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提高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利用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8 03:58
【摘要】: 网络资源利用率是衡量电信运营商网络维护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网络资源能力,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已经成为电信运维体制改革主要目的之一。 论文以平顶山联通公司(本地网公司)为例,分析了目前造成移动通信企业的网络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网络计划建设阶段的设计规范问题和网优维护过程中思路、机制、考核等问题。通过人员岗位职责调整、业务流程重整,加强网路监控和网路资源调整工作,可有效提高网路资源利用率。具体实践中效果也非常明显。其次,以河南联通为例,介绍了移动运营企业以省为单位建立运行维护中心和进行维护体制改革对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的巨大优势,同时可大大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核心竞争力。重点论述了运维体制改革、组织框架调整及关键流程重组等方面众多具体措施,从改进和完善当前运行维护体制入手,着力分析如何对运行维护人员进行合理使用、科学分级,达到降低企业人工成本,提高网络维护快速反应能力,更好的服务于市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网路资源和人力资源是移动运营企业的重要资源,如何合理高效地协调分配使用好这些资源,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举措。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72;F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工信部:移动通信收入达2000多亿 同比增长13.3%[J];移动通信;2011年12期

2 胡雁颉;;浅谈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互联互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3 刘凤君;;中国移动农信通的作用及收费标准[J];吉林农业;2011年06期

4 宋静;;浅谈移动公司营业厅服务触点的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5期

5 ;国外 国内[J];无线互联科技;2005年07期

6 黄海峰;;西门子企业通信:五大趋势促成社交移动通信云[J];通信世界;2011年21期

7 吕业华;;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关键点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年06期

8 文小森;程乐;;“关中—天水”经济区移动信息化的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1年08期

9 ;手机电池和充电器的质量状况[J];中国标准导报;2003年03期

10 程仁璞;;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普及应用对经济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影响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范;赵鹏;;IP与移动通信的融合以及运营商的机遇和挑战[A];2004’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珂;李星;;基于SIP的移动通信技术研究[A];2002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吕代祥;;GSM-R系统在铁路无线列调上的应用[A];2008年“ICT助力两型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胜开;;方差分析在短信套餐设计中的应用[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8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9年

5 谢成诚;张涛安;;基于EMPro分集天线相关性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6 于川;;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司先秀;;后价格战——移动通信竞争的新形式[A];中国通信发展与经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陆宝华;刘俐;范淑敏;;泛欧数字集群系统TETRA的标准与技术[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船舶通信与导航分册)[C];1999年

9 臧瑞华;孙全红;;北京市移动通信台(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思考[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移动通信项目后评价”软课题组;;浅论移动通信项目后评价的思路、框架与方法[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西艳;3G挑战移动通信产业链[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俞安;移动,生活因你而改变[N];抚顺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俞安;移动,永远真诚服务[N];抚顺日报;2005年

4 马翠香;生活有难题 移动通信来帮忙[N];光明日报;2005年

5 陈平阳;移动通信费按月发放[N];衡阳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卜宪九;在竞争中不断跨越[N];大庆日报;2008年

7 ;激情抒写移动通信新篇章[N];新华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郑立琪 周娅;从“苏醒”到“并驾齐驱”[N];科技日报;2008年

9 李辉军;移动通信惠及“三州”乡亲[N];人民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吕晓红;克州移动通信分公司积极开展反分裂宣教活动[N];克孜勒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科锋;应用于2G/3G移动通信的多模发射机芯片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权明富;移动通信运营企业服务有效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赵永耀;面向3G移动数据业务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昕;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余中星;移动通信运营商产品品牌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邢志强;多用户多天线系统空时分组码联合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勇;基于无线移动平台的广域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5年

8 林海立;移动通信微波电路与天线的小型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郑健平;互联网的IP组播与泛播通信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

10 曾兴斌;RF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及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俊超;提高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利用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徐革;《案例》:佛山移动通信公司——居安思危发展战略思考[D];暨南大学;2001年

3 骆志群;数据挖掘技术在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葛岩;辽源移动GSM无线网络优化及工程实现[D];吉林大学;2005年

5 华威伟;新经济形势和技术条件下移动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聂启凡;佛山移动个人数据业务营销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张亚超;智能天线自适应算法及其DSP实现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8 刘辉;C城移动公司营销渠道整合策略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高翔;短信服务在银行信息系统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5年

10 韩丽虹;营口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03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603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5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