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发展的类型及空间分异
本文关键词: 低碳发展 空间自相关分析 胡焕庸线 经济区划 地级行政区 中国 出处:《资源科学》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区域的低碳发展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中国301个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建立量化指标体系,把2011年中国低碳发展水平分为4个一级类型和8个二级类型,并通过Moran指数与散点图、LISA集聚图,结合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中国经济区划分方案,分析低碳发展类型的宏观和局域分异特征,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不同类型区低碳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中国低碳发展以高碳和相对高碳类型为主,一级经济区内低碳发展类型多样化分布,而大多数二级经济区内低碳发展类型具有相近性。依赖于高耗能产业结构的LLL和LHL类型在胡焕庸线上方和沿线集聚分布,而低碳经济与社会发展动力不足的LLH类型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下方。低碳和相对低碳类型位于胡焕庸线下方,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大量分布。在局域空间,各子系统发展存在着很强的正向空间依赖,低碳经济与社会发展以"LL"型集聚为主,但后者的空间异质性较强,而低碳环境发展则以"HH"型集聚为主。各子系统发展的热点区大多位于中国东部和南部且较为独立,冷点区则有所重叠,主要位于内蒙古西部及西北经济区连片地区。
[Abstract]:Regional low-carbon development is the focus of scientific attention. This paper takes 301 prefectur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in China as the basic unit to establish a quantitative index system. The low carbon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 in 2011 is divided into four primary types and eight secondary types, and through the Moran index and scattered plot map Lisa agglomeration map. Based on the extended fracture point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croscopic and loc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type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low carbon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dominated by high carbon and relatively high carbon typ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ow carbon development types in the primary economic zone is diversified. The low carbon development types in most secondary economic zones are similar. The LLL and LHL types, which depend on the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gather and distribute above and along Hu Huanyong line. The low carb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LLH type is mainly distributed under Hu Huanyong line. Low carbon and relatively low carbon type is located below the Hu Huanyong line. Especially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and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re is a strong positive spatial depend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subsystem in the local space, and the low carbon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mainly "LL" type agglomeration. However, the latter has strong spatial heterogeneity, while the low carbon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is mainly "HH" type agglomeration. Most of the hot spots of each subsystem are located in the east and south of China and independent, and the cold spots are overlapped. Mainly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Inner Mongolia and the Northwest Economic Zone.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201602和41171438) 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2M511108) 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资助经费项目(编号:J14LH04) 聊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编号:2013BS05)
【分类号】:F124.5
【正文快照】: 1引言低碳发展(Low Carbon Development,LCD)已经成为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适应策略。然而,目前国际上对低碳发展的内涵尚未达成一致[1]。因各国巩固其发展重点的经济和社会方案迥然不同,在国际尺度上对低碳发展定义加以严格的规范不但十分困难,而且是不必要的。最近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闫卫阳;王发曾;秦耀辰;;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演进与机理[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2 吴静;王铮;;2000年来中国人口地理演变的Agent模拟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2期
3 蒲英霞;葛莹;马荣华;黄杏元;马晓冬;;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5年06期
4 张子龙;刘竹;陈兴鹏;鹿晨昱;薛冰;;基于R/S的中国碳排放演变趋势及其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8期
5 闫卫阳,秦耀辰,郭庆胜,李圣权;城市断裂点理论的验证、扩展及应用[J];人文地理;2004年02期
6 马荣华,黄杏元,朱传耿;用ESDA技术从GIS数据库中发现知识[J];遥感学报;2002年02期
7 唐笑飞;鲁春霞;安凯;;中国省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J];资源科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ESDA-GIS Analysis of Spatial-temporal Disparity i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angxi[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2期
2 周加来;胡百红;任志安;;皖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范围的测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陶来利;周恺;朱杰;;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4 陈建建;甄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5 蒋国富;;基于GIS的河南省农民收入空间分异特征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6 王娟;查良松;;GIS与空间数据挖掘集成在农业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7 储佩佩;董雪;高琨;付梅臣;;中国城市土地扩张研究与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8 廖伟华;;广西农村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的ESDA-GIS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9 张荣天;张小林;;基于县域尺度的江苏省乡村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10 庞宇;吕曹芳;罗永龙;;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安徽省城市影响范围及经济区域划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军民;周树南;;城市规划区边缘小城镇空间“趋城”现象研究——以山东省高密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蒲英霞;马荣华;马晓冬;顾朝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江冲亚;李满春;刘永学;李飞雪;陈振杰;;浙西山区景观空间异质性格局变化的多尺度研究——以杭州市桐庐县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景雷;孙景生;张寄阳;周祖昊;;基于ESDA和GIS的冬小麦需水量空间分布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5 包剑;冀常鹏;李义杰;;基于TGIS的数据挖掘研究[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闫卫阳;;第四章 城市体系分析与布局的理论模型[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7 朱传民;叶长盛;黄雅丹;吴佳;刘平辉;;基于ESDA的江西省县域尺度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格局分析[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申伟;赵明华;唐宽金;;基于县域尺度的山东省农民收入差异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9 丁嵩;李红;;发达省份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时空分析——以广东为例[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3期(总第18期)[C];2012年
10 管伟;陈松林;王之顺;;福建省县域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空间探索性分析[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金萍;基于IANN的县域农业可持续性预警模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邵大伟;城市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晓青;数字就业——基于GIS的区域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海燕;空间数据挖掘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3年
7 李云岭;基于栅格模型的海洋渔业GIS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8 刘彬;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分布及其经济效应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戴晓燕;基于遥感数据挖掘定量反演城市化区域地表温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莉;区域空间结构的点—轴式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由明远;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于婷婷;山东省金融增长极的选择与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雨风;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旭明;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玮玮;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季青;闽东南沿海地区热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树南;中小城市规划区边缘小城镇发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9 左双双;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特点及优化建议[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杜辉;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优化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朱江玲;岳超;王少鹏;方精云;;1850—2008年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高俊;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J];测绘工程;2000年03期
4 李德仁,程涛;从GIS数据库中发现知识[J];测绘学报;1995年01期
5 戴特奇,金凤君,王姣娥;空间相互作用与城市关联网络演进——以我国20世纪90年代城际铁路客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6 胡焕庸;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J];地理学报;1990年02期
7 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1年02期
8 王铮;朱永彬;刘昌新;马晓哲;;最优增长路径下的中国碳排放估计[J];地理学报;2010年12期
9 王铮,张丕远,周清波;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10 王新生,郭庆胜,姜友华;一种用于界定经济客体空间影响范围的方法——Voronoi图[J];地理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建设节能环保型企业 走低碳发展之路[J];冶金管理;2010年01期
2 刘助仁;;低碳发展是全球一种新趋势[J];科学发展;2010年01期
3 李志青;;世界的“低碳发展”之路[J];上海人大月刊;2010年04期
4 谈乐炎;;三专家细析广东低碳发展[J];小康;2010年05期
5 ;“未来与低碳发展”2010北京国际科普节启动[J];中国科技财富;2010年11期
6 王传波;;走好低碳发展之路[J];施工企业管理;2010年06期
7 茆娟;;我国政府治理视角下的低碳发展[J];理论学习;2010年07期
8 傅志寰;牛田瑛;;关于低碳发展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06期
9 罗强;蒋尉;;贫困灾区也可先行低碳发展——广元灾区低碳重建实践[J];环境保护;2010年11期
10 万光政;;低碳发展,我们的必然选择[J];杭州(下旬刊);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怡萌;胡国成;;中国低碳发展之路探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方时姣;丁钊;;生态和谐视角下的绿色低碳发展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鲁丰先;王喜;秦耀辰;闫卫阳;;低碳发展研究的理论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学术年会暨工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彭涛;吴文良;;绿色GDP核算:低碳发展背景下的再研究与再讨论[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雷明;廖博;殷子涵;李沙浪;戴亦舒;;低碳发展下增长核算与经济增长分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6 武义青;张云;;把低碳发展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7 吴楠;陈健;;我国低碳发展的承载——生物产业及其竞争力评价模型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张贵祥;;首都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与竞争[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岳勇;邓皓;罗凯;谢加才;;我国石油行业低碳发展途径刍议[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10 卢岳华;;不断提高领导低碳发展能力的思考[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蔚 记者 任小昌;全力支持广元低碳重建和低碳发展[N];广元日报;2010年
2 北京大学中国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王建国;低碳发展路线图[N];人民日报;2010年
3 记者 桂兰;以长远眼光推进建设全国低碳发展示范城市步伐[N];广元日报;2010年
4 曾雅;中新知识城低碳发展规划出炉[N];广东科技报;2013年
5 记者 唐彪;广元将建设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N];广元日报;2013年
6 记者 马之恒;低碳发展的平衡之道[N];北京科技报;2013年
7 记者 张云 尚慧辉 沈佳;第五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暨2014低碳发展高峰论坛开幕[N];山西日报;2014年
8 首席记者 齐泽萍;第五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暨2014低碳发展高峰论坛落幕[N];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
9 王运庆 王峰;绿色 循环 低碳发展之路[N];新乡日报;2014年
10 记者 戴丽昕;上海探索低碳发展模式[N];上海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慧;面向产业低碳发展的金融服务系统及传导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汝醒君;中国和欧盟低碳发展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江洪;基于森林碳汇信息的福建省低碳发展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4 冯占民;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淑英;中国煤炭工业低碳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若;促进低碳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2 杨展;云南省低碳发展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3 赵先超;城市低碳发展与提升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欧万彬;区域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文峰;广元市低碳发展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谢涵;《低碳发展:关键问题》(第8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李凌云;电网企业促进低碳发展的能力与效益评估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赵明月;辽宁省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9 谭淳;跃进公司低碳发展途径与经济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杨新;《低碳发展:关键问题》(第十五章和第十八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56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5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