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与腹地的辩证:基于企业联系的苏州、宁波区域空间关系比较研究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er and hinterland is a reflection of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es on different scale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second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Suzhou and Ningbo, which are in the second central level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regional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uzhou and Ningbo is compared in three aspects: the dominant contact type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Shanghai. The study found that at the level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Suzhou, which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the direct hinterland of Shanghai, already has the status of a sub-regional center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regional links are relatively pluralistic and balanced with Shangha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njing and other high-grade cities is interactive, not one-way dependence. At the level of city area, Suzhou has formed a high intensity connection with the cities in the city region, and has constructed its own economic hinterland, thus supporting the dominating ability of the central city powerfully. Ningbo, which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having strong independence, is actually the direct hinterland of Shanghai. On the one hand, Ningbo and Shanghai are relatively strong one-way dependence;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Ningbo has established more extensive regional ties, the connection intensity is not high, even with the counties (cities) under its jurisdiction is not high, to some extent, it also weakens Ningbo's regional center ability. The flow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enterprise connection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er and hinterland" in Suzhou and Ningbo,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view, and also shows the dialectical, comprehensive and multi-sca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central-hinterland"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区域规划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流空间的城镇发展战略分析方法与规划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51478216)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仙德;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婧;郭黎霞;;自组织城市理论研究进展与当代城市发展导向[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2 雷朝阳;徐雪琴;陈利兵;李霞;;省会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研判——以南昌市为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3 赵建军;中心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陈维民;雷仲敏;康俊杰;;青岛城市首位度评估分析及相关对策[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陈玉和;孙作人;;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关联性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程必定;;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冯俊新;;中国城市化所处阶段分析——基于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的跨国比较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8 丁超;;元代大都地区的农牧矛盾与两都巡幸制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卓玛措;冯起;;青海河湟地区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分析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巴春生;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互动与协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安;;基于STIRPAT模型的沿黄省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2 周晓;;湖北省城郊镇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洪世键;;大都市区化:西方的实践及其在中国的前景[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魏伟;但梦薇;黄道远;;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辐射力及影响范围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陶英胜;;新一轮区域规划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程英男;金春燕;张博;翟剑辉;;长春市都市圈的空间界定与划分[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巧宏;刘维超;孟静;;基于客运流量分析杭州都市经济圈功能结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滨;周琼;郭玉娟;;北京市区域功能定位评价体系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9 蒲英霞;马荣华;马晓冬;顾朝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马林靖;周立群;;快速城市化时期农民增收效果的实证研究[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李艳红;综合运输通道客运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李爱民;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用地规模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6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肖英;基于“两型”城市构建的长沙城市森林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9 傅晓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刘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伯重;;“江南经济奇迹”的历史基础——新视野中的近代早期江南经济[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阎小培;广州信息服务业增长的地域类型分析[J];热带地理;1999年01期
3 钟韵,阎小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3年05期
4 冯德显;从中外城市群发展看中原经济隆起——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4年06期
5 甄峰;刘晓霞;刘慧;;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区域城市网络:城市研究的新方向[J];人文地理;2007年02期
6 宁越敏;;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地理学——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进展评述[J];人文地理;2008年02期
7 汪明峰;李健;;互联网、产业集群与全球生产网络——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对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J];人文地理;2009年02期
8 艾少伟;苗长虹;;从“地方空间”、“流动空间”到“行动者网络空间”:ANT视角[J];人文地理;2010年02期
9 张云逸;曾刚;;技术权力影响下的产业集群演化研究——以上海汽车产业集群为例[J];人文地理;2010年02期
10 姚士谋;沪宁杭城市群区发展趋势探讨[J];人文地理;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缚龙;王红扬;;解读城市群发展的国际动态[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耿磊;罗震东;;制造业集群视角的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演化模式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美娟;陈国宏;陈衍泰;;综合评价中指标标准化方法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建吉;全球技术网络及其对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伯红;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郭明哲;行动者网络理论(ANT)[D];复旦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玮;;区域空间开发理论与四川区域空间开发策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钱国权;;西北区域空间发展的“大”字型战略[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3 王凯;全球化时代区域空间的理论认识[J];城市规划;2004年10期
4 翟启帆;董广全;殷颖迪;;区域空间发展的经济动因及趋势展望[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张劲;;信息化对经济区域空间的作用机制[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3期
6 黄勤;;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对成都市区域空间非均衡的新认识[J];天府新论;2006年02期
7 陈修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区域空间关系的优化[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汤尚颖;孔雪;;区域空间形态创新理论的发展与前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9 汤尚颖;;区域融合与区域空间形态创新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10 周子鑫;朱传耿;;我国区域空间整合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宋劲松;罗小虹;;从“区域绿地”到“政策分区”——广东城乡区域空间管治思想的嬗变[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韩佩诗;;区域空间协调规划——珠澳跨工区发展回顾与展望[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3 姚秀利;钱慧;王红扬;;关中城市群地区区域空间分异与重构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辉;肖艳阳;祝海明;段香园;;中部小城镇区域空间布局研究——以湖南省宁乡县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5 沈思思;;同城化视角下的区域空间整合方式研究——以宁镇扬地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一多 李e
本文编号:2189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189116.html