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战略选择及成长模式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战略选择及成长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团队 互联网企业 战略选择 成长模式
【摘要】: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许多大学毕业生不再选择直接就业而是组成团队共同创业。随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并正式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国家战略之后,2015年我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开始井喷式增长。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中只有2.4%的初次创业者最终能够走向成功,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的初创期战略进行研究,试图发现其选择战略的方法以及成长的一般规律,具有理论的创新意义以及现实的指导作用。本文首先系统地总结了现有的独立创业型新创企业的战略选择研究成果,以独立创业型新创企业的行业成熟度(进入成熟行业还是成长行业)、技术能力(技术领先还是跟随)以及目标市场(进入国际还是国内市场)三个维度和依据这三个维度分成的独立创业型新创企业的七种竞争战略选择为理论基础,引入大学生创业团队新主体和互联网行业新情境两个因素,聚焦在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通过理论构建式的多案例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出了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的战略选择及成长模式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区别于独立创业型新创企业,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以技术领先或跟随、行业成熟或成长和目标市场垂直化或平台化作为战略选择的维度。依据这三个维度,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创业初期的竞争战略选择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垂直市场的垂直超前战略、创造性模仿战略和平台市场的早期市场进入战略以及平台新兴行业创新战略。根据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战略转变情况,我们得出了战略复制和战略改变这两种不同的企业成长模式。其中一个独有且突出的特点是目标市场的扩大化,即企业拓展业务类型成为平台型的互联网公司。最后,本文给出了适合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的管理建议与意见。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结合了大学生创业团队主体和互联网情境的两个新特点,对独立创业型新创企业战略选择的模型进行了调整和修改,重点在于目标市场选择维度的改进上,从而得出了符合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互联网创业特点的战略选择和成长模式的一般模型。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团队 互联网企业 战略选择 成长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7.38;F49;F2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1
- 1.1 课题背景9-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2.1 理论意义11
- 1.2.2 实践意义11-12
- 1.3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12-17
- 1.3.1 大学生创业团队研究现状12-14
- 1.3.2 新创企业战略选择及成长模式研究现状14-15
- 1.3.3 互联网企业战略研究现状15-16
-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16-17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7-21
- 1.4.1 研究内容17-18
- 1.4.2 研究方法18-21
- 第2章 理论基础21-30
- 2.1 创业管理的相关研究21
- 2.2 独立创业型新创企业战略管理研究21-24
- 2.2.1 独立创业型新创企业技术战略22
- 2.2.2 独立创业型新创企业国际化战略22-23
- 2.2.3 独立创业型新创企业行业选择战略23
- 2.2.4 独立创业型新创企业基本竞争战略23-24
- 2.3 独立创业型新创企业战略选择研究24-27
- 2.3.1 本地防御性模仿战略25
- 2.3.2 本地化超前战略25
- 2.3.3 本地化替代进口战略25-26
- 2.3.4 创造性模仿战略26
- 2.3.5 国际化新兴行业跟随战略26
- 2.3.6 国际化成熟行业差异化战略26
- 2.3.7 国际化新兴行业创新战略26-27
- 2.4 独立创业型新创企业成长模式及影响因素27-28
- 2.5 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的特殊性28-29
- 2.6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研究方案设计30-38
- 3.1 研究方法选择30-31
- 3.2 案例研究过程31-36
- 3.2.1 案例企业选择标准31-33
- 3.2.2 数据采集方法33-34
- 3.2.3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34-35
- 3.2.4 数据分析35-36
- 3.3 案例研究公司的选取与确定36-37
- 3.4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多案例分析38-55
- 4.1 案例内分析38-46
- 4.1.1 微触科技38-39
- 4.1.2 校导科技39-41
- 4.1.3 大公卓越41-43
- 4.1.4 大疆创新43-45
- 4.1.5 案例研究公司情况小结45-46
- 4.2 跨案例分析46-54
- 4.2.1 案例公司的战略选择因素分析46-49
- 4.2.2 案例公司的战略选择及成长模式49-54
- 4.3 本章小结54-55
- 第5章 研究发现及管理建议55-64
- 5.1 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的战略选择模型55-59
- 5.1.1 垂直超前战略56
- 5.1.2 创造性模仿战略56-57
- 5.1.3 早期市场进入战略57
- 5.1.4 平台新兴行业创新战略57
- 5.1.5 防御性模仿战略57
- 5.1.6 垂直替代战略57-58
- 5.1.7 平台成熟行业差异化战略58
- 5.1.8 战略选择理论模型58-59
- 5.2 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的成长模式模型59-62
- 5.2.1 影响企业战略转变的关键因素59-60
- 5.2.2 两种不同的企业成长模式60-61
- 5.2.3 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目标市场扩大化过程61-62
- 5.3 管理建议62-63
- 5.4 本章小结63-64
- 结论64-65
- 参考文献65-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明;合伙创业系列篇之四:如何避免创业团队过早“夭折”[J];成才与就业;2004年20期
2 郑秀芝;龙丹;;创业团队形成与演进过程的理论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3 杨忠东;;创业经之“如何组建创业团队”[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张项民;;好的创业团队从哪里来[J];中国人才;2012年12期
5 吴博;;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创业团队的实践探索[J];成功(教育);2012年20期
6 孙鑫;;高校创业团队培养研究[J];商;2012年20期
7 陈娇;;大学生创业团队胜任力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01期
8 齐夏青;;投资人最看重的创业团队特质[J];现代企业教育;2013年23期
9 陈景鑫;郭玲玲;张苗;;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10 尹娜;;专访暨南大学“未光科技”创业团队[J];黄金时代;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晓斌;王重鸣;谢小云;;基于共享心理模型的创业团队动态适应能力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唐素萍;施磊;;创业团队冲突对战略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杨俊;;创新还是模仿: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田莉;;新技术企业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机制研究—基于创业团队先前经验构成的观点[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烨;创业团队:合久必分?[N];中国经营报;2003年
2 彭烨;创业团队是不是合久必分[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吴铭;创业初期如何组织创业团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4 景素奇;防止创业团队分裂的十大法宝[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5 记者 杨文;谭慷团队入选“国家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N];山西日报;2010年
6 杨沫 张欢;山大商院创业团队跻身“全国大赛”50强[N];太原日报;2010年
7 记者 刘慧敏 通讯员 甘泉 周红梅;保税区出新政吸引高端科技创业团队[N];宁波日报;2012年
8 资深行业专家 原北京国大副总经理 赵阳;创业团队缘何合久必分[N];21世纪药店;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庆环;“那是蚂蚁”:本科生的创业团队[N];光明日报;2013年
10 记者 罗娟;二十个大学生公益创业团队获支持[N];工人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年军;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刚;创业团队风险决策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周劲波;多层次创业团队决策模式及其决策绩效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金泉;创业团队构成异质性、互动质量与创业绩效的关系[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振华;创业团队胜任力结构与创业绩效关系的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冰;创业团队异质性、团队氛围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代光伦;国企创业绩效实现机理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立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团队建设[D];山东大学;2006年
2 秦明青;科技型新创企业创业团队社会资本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蒋树强;创业团队声誉与组织合法性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4 翟书蓉;中信大东公司创业失败案例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琦;创业团队人际信任受损、团队创业精神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6 薛文婷;交互记忆系统、团队主动性对创业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7 张守红;基于团队视角的裂变型创业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8 李婉婷;高校毕业生科技创业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董海真;基于创业团队的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10 李楠;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战略选择及成长模式[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89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689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