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智慧城市模型构建
[Abstract]:The urban information space is based on the urban area space, and the city information element is the carrier, and the virtual space of the city information longitudinal through and the transverse interconnection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flow.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pace structure and the level, the intelligent city represents the high-level city information space, its data collection and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nd the system applic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 thorough perception, deep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spa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3I" information space of the intelligent city, that is, the sensing space, the interconnected space and the intelligent space, and constructs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intelligent city, and aims to enrich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intelligent city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smart cit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分类号】:F626;F299.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捷,顾朝林,都金康,周寅康,甘萌雨;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2000年04期
2 汪明峰,宁越敏;网络信息空间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综述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6期
3 黄宏斌;熊芳;邓苏;张维明;;基于语义相关的信息聚焦数学模型及方法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1年08期
4 段汉明;杨大伟;;城市系统复杂性的数学描述初探[J];人文地理;2007年03期
5 杜智华;信息空间的数学模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捷;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新旅游及旅游规划更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郭亚欣;;网络信息时代城乡统筹规划新视角——以兰州市榆中县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孙智群;柴彦威;王冬根;;深圳市民网上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4 沈丽珍;;新空间观研究的进展[J];城市问题;2010年01期
5 杜丽娟;邓卓鹏;路紫;康海娟;;我国“信息社会的地理学”关键研究领域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2期
6 魏宗财;甄峰;张年国;席广亮;;信息化影响下经济发达地区个人联系网络演变——以苏锡常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7 孙中伟;王杨;;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8 刘文新,张平宇;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9 张捷,刘泽华,解杼,都金康,张进;中文旅游网站的空间类型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4期
10 路紫;匙芳;王然;韩冰;吴士锋;韩瑞玲;;中国现实地理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的比较[J];地理科学;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捷;;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新旅游及旅游规划更新[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强;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动态地理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宁玲;城市景观系统优化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汪明峰;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波;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机理与调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蔡良娃;信息化空间观念与信息化城市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付磊;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D];同济大学;2008年
7 胡志兵;互联网生产和消费三个模式的微观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8 杨帆;旧城住区更新工程的公众参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曾鹏;当代城市创新空间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艾少伟;中国开发区技术学习通道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晁增福;社会治安问题的动力系统模型[D];兰州大学;2010年
2 简广林;基于元数据体系的分布式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及其在WebGIS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3 张静;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功能性及其对城市影响的评估[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吕迅;信息时代企业区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然;论地理网络空间的融合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荣;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扩张与空间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刘春亮;我国信息网络与交通网络对应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邓卓鹏;网站信息流衍生作用理论与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丽;虚拟社区对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董超;信息通讯技术与东北地区空间极化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云,樊孝忠,张锋;基于知网的语义相关度计算[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周干峙;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J];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3 阎小培;信息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美国、英国、中国为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年02期
4 路紫,刘岩;论通信网络的使用者形态——个人对通信媒介的选择[J];地理科学;1998年02期
5 鲁学军,承继成;地理认知理论内涵分析[J];地理学报;1998年02期
6 周成虎,鲁学军;对地球信息科学的思考[J];地理学报;1998年04期
7 陈洪经;关于建立信息地理学的讨论[J];地球科学进展;1995年01期
8 阎小培;信息网络对企业空间组织的影响[J];经济地理;1996年03期
9 张运良;张全;;基于HNC理论的语义相关度计算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34期
10 王生生;刘大有;;时空推理前沿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勇;张玉忠;马跃峰;;企业跨国冲突策略三维模型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6年05期
2 白琳;;顾客感知价值驱动因素的三维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预测;2008年06期
3 侯立伟;;信息技术利于数学实验的开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6年01期
4 王馥琴;李秀珍;;简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1期
5 曾雪鹃;;TTF模型的研究进展综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年05期
6 张先荣;;粗糙集理论在智能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7 胡金燕;孔令彬;曾昭英;王玉学;杨云峰;;信息技术在大学基础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书育人;2010年24期
8 朱思铭;王寿松;李艳会;;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教材的开放性、现代性和应用性——修订基础数学教材《常微分方程》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07期
9 王娜;王洪峰;;信息技术与线性代数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1期
10 李欠云;浅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J];中国西部科技;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勤华;孙名符;;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实效性的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肖伟;魏庆琦;;虚拟团队关键成功因素指标提炼与模型构建[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冯定;陈治国;余继华;卢运娇;;井眼轨迹的三维模型与轨迹拟合[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黄勇;;关于数学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的思考[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5 范文贵;;基于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探究可视化的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冯金华;;n维线性商品空间中的比较优势效率[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7 温磊;朱晓辉;郝文静;刘尊贤;;企业规划与信息系统规划战略一致性的研究概述[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太元;贾建芳;王宏;岳红;;一种基于模型输出最小熵的动态系统参数辨识方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王宇新;;无网格法的三维前后处理系统设计[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10 钟义信;;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动力学理论透视21世纪的经济和社会性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宁启煜;商洛乡党数学研究享誉国际数学界[N];商洛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春;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信息技术与模型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代宏坤;信息技术采纳时间的决策模型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蔡建民;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杨律青;面向风险管理的企业应用软件项目实施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爱民;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组织再造工程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陈宁;基于IT的多项目共享资源均衡配置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何伟;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差异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丁斌;反应式供应链客户服务型生产计划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9 王凌芳;企业信息资源利用与竞争力提升的相关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俞枫;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东阳;多重网格方法在工程电磁场数值计算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2 李凌;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及其对数学成绩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7年
3 翟亚东;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集成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4 夏腾飞;电控高压共轨零部件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刘芯汝;用于曲面四边形分割的骨架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福玉;BPR理论在企业ERP实施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05年
7 杨丽;石油储运集油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梁烂英;企业财务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郝仕敏;基于快速成型的概念产品实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0 姚东星;基于三角域上V-系统的几何模型的正交分解及其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10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510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