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农民工工资收入不平等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东问卷调查

发布时间:2018-05-06 04:23

  本文选题:农民工 + 收入不平等 ; 参考:《财经论丛》2014年03期


【摘要】: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调查资料为基础,描述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整体情况、收入不平等状况以及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情况,分析不平等与贫困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广东省农民工工资基尼系数属较合理区间范围,明显低于全国基尼系数,全省各地区之间农民工工资不平等程度差异不大,人力资本是导致收入不平等的最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变量中文化程度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最大。
[Abstract]:Soc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income inequality.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migrant workers in 21 cities above the prefectural level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wage income, income inequality,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of migrant workers. Analyze the causes of inequality and pover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ini coefficient of migrant workers' wag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which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Gini coefficient. Human capit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income inequality.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323.6;F1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风云;农村外出劳动力收益与人力资本状况相关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4期

2 罗楚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变:1988~2002年[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3 于丽敏;王国顺;;东莞农民工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4 白雪梅;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中国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5 刘修岩;贺小海;殷醒民;;市场潜能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6 惠源;胡宏伟;;第二代农民工劳动收入影响因素——基于OLS与Multinominal Regression方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林毅夫;中国农业:当前问题和政策抉择[J];经济导刊;1996年01期

8 胡永和;;贫困向城市集中与我国进城农民工的贫困化[J];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06期

9 钱雪飞;;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情况及影响因素[J];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03期

10 王非;;在京农民工收入的因素分析——基于个人和家庭状况的角度[J];统计研究;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启强;论工业化对“三农”问题的驱动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田富强;胡钢;池芳春;;农村劳动力流动视野下的麦客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3 聂明英;卢建生;周建伟;刘士余;;农村教育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4 姚瑞敏;熊家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胜任力模型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5 隋帆;汪雯;栾江;卢禹辰;;职业培训对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6 吴炜;朱力;;劳务派遣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基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调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车莹;;工业化:概念、发展理论和衡量指标[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孙启哲;鲁成军;;中国国民收入储蓄倾向初步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02期

10 荣朝和,,柴为群;对福格尔关于铁路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的评论[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燕武;郑建清;;我国不同部门间的工资传递效应—基于省际面板VAR模型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安苑;;城郊农村村级治理的博弈分析——一个博弈均衡制度观下的案例[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唐滔;;重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结构变迁[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洪业应;;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计量分析——以贵州省为例[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彭易成;张霞;;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比较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7 王佳;;教育成就与收入不平等——基于1978—2008年我国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浙江民生报告——就业问题研究 目标、对策与建议[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就业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广胜;江金启;;我国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变动趋势的经济学解释——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许月明;赵金龙;;让农民工带宅基地指标进城购房,促进城市化建康发展[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袁忠贤;省域农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邢树东;税收弹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8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孙佳;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书青;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白宏博;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性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悦;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俞琳洁;无锡市失地农民的安置与保障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姜霞;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经济社会影响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罗亦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因素检验[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吕军凯;青岛市港口产业结构发展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双华;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收入分配[J];财贸经济;2003年01期

2 胡银花;任天飞;;中国城镇居民的不确定性感受与消费行为[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王兴周;;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性探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严于龙;李小云;;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初步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12期

5 韩俊;;农民工新趋势[J];红旗文稿;2008年09期

6 卫珑;关于我国城市化问题的讨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2年06期

7 诸建芳,王伯庆,恩斯特·使君多福;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8 陈宗胜;关于总体基尼系数估算方法的一个建议——对李实研究员《答复》的再评论[J];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9 张建红;J.Paul Elhorst;Arjen van Witteloostuijn;;中国地区工资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10 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张宏宇;[N];经济参考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华;;“80后”农民工人力资本和就业收入的相关分析[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钟春华;李东风;;影响进城农民工就业、收入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价格月刊;2008年09期

3 赵亮;张世伟;;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变动的成因——基于回归分解的研究途径[J];人口学刊;2011年05期

4 彭国胜;陈成文;;有效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对策思考[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李晓超;严于龙;;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及成果分享的定量测量[J];调研世界;2007年03期

6 陈曦;刘雅青;;“民工荒”现象透析[J];时代经贸;2009年09期

7 魏华;;“民工慌”与“民工荒”[J];新西部;2009年09期

8 王丽敏;;健康视角下农民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整合的构想[J];经济论坛;2008年21期

9 张新岭;;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开发刍议[J];人口与经济;2008年02期

10 陈玉宇,王志刚,魏众;中国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收入不平等及其变化——地区因素、人力资本在其中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飞鹏;曹秀华;;人力资本利润分配权的理论探讨[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第三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2)[C];2002年

2 李哲;丁士军;;江汉平原农户教育收益率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李哲;丁士军;;农村教育收益率实证分析 以湖北五县为例[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钱士茹;丁铭晨;;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持续成长——以江汽集团为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大刚;闫晋斐;;影响企业家成长因素的研究综述[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尹春华;尹红生;;BP神经网络对劳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预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春艳;刘海波;;建立以人力资本为条件的转让权及其制度创新[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8 曾小舟;;终身教育体系中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9 陈年红;张焕明;;追赶战略、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趋同[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10 高素英;赵曙明;张艳丽;;战略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易运文;深圳掀起农民工技能比武热潮[N];光明日报;2007年

2 黄全权;我国农民工工会会员总数已达4100万人[N];团结报;2007年

3 周五新 佟红敏 卢劲松;蠡县非公有制企业工会成为农民工之家[N];保定日报;2007年

4 陈文勇;高度重视农民工群体 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N];成都日报;2007年

5 大鲵;18名农民工当选劳模的社会意义[N];工人日报;2006年

6 ;“民工潮”与“民工荒”的背后[N];工人日报;2006年

7 刘久锋邋肖克;农民工“故事会”贵州开讲[N];农民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樊丽萍;学习,让农民工成为市劳模[N];文汇报;2007年

9 陈斌;代表农民工何必一定要农民工[N];南方周末;2007年

10 马志刚;人生一样好年华[N];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连明;高技能型人才能力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黄凤;基于人力资本的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薪酬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车卡佳;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魏立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刘冬梅;我国高新区科技人力资本生态拟合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钟庆才;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7 石高宏;企业的性质:从企业家角度的透析[D];西北大学;2004年

8 邱丰;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丽红;基于知识资本放大原理的咨询项目知识共享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卫玲;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创新[D];西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芳;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

2 张志勇;市场里的企业:一个由各类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别合约[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3 李雪峰;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许震;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张中华;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本开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何燕;人力资本提升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邹奕杰;人力资本与服务业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孟欣;我国人力资本增值状态与对策[D];青岛大学;2004年

9 徐卓;广东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协调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李坚松;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50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850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8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