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建设评价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综合考虑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智慧应用水平、公共支撑体系等方面的因素,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8个城市的智慧城市规划纲要及"十二五"规划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衡量和反映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度及发展水平,进一步建设智慧城市,以及比较各城市建设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北京大学国际经营管理研究所;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城镇化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
【基金】:内涵项目“都市社会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085SHDX001)
【分类号】:F49;F299.2
【正文快照】: 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0年的47.5%,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5%~60%[1]。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规模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诸如交通拥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世伟;;说“智慧城市”[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02期
2 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3 张永民;杜忠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年02期
4 金江军;潘懋;承继成;;智慧城市刍议[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06期
5 顾德道;乔雯;;我国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明连;;推进连云港“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2 陆和建;谢雨;李静丽;;基于智慧城市理念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2年07期
3 陈健;洪六喜;付祝红;;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副省级城市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05期
4 王泉;陈秀红;;关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初步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10期
5 吕征奇;;论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发展意义[J];科技视界;2012年31期
6 陶俊剑;;建设“智慧南宁”的若干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6期
7 陈俊翔;陈文君;;广州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探讨[J];市场论坛;2013年01期
8 杜鹏;夏斌;杨蕾;;国家中心城市智能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6期
9 朱亮;周斌;吴超;周吉;;新形势下城市管理智慧化初探[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02期
10 曹亮;;浅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J];科技信息;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梦;;“智慧旅游”与旅游信息化的内涵、发展及互动关系[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敬煊;吴恒;;21世纪中国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和前景——以武汉建设“两型社会”为视角的考察[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娟;邵勇;马元直;殷焕焕;;城市转型期下的路网结构探讨——以天津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蓉;夏洪胜;;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瓶颈及对策分析[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亮;陈晓晶;俞露;;深圳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初探[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生态规划)[C];2012年
6 张英冕;李杰;;智慧贵阳建设思路浅析[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0分会场: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周春华;禹银艳;;智慧产业概念、发展路径与政策研究[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梁蓓;;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视角下的探究[A];北京两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3年
9 赵欣;;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10 杨军;王魁;魏彤岳;;智慧城市规划指标构建与分解落实策略初探[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德利;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赵大鹏;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周骥;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徐杨;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区域发展差距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陈颖;基于情境感知的智慧校园体系及运营模式探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王海波;基于GIS的居家老人常患疾病监测与突发事故应急辅助决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7 张晋;基于城市与自然融合的新城绿地整合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8 刘兴民;绿色生态城区运营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李梦;我国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10 吕园;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过程及其响应[D];西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瑛;城轨高架侧式车站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思源;广州无线城市建设项目用户需求分析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袁猷南;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密钥分配算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成亮;西北地区河谷型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马兵;扬州市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肖应旭;面向智慧城市的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与运行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王帅;拉萨城市化发展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刘恋;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徐春燕;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及对“智慧武汉”建设的构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厂环境数据监测[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富洲;张月瀛;;以包容性增长理念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沈孝辉;;世界顶级生态城市库里蒂巴[J];决策与信息;2007年10期
3 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J];经济学家;2003年02期
4 逄金玉;;“智慧城市”——中国特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12期
5 许春燕,董本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软质量指标的评价方法研究[J];技术经济;2004年04期
6 成德宁,周立;以信息化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10期
7 范轶琳;吴晓波;顾淑林;;包容性发展视角下的农村创新系统重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7期
8 蔺雪峰;;中新天津生态城:低碳发展新模式[J];建设科技;2009年15期
9 林澎;;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规划[J];建设科技;2009年15期
10 陈锐;;物联网——后IP时代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徐玢;[N];科技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红,信春华;提高层次分析法有效性的一种方法[J];技术经济;2004年08期
2 李志刚,汤书昆;用层次分析法改进的平衡计分卡及其应用[J];价值工程;2004年07期
3 江朝力;周文芳;冯兰刚;;基于层次分析法消费者购房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12期
4 李春好;田波;刘玉国;;逆层次分析法——复杂经济社会系统评价问题的新方法探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5 卓盛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方法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06期
6 邓泽喜;;层次分析法在购房决策中的应用[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李春丽;;层次分析法在大型商场顾客满意度研究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0年12期
8 李延芳;杨顺坡;武佳枚;;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水利工程建设监理项目顾客满意度的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1期
9 张文谊;谢媛媛;;层次分析法在二手房选购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1年17期
10 程聂松;朱永红;尹祥凤;;层次分析法在反洗钱非现场评估系统中的应用[J];金融电子化;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平;孙宏才;徐关尧;;关于AHP与ANP的比较和分析[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金式容;;层次分析法在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金菊良;魏一鸣;付强;丁晶;;计算层次分析法中排序权值的新方法[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陈会祥;黄德寅;张倩;;层次分析法在职业健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菊花;;浅谈层次分析法在科技项目管理中的应用[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林鹏程;;层次分析法在设备评标过程中的应用[A];上海空港(第5辑)[C];2007年
7 骆正清;;基于聚类与合并算法的层次分析法[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8 王铁成;李新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在重大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中的应用[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9 陈孝文;;层次分析法在比质比价采购中的应用研究[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靳文生;郝世强;;层次分析法在应对整车项目研发风险中的应用[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9期(总第330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王晓峰;层次分析法在石油企业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探究[N];中国会计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徐蔚冰;中国总部企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3 嘉木;能源企业绿色指数推出[N];中国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小琳;基于修正层次分析法的我国石油贸易风险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2 常慧;基于复杂网络对我国区域间贫富差距成因的系统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建航;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2 毕玉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二手车性能综合评价[D];山东大学;2008年
3 何芙蓉;层次分析法在施工招投标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秦红兵;层次分析法在股票市场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8年
5 薛居征;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群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符学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和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费智聪;熵权—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层次分析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陈曦;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房地产项目风险集成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丽丽;模糊数学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用于清洁生产潜力评估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贺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市场影响力模型的搭建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建设评价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490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