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粗糙集条件信息熵的社区信息资源配置评价研究
本文选题:社区信息资源配置 + 指标体系 ; 参考:《中国管理科学》2013年S1期
【摘要】:针对社区信息资源配置评价缺乏系统的、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尝试构建了一套社区信息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粗糙集理论建立了基于信息熵观点下的社区信息资源配置智能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利用粗糙集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时,完全基于数据驱动获得客观权重值结果,为社区信息资源配置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文末的实证分析和实验比较,验证了该粗糙集智能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Abstract]:In view of the lack of systematic and standardiz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mmunity inform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set of community inform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 intelligent evaluation model of community inform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entropy is established by introducing rough set theory. When the rough set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 the objective weight result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data driven method, which provides a new solu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mmunity inform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validity and superiority of the rough set intelligent evaluation model are verified by empir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湘潭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D669.3;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宏;赵京涛;宋旭东;;基于MDA的WEB服务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张楚文;;基于IRP的社区服务信息资源整合与重构[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张楚文;余秋萌;;长株潭社区服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3期
4 高维春;谭旭;;决策属性未知下的学生评教粗糙集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09期
5 刘春年;邹秀程;;社区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4期
6 朱红灿;陈能华;;基于距离辅助粗糙集的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评价模型[J];情报杂志;2010年08期
7 张清;;农村社区信息资源分配调整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13期
8 朱红灿;陈能华;;粗糙集条件信息熵权重确定方法的改进[J];统计与决策;2011年08期
9 周毅;论信息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及其控制[J];图书情报工作;2003年11期
10 周志远;沈固朝;;粗糙集理论在情报分析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云;王运彬;;集成理念下的档案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探析[J];档案学研究;2010年05期
2 郝赫;;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6期
3 龙振东;;略论在社区教育中加强公民历史素养培训的途径和方法[J];广西教育;2010年27期
4 鄂旭;邵良杉;李胜;王全铁;;一种基于关联度的区间型数据离散化方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柴艳玲;;高校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服务能力培养探讨——以昆明学院图书馆信息开发部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6期
6 周仕平;;信息化环境下社区教育发展趋势探索[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张楚文;张驰;;论长株潭城市群社区服务信息生态体系构建[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穆海军;鄂旭;金成美;王全铁;;一种区间型数据的离散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09期
9 李欣;韩洪梅;刘金彪;;基于IRP的高校教育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3期
10 冯琴;;信息资源配置制度与效率间关系研究[J];晋图学刊;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生辉;;政府信息资源配置的三维理论模型[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2 汤志伟;赵生辉;;政府信息资源配置的三维理论模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大军;孙鸿连;;加强科技信息机构的创新机制 促进科技创新对策研究[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4 邹凯;毛静;刘钊;;社区服务信息资源移动共享平台构建[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5 谢永略;邹凯;蒋知义;肖锎;;基于粗糙集条件信息熵的社区信息资源配置评价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世木;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存香;汽车电磁制动与摩擦制动集成系统控制技术及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3 赵筱媛;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方法与战略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张向先;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孙瑞英;信息资源配置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冰;技术转移中的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陈言平;企业自主产品研发的资源整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赵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尹怀琼;基于CRM-BSC的政府门户网站G2B综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漆贤军;我国自主创新需求导向下的公共信息服务重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英;面向区域发展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职能拓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秀丽;国家创新发展中的知识信息服务转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田佳丽;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艾华丽;我国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翟姗姗;基于用户兴趣聚类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体杨;面向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的县域农村信息服务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李婷婷;我国政府信息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秦燕芬;分类中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决策树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9 蒋冠;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10 朱丽娟;我国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新洲,张广钦;我国新兴信息服务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2 刘彦凯;;信息化助推社区建设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J];办公自动化;2007年04期
3 高俊梅;优化配置信息资源,发展我国信息产业[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4 宋之杰,高晓红;一种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王振友;王振强;陈莉娥;;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陆添超;康凯;;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年22期
7 王谢宁;;基于xUML的MDA模型驱动架构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6年11期
8 杜链;杜链阐述电子政务与社区信息化[J];中国电子商务;2004年06期
9 梅国平;基于复相关系数法的公司绩效评价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1期
10 张金隆;卢新元;谢刚;黄威;;基于粗糙集的投标风险分析与规避决策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71031)回溯[J];管理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文军;基于粗糙集的数据挖掘算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春红;中学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艺术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明虎;基于统计分析的教学评价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赫扬扬;李红勋;;基于AHP的和谐社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09年03期
2 张宝同;谢立军;王琳;;航空场站保障装备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6期
3 王晨;基于AHP和模糊数学的课程评估系统初探[J];武警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4 刘丽群;刘淑芬;;中美政府网站评估体系比较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7年Z1期
5 肖庆业;;关于构建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J];老区建设;2008年18期
6 王涛;;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韩书稳;任风云;李永辉;;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5期
8 李雪松;;中国乡镇领导正职胜任力模型构建[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赵强;康建设;罗武;吴波;孙益民;;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新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8期
10 苗兴壮;;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J];学术界;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军;范俊玲;刘乙橙;;高速公路管理设施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计算方法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2 匡少平;陈红;;青岛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综合评价[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薛晓锋;李哲;张敏红;;斜拉索风振控制阻尼器模糊综合评价[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9年
4 肖健梅;芦晓明;王锡淮;;集装箱起重机防摇系统粗糙集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晓丽;王彤;杜振龙;;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流数据最优特征选择[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6 聂力;王翰虎;;一个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分类规则学习算法[A];第十六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王旭阳;王彤;李明;;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分类规则挖掘方法[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8 刘永红;薛青;郑长伟;;基于粗糙集理论的C4ISR评估方法[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明清;陶树平;;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粗糙集[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10 葛丽;傅彦;;粗糙集在科学数据属性约简中的应用[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龚砚庆 实习生 王严明;全省108县(市)经济实力排定座次[N];河南日报;2006年
2 杨杰;我市五县经济实力座次重新排定[N];开封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文生 评论员 段俊;41项指标阐释科学发展观[N];深圳特区报;2005年
4 夏;深圳将率先出台食品安全度指标体系[N];消费日报;2007年
5 记者 刘鲁;建立提升游客满意度的指标体系 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N];成都日报;2010年
6 马文洛;何谓资信评估指标体系[N];上海金融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李凌翌;今年底 “创模”新指标全面达标[N];成都日报;2007年
8 曾妮;深圳将首推“法治政府”总指标体系[N];南方日报;2007年
9 焦培文邋张海波;山东出台消防指标体系[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8年
10 ;构建社会风险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军;基于粗糙集的相对属性约简算法及决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马君华;粗糙集属性约简和聚类算法及其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朱军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及政策保障[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杨习贝;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粗糙集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纪霞;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粗糙集理论的扩展研究与应用[D];安徽大学;2010年
6 赵佰亭;混合决策系统的粗集模型及在转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业政;基于粗糙集数据分析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8 丛蓉;作战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目标融合识别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冯鸿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建华;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龚强;基于模糊逻辑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标决策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刘雨华;江苏省沿江开发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4 李兵;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核心生产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5 彭江;基于模糊AHP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付丽云;英语听说软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武书兴;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8 李炜;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吕光杰;WEB程序设计课程评价模型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海萍;供电企业服务文化建设的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本文编号:1800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80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