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区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ser participation behavior in mobile community, and establishes a model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 total of 278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from mobile community users. Data analysis shows that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mobile community quality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mobile community trust and then on user participation in mobile community. Perceived cost and perceived risk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trust of mobile community, and then negatively affect the behavior of users participating in mobile community.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e application enlightenment of the model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ty.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消费者信任转移机理研究—从电子商务到移动商务”(70971049) 浙江省社科联课题“移动中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在浙江省的调查与分析”(2009N20)
【分类号】:F49;F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涛;鲁耀斌;张金隆;;基于感知价值与信任的移动商务用户接受行为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10期
2 林家宝;鲁耀斌;张金隆;;基于TAM的移动证券消费者信任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9年05期
3 严中华;关士续;米加宁;;电子商务的信任促进策略、产品和服务及其经济学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7期
4 侯玉华;;移动社区服务解决方案探讨[J];信息通信技术;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长林;陆振华;冯玉强;方润生;;国外移动政务研究的现状及热点述评[J];电子政务;2012年Z1期
2 李志宏;白雪;马倩;王娜;;基于TAM的移动证券用户采纳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01期
3 杨水清;鲁耀斌;曹玉枝;;移动支付服务初始采纳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09期
4 林家宝;鲁耀斌;卢云帆;;移动商务环境下消费者信任动态演变研究[J];管理科学;2011年06期
5 樊丽杰;王素贞;刘卫;;基于人类信任机制的移动电子商务信任评估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2年01期
6 杨水清;鲁耀斌;曹玉枝;;基于跨渠道的消费者移动支付采纳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10期
7 袁琦;;基于移动互联网下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杨永清;张金隆;满青珊;慕庆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采纳研究——基于感知利益、成本和风险视角[J];情报杂志;2012年01期
9 曾小春;王曼;;电子商务的信任机制研究——针对不同模式的比较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王春;;基于方差分析法的电信增值业务营销管理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1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初;基于交易环境的消费者信任转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明;基于行为意向的环境解说系统使用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肖爽;基于TAM/TPB整合模型的移动广告用户使用动机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陈致豫;移动商务价值链成员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杨永清;基于感知风险的移动服务用户接受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子龙;第三代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杨水清;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渠道扩展与选择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林家宝;移动商务环境下消费者信任及其动态演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孙元;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视角的整合性技术接受模型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种晓丽;基于消费者价值的移动服务定价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亚昕;移动支付业务采纳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刘卜;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葛玮;移动零售领域消费者采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李柱;大学生移动商务采纳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李晓清;C2C式电子商务中初始信任建立的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6 向军;基于网元实时流量的监控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孙燕燕;人际信任水平对员工沟通方式及沟通效果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1年
8 刘渊源;基于关系承诺和信任的零售商电子商务采纳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潘文娜;手机阅读现状分析与用户接受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肖嘉贞;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软件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艳春;刘鲁;张巍;;基于评分用户可信度的信任模型分析与构建[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2 周涛;鲁耀斌;;C2C交易中第三方信任机制作用的实证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年03期
3 田博;覃正;;B2C电子商务中基于D-S证据融合理论的推荐信任评价模型[J];管理科学;2008年05期
4 邓朝华;鲁耀斌;;基于VFT的移动商务信任构建框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3期
5 严中华 ,关士续,米加宁;电子商务信任的重要性及其概念辨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7期
6 陈明亮;汪贵浦;邓生宇;孙元;;初始网络信任和持续网络信任形成与作用机制比较[J];科研管理;2008年05期
7 严中华,关士续,米加宁;电子商务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及其经济分析[J];物流科技;2005年04期
8 潘勇;孔栋;;基于消费者网络感知风险的BtoC电子商务信任分析[J];情报杂志;2008年04期
9 姚公安;覃正;;企业声誉在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建立过程的作用机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03期
10 王学东;商宪丽;;网上商店建立消费者初始信任的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海霞;;基于感知风险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J];商业时代;2006年19期
2 张秀莲;董雅丽;;“品牌接触点”传播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机理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5期
3 胡洪亮;阚中华;;减少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对策研究[J];企业活力;2008年09期
4 曾照英;王重鸣;;创业融资决策领域与消费行为领域的感知风险对比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8年04期
5 仝如琼;;顾客降低感知风险的策略和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09年04期
6 杨佳;杨倩;;消费者自有品牌购买倾向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论坛;2009年22期
7 刘雁妮;周志民;任思颖;;基于C2C模式下顾客忠诚影响因素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0年04期
8 李丁丁;郑霞;王丽;;C2C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感知风险对其决策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1年06期
9 王庆喜,严浩坤;战略联盟构建的风险感知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年S1期
10 陈莉莉;陈信康;;e-SQ的消费者信任模型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海林;林慧;;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感知风险与购买意向——基于3G手机的实证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军宜;;基于产品类型的大规模定制策略初探[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张跃军;颜志军;;企业MIS建设中的用户参与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金玉芳;董大海;刘瑞明;;消费者品牌信任建立机制的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邹德强;王高;赵平;王燕;;品牌象征意义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性别差异和感知风险的调节作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江晓东;刘晶;;服务承诺和品牌声誉对消费者购前评价的影响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7 王晓玉;;产品危机中口碑方向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8 刘兆君;;基于F积分的技术创新项目风险动态评价[A];第七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兆龙;吴跃斌;;基于利益与成本分析框架下的服务忠诚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石兰;;消费者创新的结构维度及与新产品采用行为的关系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特约撰稿人 郑大奇;走出实施HRMS的误区[N];计算机世界;2002年
2 杨林军;试论MIS建设的策略[N];上海金融报;2002年
3 谢涛 王晓民;信息化BBS 弥补真相的缺失[N];电脑商报;2006年
4 谭啸;eHR凸显协同与自助服务[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IDS Scheer中国高级咨询顾问 李磊;ERP不是一把手工程[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6 实力传播集团突破传播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郑香霖;寻找前一千名真实粉丝[N];中国经营报;2008年
7 朱夕子;满足需求才能成为神话[N];中国纺织报;2008年
8 沈建苗 编译;企业管理消费技术的四个策略[N];计算机世界;2008年
9 记者 李兵 通讯员 刘剑锋;万庄采油供应站以优质服务求生存[N];中国石油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毅;互联网渠道顾客感知价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毕继东;负面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曹忠鹏;顾客的多忠诚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王海萍;在线消费者粘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耿先锋;顾客参与测量维度、驱动因素及其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Fadi Wassouf;[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钟岭;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机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吴伟;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用户参与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蒋玉石;零售行业中顾客口碑传播意愿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家怡;电视购物中消费者感知风险对信任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苗国层;C2C交易中消费者个体特征和感知风险对购物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3 尘会;品牌关系质量对营销道德和消费者感知风险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易文华;感知风险与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张秋玲;顾客感知风险对绿色品牌评价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6 张刚;C2C交易中顾客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7 张燕;战略联盟的结构模式选择偏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何栋;基于体验的手机电视用户接受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张彦琦;产品无形性与消费者感知风险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方科;感知风险、涉入程度与购买意愿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90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390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