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研究 ——以川渝两地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0 12:34
农村信息化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村信息化是指通过加强农村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经营、公共服务、政务管理及生活消费等各个方面实现普及应用的过程。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是由组织模式、服务内容、传播渠道、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保障体系五部分通过一定的内在运作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现状;以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印度等国为例介绍了国外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可借鉴之处;对农村信息化服务新模式作了有益的思考,提出了三位一体的“钻石”服务的新模式;最后对新模式的实施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农村信息化以及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相关理论的文献梳理,确立本文的理论基础,界定了相关概念,总结了国内外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成功经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政府主导型、中介组织服务型、商业主导型三种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探究其优势、缺陷、机遇与挑战,更加清晰的展现了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发展瓶颈和动力,为各地政府...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2. 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本文的相关概念
2.1.1 农村信息
2.1.2 农村信息化
2.1.3 农村信息化服务
2.1.4 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
2.2 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3 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意义
2.3.1 有利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2.3.2 有利于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
2.3.3 有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3.4 有利于搞活农产品流通
2.3.5 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和市场
2.3.6 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3. 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现状分析
3.1 我国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
3.1.1 “政府+示范点+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
3.1.2 “政府+服务点+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
3.1.3 “政府+科技特派员+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
3.1.4 “企业+协会十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
3.1.5 “农业信息服务超市”型信息服务模式
3.1.6 “三电合一”型信息服务模式
3.2 对我国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SWOT分析
3.2.1 政府主导型模式
3.2.2 中介组织服务型模式
3.2.3 商业主导型模式
3.3 川渝两地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介绍
3.3.1 四川农经网信息服务模式与乡镇信息服务站模式
3.3.2 重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三农”模式
3.4 川渝两地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存在的问题
3.4.1 政府主导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3.4.2 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短缺
3.4.3 资金投入方式单一
3.4.4 良性管理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3.4.5 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统筹协调管理体制
4. 国外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经验借鉴
4.1 美国
4.2 德国
4.3 日本
4.4 印度
4.5 韩国
4.6 国外信息化模式的可借鉴之处
5. 农村信息化服务新模式的构建
5.1 指导思想与完善目标
5.1.1 指导思想
5.1.2 完善目标
5.2 完善原则
5.2.1 统筹规划,逐步推进
5.2.2 强化服务,注重实效
5.2.3 政府引导,合力推进
5.2.4 积极探索,鼓励创新
5.3 三位一体的“钻石”服务模式
5.3.1 主体构架
5.3.2 投入机制
5.3.3 利益协调机制
5.3.4 共享机制
5.3.5 激励约束机制
6. 农村信息化服务新模式实施的对策建议
6.1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健全政策法规和标准
6.2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各方参与的投资方式
6.2.1 调整政策资金的筹措力度
6.2.2 鼓励社会化信息服务组织发展,丰富投资主体
6.2.3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入资
6.3 重视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6.3.1 加快农村信息资源整合,全面构筑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6.3.2 加大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建立多层次信息资源开发体系
6.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农技普及应用
6.4.1 培养大量掌握信息技术、善用信息的农村信息化指导人员
6.4.2 培养一支专门服务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服务人才
6.4.3 培养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西部农村信息化发展探析[J]. 潘虎林. 中国科技论坛. 2010(06)
[2]四川农村信息化水平比较与发展对策[J]. 杨诚.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04)
[3]地方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 邱建军. 中国信息界. 2010(03)
[4]论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J]. 刘淑华,姚玉秀,尚丹,刘芝甡.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2)
[5]对重庆市农村信息化的调查[J]. 邹密,向婧.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9(12)
[6]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问题分析[J]. 何建洪. 商业时代. 2009(20)
[7]基于二维权变模型的农村信息化发展动力研究[J]. 胡树华,杨高翔. 科技创业月刊. 2009(03)
[8]统筹城乡发展 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J]. 赵春江. 中国农村科技. 2009(01)
[9]农村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 张永雄. 肇庆学院学报. 2008(06)
[10]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探析[J]. 韩雪冰.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8(10)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D]. 刘世洪.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2]农村信息服务途径和模式研究[D]. 陈立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3]中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研究[D]. 张兰英.东北林业大学 2006
[4]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 李应博.中国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农村信息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 肖倞.复旦大学 2009
[2]农村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D]. 王丹丹.北京邮电大学 2008
[3]四川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卜银伟.四川大学 2005
[4]加速中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D]. 章德宾.福州大学 2004
[5]雅安市农业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研究[D]. 刘虹.四川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39203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2. 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本文的相关概念
2.1.1 农村信息
2.1.2 农村信息化
2.1.3 农村信息化服务
2.1.4 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
2.2 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3 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意义
2.3.1 有利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2.3.2 有利于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
2.3.3 有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3.4 有利于搞活农产品流通
2.3.5 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和市场
2.3.6 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3. 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现状分析
3.1 我国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
3.1.1 “政府+示范点+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
3.1.2 “政府+服务点+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
3.1.3 “政府+科技特派员+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
3.1.4 “企业+协会十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
3.1.5 “农业信息服务超市”型信息服务模式
3.1.6 “三电合一”型信息服务模式
3.2 对我国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SWOT分析
3.2.1 政府主导型模式
3.2.2 中介组织服务型模式
3.2.3 商业主导型模式
3.3 川渝两地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介绍
3.3.1 四川农经网信息服务模式与乡镇信息服务站模式
3.3.2 重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三农”模式
3.4 川渝两地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存在的问题
3.4.1 政府主导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3.4.2 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短缺
3.4.3 资金投入方式单一
3.4.4 良性管理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3.4.5 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统筹协调管理体制
4. 国外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经验借鉴
4.1 美国
4.2 德国
4.3 日本
4.4 印度
4.5 韩国
4.6 国外信息化模式的可借鉴之处
5. 农村信息化服务新模式的构建
5.1 指导思想与完善目标
5.1.1 指导思想
5.1.2 完善目标
5.2 完善原则
5.2.1 统筹规划,逐步推进
5.2.2 强化服务,注重实效
5.2.3 政府引导,合力推进
5.2.4 积极探索,鼓励创新
5.3 三位一体的“钻石”服务模式
5.3.1 主体构架
5.3.2 投入机制
5.3.3 利益协调机制
5.3.4 共享机制
5.3.5 激励约束机制
6. 农村信息化服务新模式实施的对策建议
6.1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健全政策法规和标准
6.2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各方参与的投资方式
6.2.1 调整政策资金的筹措力度
6.2.2 鼓励社会化信息服务组织发展,丰富投资主体
6.2.3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入资
6.3 重视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6.3.1 加快农村信息资源整合,全面构筑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6.3.2 加大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建立多层次信息资源开发体系
6.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农技普及应用
6.4.1 培养大量掌握信息技术、善用信息的农村信息化指导人员
6.4.2 培养一支专门服务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服务人才
6.4.3 培养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西部农村信息化发展探析[J]. 潘虎林. 中国科技论坛. 2010(06)
[2]四川农村信息化水平比较与发展对策[J]. 杨诚.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04)
[3]地方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 邱建军. 中国信息界. 2010(03)
[4]论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J]. 刘淑华,姚玉秀,尚丹,刘芝甡.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2)
[5]对重庆市农村信息化的调查[J]. 邹密,向婧.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9(12)
[6]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问题分析[J]. 何建洪. 商业时代. 2009(20)
[7]基于二维权变模型的农村信息化发展动力研究[J]. 胡树华,杨高翔. 科技创业月刊. 2009(03)
[8]统筹城乡发展 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J]. 赵春江. 中国农村科技. 2009(01)
[9]农村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 张永雄. 肇庆学院学报. 2008(06)
[10]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探析[J]. 韩雪冰.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8(10)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D]. 刘世洪.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2]农村信息服务途径和模式研究[D]. 陈立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3]中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研究[D]. 张兰英.东北林业大学 2006
[4]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 李应博.中国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农村信息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 肖倞.复旦大学 2009
[2]农村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D]. 王丹丹.北京邮电大学 2008
[3]四川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卜银伟.四川大学 2005
[4]加速中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D]. 章德宾.福州大学 2004
[5]雅安市农业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研究[D]. 刘虹.四川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39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3239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