48期

5 宋金平,陈成忠;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探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02期

6 毛燕武;;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路径考量[J];当代经济;2009年04期

7 曾锐;匡远配;;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现代农业引领区”的理论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8 张丽娟;;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化的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9 吴承平;我国农村城镇化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10 尹朕;中国城镇化建设思考[J];北方经贸;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冀献民;;发展小城镇,促进农业现代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王昌雄;;城镇化与广西城镇化建设[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赵景海;;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视角下的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李平安;;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现实选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苗欣;;湖北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问题研究[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6 范增录;;加快推进陕西城镇化的思路和对策[A];首届陕西改革与发展论坛暨2003年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会议资料汇编[C];2003年

7 邓泽洪;;高屋建瓴、与时俱进、指导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健步推进[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确立城镇化支点 推进城乡一体[A];中部崛起·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张楠;李延红;;现代化大农业与城镇化的关系[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10 汪科;;对辽宁中南部高城市化地区的思辩——也谈对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启示[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30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晨光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组成员 文字整理 王平;坚持以“三化”推动城乡共同繁荣[N];东方城乡报;2010年

2 ;城镇化:关键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N];无锡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陈泳;统筹之手绘出山水新城[N];成都日报;2008年

4 记者 白田田;“民工荒”后又现农业“用工难”[N];经济参考报;2011年

5 记者 牛前进;加快绿色转型推动科学发展 着力打造太行明珠宜居晋城[N];太行日报;2010年

6 记者 安海燕;牢牢抓住城镇化这个大战略[N];廊坊日报;2008年

7 记者 张朝辉;研究进一步做好城镇化工作[N];保定日报;2009年

8 肖京华;城镇化要找对方向[N];中国信息报;2003年

9 王博 艾秀廷;担当“主力军”让城市更靓丽[N];河北日报;2009年

10 王凤海 记者吴连祥;柳河城镇化带活农业[N];吉林农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2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赵春淦;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李澜;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曹宗平;城镇化之路—基于聚集经济理论的一个新视角[D];西北大学;2004年

6 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7 袁军宝;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户兼业经营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徐维祥;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广德福;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爱华;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2 王洪达;经济欠发达县城镇化途径探讨[D];天津大学;2005年

3 方文彬;南溪县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徐永春;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刚;关于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的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6 朱文静;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互动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张自尧;甘肃河西地区小城镇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杨颖;黑龙江垦区城镇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9 胡慧洪;浙江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的成长机制及政策选择[D];浙江大学;2002年

10 俞万源;广东梅州地区城镇化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36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536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a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