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主要国家GDP增长与诺奖人数的关联性分析
本文选题:GDP增长 + 诺贝尔奖 ; 参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3期
【摘要】: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GDP增长曲线以及直观反映该国科技实力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人数进行比较,可以系统考察相应国家GDP的增长变化与相应时期诺奖人数的联动关系。研究表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同时也会受到许多因素特别是社会动荡的影响,坚定坚持发展经济不动摇,尽可能排除内外干扰,才能开启我国科技进步新的历史转折点。
[Abstract]:By comparing the growth curve of GDP,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number of Nobel Prize winners who directly reflect the strengt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at country, we ca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wth of GDP and the number of Nobel Prize winners in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b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especially social unrest. It will firmly insist on the unwavering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exclude as much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rference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open a new historical turning point in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部;
【分类号】:F112;G32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樊辛欣;科学系统的环境[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洪;科学发展的自然增长分形论[J];科学学研究;1998年04期
2 张月华;市场经济与图书馆精神[J];图书馆论坛;1997年06期
3 魏屹东;社会语境中的科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国琼;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2 仇乃民;竞技能力非线性系统理论与方法[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春香;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注重科技进步[J];中国科技论坛;1994年03期
2 张云雁;科技进步的关键是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J];山西科技;1995年04期
3 丁玉玺;;安徽省科技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张文修;经济学研究与数学方法——从诺贝尔奖看数学在经济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5 古月;2004年将是宏观调控转型第一年[J];中国金属通报;2004年01期
6 刘小璐;;我国对外贸易地理分布与GDP增长的计量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4期
7 韩明;;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数学建模的价值[J];大学数学;2007年01期
8 陈学南;;诺贝尔奖与袖笼谈价[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0年07期
9 胡继发,,向继洲,刘利道;加强高校与企业联合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995年04期
10 李延瑾,李玉平;我国科技与经济相结合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亢秀芳;;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为临汾市可持续发展服务[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科技进步 引领绿色公交 绿色出行 成就大美长沙——2009-2010年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科技进步企业[A];2011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学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资料集[C];2011年
3 白山;;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吉林省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李星洲;邵波;吴先华;位华;张士强;王翠云;李勇进;赵延德;;山东省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预测分析[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白效明;;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6 沈建;樊兆存;马亚辉;;油气储运系统节能降耗初探[A];山东石油学会油气储运系统节能降耗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狄昂照;;科技进步算法的规范化[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阎俊爱;钟登华;成立芹;;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9 刘连支;;正确处理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关系[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晖;;我国寿险增长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性分析——以山东省为例[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8年“改革·创新·提高保险竞争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菊文;质检系统获两项科技进步二等奖[N];中国质量报;2009年
2 雷泓霈;城建诺贝尔奖VS“口碑金奖”[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3 周暹;刘淇会见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演讲嘉宾[N];北京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沈衍琪;诺奖得主明天热议能源环境[N];北京日报;2007年
5 实习生 张忠旭邋记者 晏燕;诺贝尔奖得主献计献策节能减排一题多解[N];科技日报;2007年
6 记者 张春喜;科技进步示范乡镇建设工程启动[N];铁岭日报;2007年
7 王婷婷 本报记者 王腾飞;“山寨文化”引发热议[N];农民日报;2009年
8 全国政协委员 欧阳钟灿;中国贡献非诺贝尔奖可比[N];科技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余国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 就没有科技进步[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10 黑龙江记者 吴冠华 通讯员 赵宏 张文龙;邮政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N];中国邮政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守宝;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孟祥云;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互动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付野;科技进步与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5 曲国俊;我国汽车产业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晨;我国金融市场波动的区制关联性与风险度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军;中国股票市场价格行为实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敏;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系统动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徐振川;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能源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桂平;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肖华秀;科技进步与城区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李鑫懿;浙江省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祖立义;农技推广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5 王中荣;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发展的定量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谢鹏;科技进步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杨俊宏;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溢出效应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8 汪婷;转型期以来我国科技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9 景文宏;资源型城市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苏志雄;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55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55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