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冲出迷雾: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2013

发布时间:2018-04-08 14:53

  本文选题:信息社会 切入点:信息技术 出处:《电子政务》2013年10期


【摘要】:阐述了信息社会测评研究的缘起与进展,综述了信息社会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全国31个省份、31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信息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测评研究发现:中国尚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型显得更加迫切;城镇化成为中国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断完善的宽带基础设施为中国向信息社会的转型提供着日益强大的支撑;深圳、北京、上海等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初期阶段;绝大多数地区数字包容水平稳步提高;与此同时,中国信息社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不同区域间、省际间、省内不同地区之间信息社会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值得关注。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origin and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summarizes the concep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information society in 31 provinces and 315 cities at prefectural level and above, and finds that China is still in the critical stage of accelerat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n industrial society to an information society.It is more urgent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broadband infrastructure is providing an increasingly powerful support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China 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Shenzhen, Beijing, Shanghai and other 17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nd above have entered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level of digital inclusion in most regions has steadily increase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formation society.The serious imbal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provinces and provinces is worthy of attention.
【作者单位】: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
【基金】: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社会产品研究”项目
【分类号】:F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邦凡;王栋;侯秀芳;;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2 ;黄菊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呼吁 携手共创信息社会美好明天[J];中国电信业;2005年12期

3 ;全球携手共建人人受益的信息社会[J];IT时代周刊;2006年24期

4 ;新闻眼[J];IT经理世界;2000年15期

5 ;中国衰落的危险与新的战略选择:21世纪标准的现代化——工业增长的极限与网络发展的无限[J];互联网周刊;1999年49期

6 汪礼勇;廖瑾;;两化融合——成就北京世界城市之梦[J];电信网技术;2010年11期

7 星辰;;信息技术主导未来走势[J];科学与文化;2001年04期

8 蔡德聪;;新概念导引下的信息社会发展路径[J];创新科技;2010年10期

9 吕斌;;专题:信息化测度的新范式[吕斌教授组织] 编者的话[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08期

10 吕志良;;地球变小 世界变平[J];办公自动化;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良颜;余翔宇;;广东省物联网建设和发展的思考[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周娉;方兴;;浅析信息社会下WEB2.0的用户体验[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刘邦凡;梁俊山;王宏禹;;服务型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提出的新要求[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钢;;创建公平信息社会 服务三农 服务四川[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雷震洲;;对电信业转型的思考[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燕;;信息产业与编辑工作现代化[A];高校编辑出版文集[C];1995年

7 邓寿鹏;;我国自主开发3G的进展与策略[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8 刘凡;;电信运营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及技术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A];2005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乔阳;;服务业中的信息经济与管理——信息化带动就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磊;服务型政府的“秘密武器”[N];通信产业报;2011年

2 记者 江承金 黎颖欣;信息化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开方[N];人民邮电;2010年

3 韩晓民 通讯员  李文;信息技术将为创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N];人民邮电;2006年

4 李智鹏;舞好信息技术的双刃剑[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洪黎明;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N];人民邮电;2006年

6 本报记者 郭庆婧;“泛在”时代:呈现全新特性 呼唤移动支撑[N];人民邮电;2007年

7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 张新红;芬兰:信息社会的灰姑娘童话[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本报记者 林琳;曾剑秋:信息经济节约社会资源创建和谐社会[N];通信信息报;2007年

9 ;“让一切自由连通”必须基于安全的信息网络[N];人民邮电;2006年

10 郭庆婧;携手共创信息社会美好明天[N];人民邮电;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新丽;信息技术对政府环境决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赵付春;信息技术使能的流程柔性和效率的双元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李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4 乔爽;移动商务业务流程的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谢玉先;中国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徐姗;基于信息经济的比较优势动态演化及其政策意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胡宏;信息化条件下邮政资源与邮政产业边界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宋培建;互联网产品整合对使用传递行为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胥军;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善栋;临沂联通业务综合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实施[D];山东大学;2006年

2 杨长虹;基于IT的邮政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3 郭卫;江西省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南昌大学;2006年

4 章定良;株洲高新区信息化发展战略构想[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缪见;XXX(重庆)通讯企业经营业务调整方案设计[D];重庆大学;2007年

6 汤麟;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旅游刍论[D];四川大学;2007年

7 石丽琴;论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D];广西大学;2004年

8 林培珊;通信运营商家庭信息化商务模式及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陈广宇;信息时代移动通信企业的发展和应采取的对策[D];暨南大学;2001年

10 余冬筠;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作用机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22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722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6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