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城域网的服务质量评估与优化策略项目的研究
【图文】:
端剩余带宽是指端到端客户实际可以享受到的IP层带宽,是决定因素,由路径上剩余带宽最小的那段链路决定。对于下图即链路。在一次测量中,若用户不使用其它的上网业务,测试出的剩余此条逻辑端到端链路最大可用带宽,。
业务资源实例,,例如NE图1一 2IP网络质量评测体系分层面模型研究的内容:本次研究将主要以河北保定网通IP网络为分析对象,内容包括:1、河北保定网通城域网现状及故障定位分析2、用户业务等级QOS划分、QOS策略;3、伊网络性能指标以及相应的测量手段;运营商城域网的服务质t评估与优化策略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626;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荣泽;刘江浩;陈辉;;OTN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及发展[J];电信网技术;2011年06期
2 黄剑平;;浅谈城域光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J];知识经济;2011年18期
3 曾国斌;;基于PTN的城域传输网组网[J];中国电信业;2011年07期
4 ;资讯[J];金融博览;2011年09期
5 黄海峰;;爱立信:POTP平台是新一代传送平台的主要架构[J];通信世界;2011年20期
6 彭甜甜;杨辉;赵永利;张杰;顾畹仪;;推进绿色节能 新一代光网络体系架构瞄准五大方向[J];通信世界;2011年23期
7 杨爱霞;;OTN在移动传送网建设演进中的应用探讨[J];电信技术;2011年06期
8 赵光磊;;中兴通讯:OTN可确保大容量业务应用品质[J];通信世界;2011年20期
9 马志强;;互联网公司新一代骨干网架构探析[J];通信世界;2011年28期
10 ;标准制修订信息[J];中国标准导报;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堂;王陈重;骈文红;;依托宽带虚拟技术建设政府办公专网和IP城域网[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辛荣寰;;关于“城域网”的合理定义及功能定位分析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温雪垠;;城域IP网的生存性研究[A];河南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边延风;;实现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的全面突破——南京电信宽带IP城域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5 张良;;嘉兴电信宽带IP城域网[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江春雨;;IP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及城域网优化方案[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晓东;;动态分组传输技术(DPT)在天津教育科研宽带城域网中的成功应用[A];第十八届中国(天津)’2004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杨跃宇;;济宁城域网优化设计[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9 金宇杰;;互联网电视(IPTV)在城域通信网中的规划与实现[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中国智慧城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志军;;DWDM城域网组网方案分析[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计育青;北京宽带网扩建竣工[N];中国电子报;2005年
2 屈鹏;宽带网成就气象事业大发展[N];中国气象报;2005年
3 记者 杨晴川 王薇;奥巴马“经济复兴”计划,包括普及宽带网[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智鹏;可运营的电力城域网[N];计算机世界;2005年
5 北京邮电大学光通信和光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敏;拒绝从技术上解决城域网缺憾[N];通信产业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燕玲;城域网优化变数待解[N];通信产业报;2005年
7 记者 潘荣进 通讯员 宫建勇;全市宽带网用户51.6万户[N];泰州日报;2011年
8 记者 侯云龙 梁倩;五大工程入选宽带网“十二五”规划[N];经济参考报;2011年
9 ;新加坡:下一代宽带网业已启用[N];人民邮电;2010年
10 周晓慷;播种梦想[N];人民邮电;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卫红;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颜莉萍;弹性分组环关键技术研究及其MAC专用集成电路设计[D];清华大学;2007年
3 韩大海;智能城域光网络多业务承载技术及其网络性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4 苏广文;面向城域网的网络流量建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董喜明;城域以太网中VPLS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徐跃刚;城域光网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7 陈文涛;城域以太网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8 韩一石;Metro WDM网络若干核心技术研究—理论、实验、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9 谢高岗;IP网络性能测量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昕;山东淄博网通城域网改造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2 张艳;基于大连市城域网的区域性企业动态联盟信息支撑体系的开发研究[D];大连铁道学院;2001年
3 杨立;IP城域网入侵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涂刚;凉山州电子政务城域网工程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宋飞;IP城域网QoS部署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沙云盛;呼伦贝尔移动城域传送网络体系构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闫守君;白城铁通城域网项目后评估[D];吉林大学;2007年
8 孙建业;RPR节点模块的设计与检测[D];湖南大学;2004年
9 周明;利用BRAS设备构建新一代城域网[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0 林满;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IP城域网建设[D];厦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46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64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