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信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邮电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73.1;F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任伍,刘岩;中国电信运营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朱火弟,蒲勇健;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J];改革与战略;2004年09期
3 王开良;梁昆;;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9年04期
4 杨丽;;企业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激励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5 翟青;;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理论的评述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0年01期
6 高尊民;;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讨[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马占江;;电信运营企业的技术创新[J];现代电信科技;2006年04期
8 李保红,毋燕燕,吕廷杰;企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博弈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08期
9 杜伟;关于技术创新内涵的研究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10 卢夏慧;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J];学习论坛;200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范世涛;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杜伟;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论[D];四川大学;2002年
3 孙冰;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4 冯晓莉;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张宗庆;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6 李敏;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及政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7 关伟;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卢展超;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欧阳建平;论技术创新的概念与本质[D];中南大学;2002年
3 赵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4 焦胜利;合作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与我国相应的政策建议[D];扬州大学;2005年
5 陈萦;中国移动通信(制造)业技术创新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胡忠瑞;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李雷军;企业技术创新动力S-E-W模型[D];天津大学;2007年
8 曹修涛;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94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59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