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APEC框架下互联网发展对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9 08:12

  本文选题:互联网 + APEC ; 参考:《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互联网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前人无法想象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贸易的促进作用愈来愈大。互联网对农产品贸易所产生的影响如何呢?论文针对这一命题,旨在研究互联网发展对中国与APEC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部分:根据1992年-2015年中国互联网网民数、互联网普及率以及互联网资源拥有量等相关数据,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并依据1992-2014年中国与APEC国家农产品贸易相关数据,分析了APEC框架下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农产品贸易状况,主要侧重对农产品贸易总体情况以及进出口状况、农产品贸易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对互联网对农产品贸易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互联网普遍运用可降低信息传输费用、信息搜集费用,提高贸易效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虚拟组织出现,打破了贸易伙伴国间的时间、空间壁垒,对农产品贸易起到积极影响。互联网集聚整合相关农业资源,促使农产品国际贸易更加便利。第三部分:基于1995-2014年中国与APEC国家相关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互联网对中国与APEC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贸易伙伴国互联网普及水平提高,会带动与中国从APEC贸易伙伴国农产品进口以及贸易总额增加。由此推断互联网发展对于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互联网发展对中国与APEC国家农产品贸易并没有产生积极作用,相反短期影响为负,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互联网发展与农产品贸易的融合还不尽如人意,也表明这种跨行业融合的潜力还没有完全被挖掘。第四部分:论文的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研究发现:互联网的发展对农产品贸易有一定的影响,由于互联网发展水平以及互联网与农产品贸易的融合程度有差异。故互联网发展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结果也不一致。就中国而言,还应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增强民众互联网意识。加快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融合,积极推广跨境农产品贸易平台,严把涉农网站质量等方面进行不懈地努力。
[Abstract]:The change of the Internet to the human life style is unimaginabl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whole society economy and trade. What is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agricultural trade? Aiming at this proposition,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n agricultu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PEC countri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include four aspects: the first part: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data of the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from 1992 to 2015, the Internet penetration rate and the quantity of Internet resources,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PEC countries from 1992 to 2014,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situ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ts trading partner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APEC, focusing on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trade and the situa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structure and other aspects were analyzed. The second part: the function mechanism of Internet to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has been expounded. The widespread use of the Internet can reduce the cost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llect information and improve trade efficienc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spawned the emergence of virtual organizations, which broke the time and space barriers among trading partners, and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Internet agglome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more convenient. The third part: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between China and APEC countries from 1995 to 2014,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Interne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PEC countries based on gravity model.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et in trading partner countries has increased. This will lead to an increase in agricultural imports and total trade with China from its APEC trading partner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trade. China's Internet development has not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agricultu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APEC countries, on the contrary, the short-term impact has been negative. This may be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convergence of China's Internet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trade has not been satisfactory, and it also shows that the potential of this cross-industry convergence has not been fully tapped. The fourth part: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 of the the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agricultural trade, due to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degree of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agricultural trade. Therefore, the impact of Internet development on agricultural trade results are also inconsistent. As far as China is concerned, it should also build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increase Internet penetration and enhance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Internet. Speed up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ctively promote cross-border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ing platform, strict agricultural website 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unremitting efforts.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49;F323.7;F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华,钟清;亦喜亦忧谈“入世”──“入世”后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对策[J];粮食流通技术;2001年04期

2 ;世界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2000)[J];世界农业;2002年09期

3 ;我国入世有关农产品贸易承诺主要有哪些[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2年06期

4 李茜;我国农产品贸易争端频发的原因探讨[J];江苏商论;2003年11期

5 李琳;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02期

6 ;中欧农产品贸易合作前景广阔[J];蔬菜;2004年06期

7 张文学;农产品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实现[J];山东经济;2004年03期

8 马光霞;2003年中澳农产品贸易分析[J];世界农业;2004年06期

9 ;欧盟农业委员菲施勒来华推动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J];食品工业科技;2004年05期

10 喻国华;发展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新思路[J];特区经济;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2 张蕙杰;王瑜洁;;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比较优势分析[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3 赵玉榕;;当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跟踪分析[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4 陈彤;;近10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郭鸿平;;互联网技术应用与救捞科技信息的传播[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冷传慧;;农产品贸易中价值标准设定与量化的探讨——以日本水产品进口为例[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赵玉榕;;台湾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浅析[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安洁;谢淑娟;来永钧;杨锐;刘春霞;刘志强;付庆伟;张伟;王海瑛;王雪;;山东省农产品国际市场准入技术措施研究与应对分析[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9 王音;;21世纪我国植保植检工作对农业发展及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相应对策[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炜;;破译国内移动互联网发展背后的经济学密码[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卢雅;常态对接: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大势所趋[N];福建日报;2005年

2 赵玉榕;台湾农产品48%尚未对大陆开放[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缅商;缅甸农产品贸易公司公布有关农产品出口新规定[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4 王攀 吴涛;农产品贸易从“出口换汇”到“大进小出”[N];中国国门时报;2012年

5 吴涛 王攀;告别“吃资源”时代 农产品贸易从“出口换汇”到“大进小出”[N];中国信息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晏澜菲;中方支持扩大中俄农产品贸易[N];新农村商报;2014年

7 农发所 翁鸣;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翁鸣;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陈智远;《中美贸易协定》将产生的影响[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10 记者 王萱;中日就农产品贸易问题达成一致[N];国际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勤昌;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韩裕光;互联网金融演化:比特币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3 王瑞;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4 陈阵;美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唐仙丽;WTO框架下农产品贸易促进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杨莲娜;农业贸易政策改革及对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司伟;FTA背景下中国与潜在自由贸易伙伴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8 杨小波;城市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构建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9 董桂才;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赵文;国内支持与农产品贸易次优格局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颖;APEC框架下互联网发展对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2 毕小芬;TPP框架下农产品贸易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3 卿陶;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4 尼牧昆;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5 于春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互补性及农业合作战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6 聂捷;湖南新邵农产品贸易中心项目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斌;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结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8 志远(NIRAT TONGKAW);泰国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9 刘家力;中国开发缅甸农产品贸易市场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Adeliya Khismatullina(兰兰);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65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865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8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