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能力视角下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选题:互联网企业 + 动态能力 ; 参考:《商业时代》2014年03期
【摘要】:本研究提出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模型,包括机会识别、资源整合、组织与技术柔性、战略隔绝和组织学习等六个维度,并验证其与盈利性与成长性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存在行业特殊性、企业规模和成立时间影响动态能力的形成,机会识别和资源整合能力是互联网企业盈利性和成长性的稳定影响因素,组织柔性、技术柔性和组织学习对盈利性有较显著影响。研究充实了动态能力理论,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愈加融合的背景下,对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如何借助互联网构建与保持竞争优势提供理论借鉴。
[Abstract]:This paper proposes a dynamic capability model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Internet enterprises, which includes six dimensions: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organiz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flexibility, strategic isol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verifies its relationship with profitability and growth.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industry particularities in dynamic capability, enterprise size and establishment time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y,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ability are the stabl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fitability and growth of Internet enterprises, and the organizational flexibility. Technological flexi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rofitability. The research enriches the theory of dynamic capability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Internet enterprises and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how to build and maintain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real economy.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云制造模式对组织敏捷性与绩效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对策研究”资助,项目编号(13CGL045)
【分类号】: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贺小刚;李新春;方海鹰;;动态能力的测量与功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2 龙海泉;吕本富;彭赓;赵天博;;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的互联网企业核心资源及能力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平;张建军;;动态能力构建与保险公司竞争优势——基于中国保险市场的多案例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3期
2 吴中超;;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因解密[J];财经科学;2011年08期
3 刘璐;杨蕙馨;;中国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因素与作用的探索性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08年02期
4 黄文川;路世昌;;基于动态核心能力的战略联盟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3期
5 焦豪;魏江;;企业动态能力度量与功效——本土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徐秋萍;王燕境;;基于动态能力视角下的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6期
7 萧延高;翁治林;;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发展的源与流[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6期
8 戴天婧;汤谷良;彭家钧;;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组织结构倒置与新型管理控制系统嵌入——基于海尔集团自主经营体探索型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2期
9 赵永杰;刘浩;;基于系统协同视角的动态能力演进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07期
10 王建刚;吴洁;张青;施琴芬;张运华;;动态能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黄俊;白硕;杨柏;李学诗;;企业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互动关系研究——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为例[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2 胡望斌;张玉利;;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大元;项保华;陈应龙;;企业动态能力及其功效: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望斌;张玉利;牛芳;;中国新企业创业导向与绩效的转化:基于能力视角[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李大元;;动态能力到底是什么?[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蔡树堂;;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的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黄振雷;吴淑娥;刘学;;企业的动态能力观:回顾和研究建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桑大伟;于晓宇;谢富纪;;创业学习、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来自纵向研究的经验证据[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9 包文莉;;动态能力理论的价值性困境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高若阳;基于知识观的组织模块性与企业适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辛晴;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4 张宁辉;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张波;孵化网络对入孵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陈德富;我国中小企业利基战略、调节因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高峻峰;配套环境对新兴技术演化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葛遵峰;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张春明;基于超动态能力的集群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及绩效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梅德强;科技创业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的合作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小玉;投资天使资本警觉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应晓凤;B2B企业网络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3 贾楠;市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动态能力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一;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国际成长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睿智;国际企业营销动态能力构成维度分析与评价模型建立[D];南开大学;2011年
6 张拉娜;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海忠;企业间合作电子商务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王敏敏;组织学习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1年
9 田瑞岩;互联网企业动态能力模型构建及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尹庆才;企业多元化战略、动态能力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金立印;;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2期
2 谷晓燕;;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岗位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02期
3 姜晖;王浣尘;关树永;;付费搜索拍卖建模与两类排名机制比较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坤;等待第三代搜索引擎[J];电子商务世界;2005年08期
2 本刊编辑部;戈悦迎;;权威媒体关注什么[J];中国信息界;2008年10期
3 樊兰;;360 VS QQ:失控的互联网[J];IT经理世界;2010年22期
4 张猛;;中国互联网涉足传统行业[J];电脑采购周刊;2000年31期
5 刘哲;;新一轮网络之变——2.0浪潮来了[J];互联网天地;2006年10期
6 李桂芬;;中国互联网企业“回归之旅”[J];上海信息化;2007年03期
7 谢丽容;;越过长城 走向世界[J];互联网天地;2007年10期
8 埃里克·施密特;;Google十岁[J];商学院;2008年07期
9 刘兴亮;;乍暖还寒时候——互联网经济的昨天今天明天[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年12期
10 蔡丽玲;;促进网络诚信发展 提升企业信用价值[J];电信快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郑宏剑;郑大永;;经营好移动互联网 助运营商转型——创新引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举措[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姚群峰;张玉莹;;抢占融合通信高地,领先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发展融合通信的战略思考[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杨兟;;中国互联网市场反垄断的法经济学分析:以“3Q”大战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郑宏剑;宋波;;电信业在三网融合中之应有作为[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世云;唐杰;;基于位置的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探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闫彦;;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董爽;梁雄健;;3G产业环境下电信运营商的策略探究[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探索网络虚拟社会管理[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莹;腾讯成为胡润榜唯一互联网企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2 记者 姜云飞;八成以上互联网企业有意逆势扩张[N];大连日报;2009年
3 记者 高少华;中国互联网企业掀起新一轮上市潮[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卜娜;互联网报告透露“小明”的喜好[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5 李迩;人人网上市与互联网泡沫无关[N];深圳商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吴玮;互联网企业进军手机忙[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杨晨;三季度互联网投资 规模数量皆放缓[N];证券时报;2011年
8 陈玉明 刘菊花;互联网企业签反病毒自律公约[N];中国企业报;2009年
9 周文林;互联网企业博弈高清视频资源[N];经理日报;2009年
10 计世网 欧阳斌;2009中国互联网企业公民奖[N];计算机世界;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斌;新经济下的网络兼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戴书华;江西邮政速递动态能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3 刘胜华;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赵付春;信息技术使能的流程柔性和效率的双元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黄谦明;电信娱乐信息服务创新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胡桃;电信行业B2B电子商务模式及构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郑欣;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刘怡;观众登场:美国互联网内容生产与消费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瑞岩;互联网企业动态能力模型构建及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张媛;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联网企业动态能力培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孙大珩;互联网企业成功因素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缪玺;我国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陆雅铃;互联网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刘培;浅析互联网企业品牌的卡通代言形象[D];苏州大学;2012年
7 张玲;三大互联网企业的营销理论及创新研究——腾讯、百度、阿里巴巴[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8 刘海波;论我国互联网企业薪酬体系策略的得与失[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杨文博;互联网企业风险投资评价方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10 邢雪峰;中国互联网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的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40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840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