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A电子政务软件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案例》:A电子政务软件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A电子政务软件公司作为国内电子政务行业极具实力的软件企业之一,它见证了我国电子政务行业的萌芽和发展,也领教了市场激烈的竞争,行业内不断涌现的后起之秀在被A电子政务软件公司所忽略的细分市场不断挖掘市场价值,致使A公司在近一两年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市场潜力不足,市场容量有限等发展瓶颈。如何保持在优势领域稳增长和新领域的有效突破,如何科学地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已迫在眉睫。本文从A电子政务软件公司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着手,旨在解决公司长远稳定发展问题。首先,运用了PEST分析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研究电子政务行业的特点及现状,并运用公司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对其外部环境进行定量分析,让公司认清未来发展机遇和潜在威胁。然后,通过公司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对公司内部资源和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挖掘出公司最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在此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公司发展战略设计,运用SWOT分析确定公司采用SO(优势-机会)战略的发展战略路线。最后,结合公司的战略目标,从重构一体化业务架构、组织架构变革和推进并购这三方面给出战略实施建议。本文的研究,不仅对A电子政务软件公司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对业内类似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子政务 战略管理 发展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F4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部分 案例正文8-18
- 电子政务发展趋势8-12
- 行业特点8-9
- 行业发展趋势9-12
- A电子政务软件公司发展历程12-14
- 公司的创立12-13
- 公司的发展13-14
- 公司的使命与愿景14-15
- 公司既有战略14-15
- 公司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15-18
-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18-51
- 1 绪论18-21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8-19
- 1.2 研究方法19
- 1.3 研究内容19-20
- 1.4 论文研究框架20-21
- 2 理论综述21-26
- 2.1 战略管理理论21-23
- 2.2 电子政务研究23-24
- 2.3 战略管理方法分析24-26
- 2.3.1 PEST分析法24-25
- 2.3.2 SWOT分析法25-26
- 3 A电子政务软件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26-33
- 3.1 公司宏观环境PEST分析26-30
- 3.1.1 政治环境分析26-27
- 3.1.2 经济环境分析27-28
- 3.1.3 社会环境分析28-29
- 3.1.4 技术环境分析29-30
- 3.2 公司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分析30-33
- 4 A电子政务软件公司内部条件分析33-41
- 4.1 公司资源分析33-36
- 4.1.1 技术资源33-34
- 4.1.2 人力资源34
- 4.1.3 财务资源34-35
- 4.1.4 供应商与客户资源35-36
- 4.2 公司能力分析36-38
- 4.2.1 服务能力36-37
- 4.2.2 营销能力37
- 4.2.3 产品研发能力37-38
- 4.3 公司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分析38-41
- 5 A电子政务软件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41-49
- 5.1 A电子政务软件公司的战略目标41
- 5.2 A电子政务软件公司的SWOT分析41-43
- 5.3 A电子政务软件公司发展战略选择43-46
- 5.3.1 产业链垂直拓展44-45
- 5.3.2 商业逻辑自然延伸45-46
- 5.4 A电子政务软件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46-49
- 5.4.1 建立一体化业务架构46
- 5.4.2 组织架构的变革46-47
- 5.4.3 推进并购47-49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49-51
- 6.1 结论49-50
- 6.2 研究的局限性50
- 6.3 研究展望50-51
- 注释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郁;;电子政务 标准先行[J];每周电脑报;2001年38期
2 张郁;;滴水与涌泉——北京市电子政务带动企业与社会信息化[J];每周电脑报;2001年52期
3 汪玉凯;;电子政务建设误区的探讨[J];计算机安全;2002年09期
4 周宏仁;;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J];计算机安全;2002年10期
5 周宏仁;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J];邮电商情;2002年21期
6 李燕;电子政务呼唤战略思考[J];电子商务;2002年07期
7 刘伟;电子政务的未来:善治[J];电子商务;2002年07期
8 胡媛;电子政务:端不平的一碗水[J];电子商务;2002年10期
9 董肇胥;“强核—辐射”——青岛市电子政务模式初步形成[J];信息网络安全;2002年12期
10 周宏仁;电子政务 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J];网络与信息;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春红;;试论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2 赵进延;;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构建可信体系的重要性[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二卷)[C];2007年
3 丰俊韬;;海事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A];2009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汤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电子政务问题初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锐昕;杨国栋;;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的策略选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莉;孟令全;常艳;;我国医药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对策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7 乌云高娃;;内蒙古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晓牧;袁钦;;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以广州市为例论电子政务对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促进作用[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邓寿鹏;;我国电子政务的实施与走向[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田淑梅;;政府职能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倩;电子政务要从“政务”出发[N];中国电子报;2002年
2 王瑞水;江苏交通推进电子政务建设[N];中国交通报;2005年
3 周坚华;企业如何参与电子政务建设[N];中国企业报;2004年
4 润东;电子政务:打造政府新形象[N];中国审计报;2002年
5 记者 李平/北京;电子政务国内外各有不同[N];电子资讯时报;2002年
6 记者 王冠 北京;电子政务市场门槛升 2500亿不易赚[N];电子资讯时报;2004年
7 杨冰之;广东电子政务建设启示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8 胡小明;电子政务效益从何而来[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9 ;电子政务将走向全面应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10 张黎;应用软件是电子政务成功的关键[N];国际商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协平;面向社会公众的电子政务最终服务需求识别与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侯康超;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政治学透视[D];苏州大学;2005年
3 刘春年;电子政务发展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李宝杨;农民工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采纳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唐冉;电子政务系统用户满意度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马欣;新兴媒体条件下电子政务满意度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蒋骁;电子政务公民采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徐强;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9 徐晓日;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徐德明;澳门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式与系统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哲;我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陈亚男;内蒙古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杨晓君;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结构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4 胡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电子政务建设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5 易嘉伟;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6 杨怀广;山东省电子政务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7 史晓媛;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李洋;基于我国信息网络平台下的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锁臣;采用信息熵及再造理论的电子政务模式[D];天津大学;2007年
10 王新军;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汕头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36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636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