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用户网络金融购买和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2 13:20
本文关键词:虚拟社区用户网络金融购买和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互联网安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网络金融应运而生,它改变了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服务的传统理念。相比传统金融,网络金融的用户规模较小、总体交易量偏低,一般认为,网络金融业务只是传统金融业务的线上补充。 而与此同时,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互联网进入了虚拟社区时代,包括新浪微博在内的虚拟社区用户规模逐年增加,CNNIC的研究报告指出,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的虚拟社区用户规模已突破3亿。虚拟社区蕴藏的巨大网络营销价值,已引起越来越多企业和机构的关注和重视。 因此,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开发具有巨大消费价值的虚拟社区市场,能够有效解决目前面临的用户少、交易量低的难题,有力的推动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本文试图对影响虚拟社区用户网络金融购买和使用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根据研究分析结果为金融机构拓展和营销虚拟社区的网络金融业务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 首先,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过往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从企业层面、国家层面及用户层面归纳总结了虚拟社区用户网络金融购买和使用的影响因素,并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基础,构建影响因素模型。 随后,,以新浪微博为例采用调查问卷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产品的种类、产品创新性、信息便利性、金融机构服务质量、外界影响及国家网络金融监管对新浪微博用户的网络金融购买和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使用成本及产品的业务风险对用户的网络金融购买和使用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用户的风险偏好对其网络金融购买和使用意愿影响较弱;而产品的技术风险、国家网络金融政策法规及用户的收入水平对新浪微博用户的网络金融购买和使用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 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金融机构开发和营销虚拟社区用户市场和网络金融业务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金融 虚拟社区 影响因素 研究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9;F724.6;F8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论文研究背景10-11
- 1.2 论文研究意义11-12
- 1.3 相关研究综述12-16
- 1.3.1 网络金融相关研究综述12-14
- 1.3.2 虚拟社区相关研究综述14-16
- 1.3.3 文献评述16
- 1.4 论文研究方法16-17
- 1.5 论文研究框架17-18
- 1.6 论文研究创新点18-19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19-26
- 2.1 网络金融19-22
- 2.1.1 网络金融概述19
- 2.1.2 网络金融的基本业务产品19-20
- 2.1.3 我国网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22
- 2.2 虚拟社区22-24
- 2.2.1 虚拟社区概述22
- 2.2.2 虚拟社区的营销价值22-23
- 2.2.3 虚拟社区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23-24
- 2.3 技术接受模型(TAM)24-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网络金融购买和使用影响因素模型研究26-33
- 3.1 虚拟社区用户网络金融购买和使用影响因素分析26-30
- 3.1.1 企业层面影响因素26-28
- 3.1.2 国家层面影响因素28-29
- 3.1.3 用户层面影响因素29-30
- 3.2 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30-32
- 3.3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实证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33-43
-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33
- 4.2 模型中变量的定义及研究假设33-38
- 4.2.1 企业层面相关变量定义及研究假设33-35
- 4.2.2 国家层面相关变量定义及研究假设35-36
- 4.2.3 用户层面相关变量定义及研究假设36-38
- 4.3 量表设计38-40
- 4.4 问卷设计与回收40-41
- 4.4.1 问卷的设计40-41
- 4.4.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41
- 4.5 数据分析方法41-42
- 4.6 本章小结42-43
- 第五章 数据分析43-71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43-48
- 5.1.1 样本结构特征43-44
- 5.1.2 网络金融使用状况44-45
- 5.1.3 初始影响变量的描述统计45-48
- 5.1.4 初始结果变量的描述统计48
- 5.2 信度分析48-49
- 5.3 效度分析49-50
- 5.4 因子分析50-57
- 5.4.1 企业层面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51-53
- 5.4.2 国家层面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53-55
- 5.4.3 用户层面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55-57
- 5.5 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的初步修正57-59
- 5.5.1 研究模型的初步修正57-58
- 5.5.2 研究假设的初步修正58-59
- 5.6 相关分析59-62
- 5.6.1 企业层面影响因素与购买和使用意愿的相关分析60-61
- 5.6.2 国家层面影响因素与购买和使用意愿的相关分析61
- 5.6.3 用户层面影响因素与购买和使用意愿的相关分析61-62
- 5.7 多元回归分析62-66
- 5.7.1 多元回归分析相关概念及检验标准62-64
- 5.7.2 用户购买和使用意愿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64-66
- 5.8 假设检验和模型修正66-70
- 5.8.1 假设检验66-67
- 5.8.2 结果分析67-68
- 5.8.3 研究模型修正68-70
- 5.9 本章小结70-71
- 结论与展望71-75
- 1. 研究结论71-72
- 2. 对金融机构拓展网络金融业务的建议72-74
- 3. 研究局限与未来发展方向74-75
- 参考文献75-77
- 附录:调查问卷77-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80-81
- 致谢81-82
- 附件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燕;;网络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曲线簇模型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2 唐平,郭巍;中国网络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张玉喜;网络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10期
4 徐亮;论网络金融的法律规制——网络金融立法构想[J];河北法学;2005年08期
5 崔时庆;;当前我国网络金融发展现状及其问题的探究[J];华南金融电脑;2007年07期
6 陈捷;吴晓光;;网络金融环境下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J];华北金融;2012年01期
7 霍翠凤;;论网络金融的创新效应[J];军事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8 马思萍;;网络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律监管[J];金融与经济;2006年06期
9 莫易娴;;制约网络金融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因素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1年10期
10 杨霖华;;个人网上银行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虚拟社区用户网络金融购买和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41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