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信息化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Abstract]:South Korea has developed from an agricultural country into a world leader in th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index. The e-government readiness index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 and the country with the highest average Internet connection speed. Enterprises and citizens actively cooperate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model. China and South Korea have similar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the initial time of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s basically the same, but South Kore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Understanding the Korean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has a positive reference role for our country'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延边大学校级项目(012600-6101010101)
【分类号】:F49;F13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金甫炯;;韩国发展信息产业的政策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03期
2 黄奇,张庆锋;韩国IT产业发展分析[J];情报学报;2001年01期
3 张雪莲;从韩国IT产业的发展谈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升级制度建设[J];情报杂志;2003年01期
4 周智佑;韩国的信息产业[J];中国信息导报;2003年01期
5 刘助仁;韩国急速迈向信息网络化时代——纵览韩国信息网络业现状[J];当代韩国;2000年04期
6 李琼;;论韩国信息产业发展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汪传雷;国外电子政府的发展及其启示[J];管理现代化;2002年01期
2 李琼;;论韩国信息产业发展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6期
3 彭在位;;国外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黄奇,张庆锋;韩国IT产业发展分析[J];情报学报;2001年01期
5 郭巍;中国IT产业在新一轮重组格局下的发展分析[J];情报杂志;2004年04期
6 邓于君;;国外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启示[J];情报杂志;2006年05期
7 金甫炯;;韩国发展信息产业的政策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03期
8 姜晓岗;新世纪的韩国国家图书馆[J];图书情报工作;2001年12期
9 孟令娟;吴宗杰;;韩国信息产业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笑;试论网络信息传播管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崔林夏;韩国互联网建设及其应用对中国的启示[D];延边大学;2002年
3 肖嵘;WTO框架下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4 洪英实;韩国政府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延边大学;2004年
5 陈宇;基于CSCW的区域性网络化制造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肖仁浩;论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成员IT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韩倩;河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8 薛继坤;从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看韩国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祖龙;韩国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作用的演变[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10 张莉;我国软件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实证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冰;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J];国际资料信息;2005年10期
2 王玢,吴春旭;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产业;2005年04期
3 颜迟;美、中、印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1期
4 王爱国,张淑芬;国外信息产业政策和措施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2期
5 张勤;;印度信息产业带动经济跳跃发展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23期
6 李雪英;;美、日、中信息政策比较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6年02期
7 王育菁;;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情报杂志;2006年01期
8 金甫炯;;韩国发展信息产业的政策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03期
9 赵红梅,曾晓萱;韩国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管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8年04期
10 孟令娟;吴宗杰;;韩国信息产业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夏霖;构建实现社会公正的政府主导模式[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国五大财团经营管理之道[J];广西经贸;1994年07期
2 辛宝忠,,李忠民;韩中经济合作现状及评价[J];当代韩国;1996年02期
3 ;从数字看韩国[J];当代韩国;1996年04期
4 李仁中;韩国筹建海洋部引发的思考[J];经济世界;1996年11期
5 ;韩国拟放缓经济发展速度[J];机电产品市场;1996年06期
6 隋映辉;优势互补:山东省与韩国经济技术合作的政策选择[J];东北亚论坛;1997年02期
7 王升;当前韩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对外政策趋向[J];当代亚太;1998年05期
8 任盘硕;IMF金融救济与韩国经济的将来[J];世界经济研究;1998年04期
9 马常娥;韩国经济:坚冰初融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8年05期
10 朴光姬;中国大陆和韩国、日本及香港地区之间工业互补与合作[J];管理世界;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睿;朱萌博;;后发现代化国家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的难题与对策[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珏辉;姚国权;;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信息化战略[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3 于波;;信息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甘国辉;;信息化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陈劲;郭斌;;韩国的科技发展道路与国家创新系统[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6 白相浩;;对韩国的交流与延边的经济文化发展[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7 廉钢生;;知识经济是振兴东北的核动力[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周宏仁;;信息化怎样带动工业化[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潘明辉;;浅谈广西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战略[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10 姜大仁;;把贵州建成信息化现代化生态经济旅游圣地——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模式探讨[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煤航测遥感局局长 张文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N];陕西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娟 见习记者 周颖;市民品尝信息化盛宴[N];湛江日报;2008年
3 季春红;11家北京企业4.7亿美元注入韩国[N];中国贸易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加强协调指挥 加快恢复生产[N];中国电子报;2008年
5 栗明;韩国经贸代表团来访[N];鞍山日报 ;2008年
6 本报记者 姚乐;转型:时不我 待[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7 周云鹏;韩国大企业是如何在困境中崛起的[N];安徽经济报;2005年
8 吕卫国;韩国客商来鞍考察[N];鞍山日报 ;2007年
9 门心洁;市领导会见韩国客人[N];天津日报;2007年
10 呼江钰;韩国客商来安考察寻求合作[N];安阳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学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信息化推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李孝全;国家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姜贤求;转型期中的中国宏观调控体系研究——从韩国实践中得到的启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李银珩;韩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苗子瑜;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董新建;山东省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及信息化推广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张登文;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何谦;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于金镒;环黄海经济合作与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武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林;试论韩国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03年
2 余冬筠;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作用机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源(日厶八夂);中国西部大开发与韩国地域开发的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霍焱;韩国产业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5 曹永敏;韩国人口老龄化与韩国经济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赵筱菊;论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D];四川大学;2006年
7 耿得科;日本产业结构软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龙自云;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的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9 闵桂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化[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南春兰;韩国以外商直接投资调整产业结构的经验与教训[D];延边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14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314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