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运营商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服务模式研究
【图文】: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移动运营商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服务模式研究是出于营利性的互利行为。信息服务客体的概念是相对于主体概念而言的,是指接受信息服务的群体。本文主要是针对农民、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经纪人、部分涉农企业等。信息传播渠道是指信息服务主体到达信息服务客体所经过的路线或途径,主要针对传播载体或传播媒介。信息服务内容指主体的业务范围,即为客体提供的服务项目。利益分配机制是指主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利益角度激励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行为,为运作模式建立资金长效机制提供了可持续动力和利益保障,主要包括服务主体与客体间的利益关系、利益表现形式、利益分配效果等方面的内容。利益分配机制协调了信息服务双方的利益关系,为各种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利益保障,是农业信息服务化服务模式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支撑与保障体系是整个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的骨架,对整个服务模式起到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移动运营商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服务模式研究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实施以“金农工程”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在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和深入开发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农业信息服务取得明显效果。第三阶段,从2021一2050年是基本实现农业信息化阶段,也就是诺兰模型的数据管理和成熟阶段。据预测,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20]。根据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本文认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是信息农业5。信息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和知识成为比土地、农业生产资料等更为重要的第一生产要素。农产品中信息含量或知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产值。此阶段将实现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农业劳动者素质高智能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以及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国英;;多种模式共存 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甘肃省现阶段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年19期
2 徐可英;21世纪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农业信息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04期
3 傅洪勋;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11期
4 文兴斌;浅析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计算机与农业;2003年11期
5 冯玉珠;西宁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探讨[J];青海农技推广;2003年03期
6 刘冬明 ,沈平;长三角农业信息化思考[J];上海经济;2003年04期
7 廖红丰;农业信息化与农民收入的增加[J];现代商贸工业;2004年10期
8 吕晓燕,卢向峰,郝建胜;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年11期
9 盛晏;农业信息化与农村全面小康建设[J];农业网络信息;2005年01期
10 金岩;;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农业;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贤来;曹满林;;安庆市农业信息化进程和需要解决的问题[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吕晓燕;;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A];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3年
3 吕晓燕;;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A];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3年
4 章家恩;饶卫民;;我国农业信息化与数字农业发展思路探讨[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5 钱平;;试论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谢蜀葵;丁建国;罗艳;;农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郑国清;;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进展综述[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8 段亚利;缑建芳;;以农业信息化促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廖礼芬;;农业信息化的实践与发展对策[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10 杨建波;;感受现代农业——长阳电脑农业推广应用调研[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阿波罗;农业信息化促农村经济发展提速[N];人民邮电;2005年
2 本报记者 傅雪晖;助推农业信息化[N];云南日报;2004年
3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卢光明;政府农民共同推动农业信息化[N];中国电子报;2006年
4 记者 霍晓丽;尽快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投资[N];河北日报;2006年
5 单保江 杨斌;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N];经济日报;2007年
6 常永平;农业信息化:冲刺“最后一公里”[N];农民日报;2006年
7 赵丹邋通讯员 黄健儿 梁威;200套大棚网上购买节省36万元[N];嘉兴日报;2007年
8 纪文;农业信息化包含哪些涵义?[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9 严衍;信息产业担当农业信息化重任[N];中国电子报;2004年
10 京齐;农业信息化需要全民共建[N];农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振;不同区域农业信息化推进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邬震坤;基于农户视角的新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蔡东宏;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山栋明;电信管制视角下多运营商互联格局中的互联资费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张向先;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过仕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兰英;中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赵罡;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张伟;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高丛;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机制与效率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婧俐;移动运营商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服务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2 林少丽;永泰县农业信息化发展与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王明新;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4 刘海林;我国农业信息化障碍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小昌;陕西省县级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炬;农业信息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7 于锁;烟台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丁丽;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省际比较[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孔素环;郭村镇信息服务体系研究与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王小楠;基于内容的图象检索技术及其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30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630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