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8-11-07 16:08
【摘要】:合法、有序、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要求公民普遍而充分地享有网络基本权利,具备较强的政治参与能力,而现实"数字鸿沟"却导致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巨大差别和不均衡发展,形成参与能力困境;要求公民网络参与呈现多元互动性,而"群体极化"行为却导致参与信息环境单一,网民同质化聚集,网络舆论观点趋同,形成参与方式困境;要求网络社会具备完善、有效的网络行为规范,而当前规制网络参与的法规制度不足,网络伦理道德失范,形成参与行为规范困境。要消除网络"数字鸿沟",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促进政府与公民多元互动,完善公民网络参与方式;要健全网络参与行为规范,加强公民网络参与管理。
[Abstract]:The lawful, orderly and rational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equires citizens to enjoy the basic rights of the network generally and fully, and to have a strong abilit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ut the reality "digital divide" actually causes the citizen network participation ability huge difference and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forms the participation ability difficult position; The behavior of "group polarization" leads to the singl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the homogeneity of the netizens, the convergence of the opinions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the predicament of the participation mode. The network society is required to have a perfect and effective network behavior standard, but the current legal system of network participation is insufficient, the network ethics and morals are out of the norm, and the participation behavior standard predicament is formed. It is necessary to eliminate the "digital divide" of the network,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itizens' network participation, promote the multivariat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citizens, perfect the way of citizen's network participation, and perfect the behavior standard of network particip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itizen's network participation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渤海大学网络政治问题研究所;渤海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研究》(12YJC81000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21.5;F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银峰;;网络政治参与条件下的民主政治发展[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2 李胤珠;;网络政治参与国内研究综述[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2期

3 唐纯文;;论网络政治参与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9年26期

4 付建军;;网络政治参与:概念、现状与二维价值[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郭小安;;论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6 马晓东;;当代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7 孙飞;;浅析网络政治参与[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1期

8 孙强;;浅析网络政治参与[J];法制与社会;2009年31期

9 赵新;;国内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J];法制与社会;2010年08期

10 张丹丹;;警惕网络政治参与下的民粹主义[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魏星河;;建国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变化与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关学增;周春雅;;公民参与机制与我国的社会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超;胡伟;;试论中国政府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杜亮;;论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少萍;;权益保障视阈下的青少年依法参与[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6 梁誉;韩振燕;;地方政府组织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韩丽梅;我市设立首家残疾人托养中心[N];佳木斯日报;2011年

2 陈晓薇;为改革开放选准突破口[N];深圳商报;2008年

3 刘学平 杨倩之(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推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进程[N];中国人口报;2007年

4 张创新邋崔雪峰;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N];吉林日报;2008年

5 赵纪东;增设一个站方便十万人[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仵春哲 宋鸿格;代表应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N];人民代表报;2006年

7 朱四倍;民主能力见证政治文化的嬗变[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8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教授 匡和平;公民意识:培育“新型农民”的本质性内蕴[N];中山日报;2008年

9 海燕 晨风 友广;大丰加强基层国土所建设[N];江苏经济报;2006年

10 党山;充分发挥妇女在建设新农村及禁毒防艾中的作用[N];云南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金毅;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黄桥法;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杨茂林;县级可持续政治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石路;当代中国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勇泽;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8 姚亮;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网络时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D];外交学院;2009年

2 安云初;执政安全视域中的网络政治参与[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珊;论当代中国的网络政治参与[D];浙江大学;2009年

4 胡春光;互联网时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5 赵君慧;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序性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6 程远娟;论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D];苏州大学;2009年

7 王冉;构建参与型政治文化进程中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郝万喜;从网络政治参与看我国现行利益表达机制的改革和完善[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谭伟q

本文编号:2316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316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1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