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07:45
本文关键词: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各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为顺应世界经济的增长方式,避免偏离经济发展路线,各国普遍开始了城镇化、信息化以及与城镇化、信息化相应对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人口的急速增加,导致城市负荷增重,城市资源、环境、生态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不堪重负,从而引发种种城市问题。这不仅成为城市向前发展的阻力,而且影响到了城市生活的舒适性。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人口基数大、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尤为突出。寻找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城市类型,不仅是我国亟需突破的,也是世界各地普遍关注的一项研究。 信息技术不断革新以及人们掌握技术的能力的提升,宽带的建设,物联网的使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和创新理念的广泛运用和拓展,为城市类型的转变提供了技术上与理念上的支持。当信息化、城市化逐渐成为世界各个城市发展趋势,“智慧城市”这一发展理念应运而生,便被决策者指定为国家发展战略。 建设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智慧城市作为四化协调的战略结合点,无论是从经济上、管理上、服务上、文化上都为“美丽中国”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智慧城市建设是各国在经济危机后寻找的城市发展的又一发展机遇。同样,智慧城市也是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管理升级和惠民的最适途径。从2008年“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直至目前,世界各个城市都将智慧城市建设列入到城市发展的政治策略中去。在这其中,评价指标体系对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检验和引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目前国内对智慧城市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还没有成熟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许多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盲目性,导致信息系统设施、网络设施重复建设等问题。因此,,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可行、有效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从智慧城市建设目的出发,透彻分析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从人文地理角度引入“满意度”这类人文素养因素作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从一定高度出发,领悟为什么要创建智慧城市、怎样保障智慧城市建设质量以及靠什么规范智慧城市建设内容这三方面,从高到低、从大体到细微、从长远目标落实到近期计划变化的视角分析问题,最终构建出一套广泛适用于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评估体系。在前人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对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做了深入的分析,目的在于对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对智慧城市建设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智慧城市 城镇化 信息化 指标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9;F29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2
- 1 引言12-20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14
- 1.1.1 选题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4-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7-18
- 1.3.1 研究路线图17-18
- 1.3.2 研究方法18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18-20
- 2 智慧城市建设相关背景20-30
- 2.1 信息化与智慧城市20-24
- 2.1.1 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20-22
- 2.1.2 信息化城市发展路径22-24
- 2.2 城镇化与智慧城市24-30
- 2.2.1 城镇化的双面性24-28
- 2.2.2 智慧城市提升城镇化质量28-30
- 3 智慧城市评价典型路线30-38
- 3.1 智慧社区论坛评估30-33
- 3.1.1 评估流程31
- 3.1.2 评估指标及解读31-32
- 3.1.3 评估结果分析32-33
- 3.2 欧盟智慧城市评估33-38
- 3.2.1 评估流程33-34
- 3.2.2 评估指标及解读34-36
- 3.2.3 评估结果分析36-38
- 4 智慧城市评价理论基础38-46
- 4.1 智慧城市的起源38-39
- 4.1.1 智慧城市发展过程38
- 4.1.2 智慧城市的内涵38-39
- 4.2 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39-41
- 4.2.1 系统的“智慧”40
- 4.2.2 思维的“智慧”40-41
- 4.3 智慧城市评估的理论模式41-46
- 4.3.1 智慧服务42-43
- 4.3.2 智慧管理43-44
- 4.3.3 智慧设备44-45
- 4.3.4 智慧技术45-46
- 5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设计46-56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46-47
- 5.1.1 战略依据46-47
- 5.1.2 理论依据47
- 5.1.3 实际依据47
- 5.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47-48
- 5.2.1 代表性原则47
- 5.2.2 可操作原则47
- 5.2.3 可扩展原则47-48
- 5.3 设计路线48-50
- 5.3.1 制定框架模型48-49
- 5.3.2 评价因素确定49
- 5.3.3 代表性指标选择49-50
- 5.3.4 指标有效性验证50
- 5.4 框架与内容50-56
- 5.4.1 智慧基础评价指标51-52
- 5.4.2 智慧目标评价指标52-54
- 5.4.3 智慧保障评价指标54-56
- 6 智慧城市评估体系指标选取56-60
- 6.1 智慧基础指标体系说明56-57
- 6.2 智慧目标指标体系说明57-59
- 6.3 智慧保障指标体系说明59-60
- 7 结论与展望60-62
- 7.1 促进城市升级60
- 7.2 提升城市质量60-61
- 7.3 检测城市运营61-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2 陈铭;王乾晨;张晓海;张晓伟;;“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智慧南京”建设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5期
3 顾朝林;;转型发展与未来城市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1年11期
4 甄峰;翟青;陈刚;沈丽珍;;信息时代移动社会理论构建与城市地理研究[J];地理研究;2012年02期
5 张云霞;来勐;成建波;;智慧城市概念辨析[J];电信科学;2011年12期
6 李贤毅;邓晓宇;;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1年10期
7 邓贤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发展研究;2010年12期
8 王世福;;智慧城市研究的模型构建及方法思考[J];规划师;2012年04期
9 宋刚;邬伦;;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9期
10 李健;张春梅;李海花;;智慧城市及其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36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