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中国”战略推动下的元器件创新动态
本文选题:宽带中国 + 政策 ; 参考:《电子元件与材料》2014年07期
【摘要】:基于国家权威数据以及与"宽带中国"战略相关的政策介绍,分析了中国宽带产业链发展的现状以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探讨了光纤与光器件、GaN功率放大器以及新型滤波器等器件的发展趋势。
[Abstract]:Based on the authoritative data of the state and the policy introduction related to the strategy of "broadband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roadband industry chain and the gap between China's broadband industry chain and the international level.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devices such as gan power amplifiers and new filters a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淄博职业学院;
【分类号】:TN92;F6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劲松;OTN——未来信息社会的承载平台[J];世界电信;2000年11期
2 张海懿,黄成国;光传输国内标准概貌[J];中兴通讯技术;2000年06期
3 郭栓运;;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及其计算机辅助设计[J];半导体光电;1989年02期
4 吴明胜;;光纤接入技术[J];四川通信技术;1998年01期
5 毛谦;光纤通信仍然是最主要的传输技术[J];电信科学;2000年04期
6 谢同林;;光纤器件及其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3年10期
7 宋艳萍;郑玉甫;马素芬;王峰;;光网络的新型分类研究[J];信息通信;2008年01期
8 胡伟;城域网对DWDM系统的技术要求[J];光通信研究;2001年02期
9 毛谦;中国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未来[J];电信科学;2000年01期
10 ;光系统的演变──无处不在的光[J];世界电信;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辉;;《光纤通信》教材的体系研究[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陈益新;;下一代光网络与光集成器件[A];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Metro DWDM在城域宽带网中的定位和发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革新;;光通信器件专用并带光纤的工艺控制[A];中国通信学会2010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恒飞;应承平;全治科;;Mueller矩阵法测量光无源器件偏振依赖损耗[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永清;;误码问题的处理[A];内蒙古通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左建;杜春生;;电信运营商光网络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王森;;FTTH的标准及部署问题研究[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9 徐洪光;庄筱磊;费君辉;余峰;沈良;胡忠;刘逸忠;;红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发光效率和色纯度的优化[A];上海市真空学会成立20周年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卜文婷;;OTN关键技术的发展和研究[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淼;GPON实现全业务部署[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2 林宗辉;手机照相传感器技术概观[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3 王一;光网络:量变进行中[N];通信产业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靳辉;光纤拉远重新得“宠”[N];通信产业报;2007年
5 霍光;高清拍摄的掌中利器[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6 ;TDM40G技术发展展望[N];人民邮电;2001年
7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王岱;GPON:争当主角[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姚传富;GPON:宽带接入的革命性解决方案[N];人民邮电;2007年
9 ;GPON将视频业务送到“最后一公里”[N];人民邮电;2006年
10 ;构建下一代SDH系统[N];人民邮电;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谦;应用于光通信的平面波导器件和液晶器件若干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安晓强;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部分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3 高爽;空间光传输系统中光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郑伟伟;玻璃基离子交换工艺及波导器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晓娟;聚芴类白光材料的器件制备及表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钟瑞;高斯光束特性分析及其在光器件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彭为国;光纤通信中的光收发合一模块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莫槟诚;非互易光器件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胡劲华;光网络节点中的光耦合理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克琦;CWDM自愈环网和光电结合3R技术[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7 林微;全光网络安全及防范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魏坚洲;WDM光网络中模块化OADM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9 龙卫民;光网络在铁路编组站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康健;100Gbps DP-QPSK光纤通信系统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33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73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