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互联网与我国参与重构世界传播新秩序的机制
[Abstract]:Since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put forward the "New order of Worl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the 1970s, the phenomenon of world information inequality still exists. The next-generation Internet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Chin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reconstruct the new worl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rder.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we should establish a set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echanisms: the multi-agent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mechanism, the open and integrated information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mechanism based on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It will help our country to better participate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new world communication order.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网融合”与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1BXW015)
【分类号】:G206;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蒋旭峰;;新媒体时代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写在世界媒体峰会之后[J];对外传播;2009年12期
2 韦乐平;;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战略和策略思考[J];电信科学;2010年06期
3 赵云泽;论网络传播对国际传播秩序均衡化影响[J];国际新闻界;2003年03期
4 李从军;;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J];中国记者;2011年07期
5 徐佳;;下一代互联网:中国参与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的新起点[J];新闻记者;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曼丽;;国际传播学学科体系建立的理论前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姜德峰;;人类对印刷传播的乐观期待与现实悖论[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林玲;;现阶段中国对外传播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朱晓军;;科学发展观对传播学本土化路径选择的现实意义——重申发展传播学的理念[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期
5 操圣宁;;达人秀节目全球传播的文化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7期
6 徐丽静;;网络视频广告的特点与发展前景——基于新媒体环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7期
7 朱艳;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传播不平衡现象[J];当代传播;2005年05期
8 雷小洁;;文化盛宴下的传播共舞——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东南传播;2008年10期
9 王凤仙;;全球化浪潮中的广告传播[J];东南传播;2009年05期
10 黄丽;;简论中日诗歌的差异性[J];大众文艺;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秀梅;多元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机遇与挑战[D];浙江大学;2009年
2 孙宝国;18世纪以前欧洲文字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程雪峰;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新杰;论小康社会与大众传媒的互动关系[D];复旦大学;2005年
5 刘芳;时尚杂志与中产阶级女性身份[D];上海大学;2006年
6 颜春龙;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李仲天;全球传播语境中的国际舆论调控[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8 柏杨;行政法视野下的新闻审查[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石永军;论新兴媒体的公共传播[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朱晓军;形象流——电视媒介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珂;新媒体视觉报道的传播特性和传播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2 郭桂萍;在新闻与广告之上舞蹈[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3 傅丽芸;中美灾害新闻报道观念与表现手法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伟民;基于CUDA的正则表达式匹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谢卓华;广西媒体对东盟信息传播能力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6 曾志华;电视传播的本土化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曾晓虹;中西方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白玲;中国网络新闻法制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陈潮杰;国内网络政治舆论传播的特征与引导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10 冯yN春;试论新闻评论与文化环境的互动[D];河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学;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培仁;;信息公平论:追求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国内简讯[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年05期
3 ;国内简讯[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5年02期
4 ;信息速递[J];广播电视信息;2004年04期
5 黄振中;美国面向21世纪的“计算、通讯和信息技术的R&D计划”[J];中国信息导报;2000年10期
6 ;IT新闻[J];中国信息导报;2001年11期
7 ;国内简讯[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年02期
8 ;国内简讯[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年10期
9 闵大洪;网络媒体赢利模式探析[J];现代电视技术;2003年07期
10 黎树堂;谈广电网络增值业务与电信业务关系[J];广播电视信息;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2361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361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