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交易类虚拟社区的成员参与动机研究
本文关键词:非交易类虚拟社区的成员参与动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虚拟社区在互联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几年,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大,虚拟社区在我国也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非交易类虚拟社区在我国虚拟社区的发展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然而目前专门针对非交易类虚拟社区的研究还非常的少。本文将主要针对非交易类型的虚拟社区进行研究。 具备一定的成员规模是一个虚拟社区存在的基础。要成功地吸引人们加入并经常参与虚拟社区,就要了解成员的相关需求,了解他们为什么会去参与虚拟社区。本研究将对非交易类虚拟社区的成员参与动机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成员人口统计特征、成员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本文从相关的研究入手,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寻找成员参与虚拟社区的主要动机类型,探求成员参与动机与成员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借鉴以往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立了本文的研究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设计和数据分析,对成员的参与动机进行分类,对成员参与动机与人口统计特征、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通过电子邮件、网吧调查等方式,共收回有效问卷234份,研究基本上证实了文章的构思和模型的有效性。 成员参与非交易类虚拟社区的动机可以分为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两大类,个体层面的动机又可以划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类。在非交易类虚拟社区中,成员的参与动机与成员参与行为具有比较强的相关性,成员的参与层次、参与时间主要受到个体内在动机和群体层面动机(尤其是认同感)的影响,成员的参与层次主要受到个体外在动机(尤其是信息性动机)的影响。成员的人口统计特征中,年龄、教育水平以及注册时间与成员的参与动机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研究可以为非交易类虚拟社区的运营商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非交易类虚拟社区 成员 参与动机 参与行为 人口统计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49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1 导言6-12
- 1.1 研究背景6-7
- 1.2 研究的领域7-8
- 1.3 研究目的8
- 1.4 研究意义8-9
- 1.5 研究的创新点9-10
- 1.6 研究框架10-12
- 2 虚拟社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12-21
- 2.1 虚拟社区的出现12-13
- 2.2 虚拟社区的定义、特征及分类13-18
- 2.2.1 虚拟社区的界定13-15
- 2.2.2 虚拟社区的特征15-16
- 2.2.3 虚拟社区的分类16-18
- 2.3 非交易类虚拟社区在中国的发展状况18-21
- 3 文献综述21-39
- 3.1 动机理论概述21-23
- 3.1.1 动机的界定21
- 3.1.2 三种流行的动机理论21-22
- 3.1.3 动机的分类22
- 3.1.4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22-23
- 3.2 网络环境下用户动机的研究23-25
- 3.2.1 技术接受模型(TAM)23-24
- 3.2.2 基于TAM的网络用户动机研究24-25
- 3.2.3 小结25
- 3.3 虚拟社区的成员参与动机研究25-34
- 3.3.1 Bagozzi和Dholakia(2002)的研究25-29
- 3.3.2 Dholakia等(2004)的研究29-31
- 3.3.3 Wang和Fesenmaier(2004)的研究31-34
- 3.4 虚拟社区的成员行为研究34-39
- 3.4.1 成员参与虚拟社区的发展历程34-35
- 3.4.2 虚拟社区的成员形态35-37
- 3.4.3 虚拟社区的交互模式37-39
- 4 研究模型及研究方法39-48
- 4.1 研究模型设计及组成39-40
- 4.2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40-41
- 4.3 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41-43
- 4.4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回收43-46
- 4.4.1 问卷的设计思路43-45
- 4.4.2 样本选取45
- 4.4.3 数据回收45-46
- 4.5 数据统计方法46-48
- 5 数据分析和发现48-71
- 5.1 样本构成48-51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51-52
- 5.2.1 初始变量的描述统计51-52
- 5.2.2 结果变量的描述统计52
- 5.3 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52-56
- 5.4 聚类分析56-58
- 5.5 相关分析58-64
- 5.5.1 参与动机与参与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58-61
- 5.5.2 人口统计特征与参与动机之间的相关分析61-64
- 5.6 回归分析64-71
- 5.6.1 共线性的检测64-67
- 5.6.2 参与层次与参与动机的回归分析67-68
- 5.6.3 参与时间与参与动机的回归分析68-69
- 5.6.4 参与频率与参与动机的回归分析69-71
- 6 研究结论及营销启示71-80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71-77
- 6.1.1 成员参与动机的分类71-72
- 6.1.2 成员参与动机与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72-74
- 6.1.3 成员人口统计特征与参与动机之间的关系74-77
- 6.2 营销启示77-80
- 7 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80-81
- 参考文献81-86
- 附录1:调查问卷初稿86-89
- 附录2:调查问卷正式发放稿89-92
- 致谢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常亚平;朱东红;张金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与消费者品牌转换的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11期
2 肖定菊;;虚拟品牌社群知识共享动因研究[J];商业时代;2010年28期
3 沈蕾;;虚拟社区信息互动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勇;品牌社群融入的测量、影响因素及其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依凌;虚拟社区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虞晶晶;品牌社群融合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义敏;虚拟社区信息互动对网络用户消费角色转变的影响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5 王盈盈;虚拟社区“居民”的参与动机[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6 聂莉;基于涉入理论的旅游虚拟社区成员购买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姜鹏云;中日两国大学生主题类虚拟社区参与动机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阎伟;虚拟社区参与者的归属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章郑;网络社会资本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及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孙宇科;长春市大学生参与主题类虚拟社区动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非交易类虚拟社区的成员参与动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35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